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离婚》发表于1925年11月,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最后一篇。在《离婚》中,鲁迅笔下的空间表现出一种福柯所谓的"规训结构"的特质,空间成为权力活动的主舞台,离婚风波的解决,实际上是权力机制相互联结运作的结果。同时,身体也受到权力的直接规训与干预,鲁迅通过空间权力规训及其对女性的身体束缚和精神戕害,来展现自己对于国民性的深刻思考。这是鲁迅"国民性批判"启蒙主题的延续,其最终目的是解剖国民的灵魂、探索国民的精神世界并为之寻找真正的疗救之法。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为一代文学批判大师,毕生致力于思考中国国民性的改造问题,他的小说也被认为是剖析和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最锐利的"匕首",不过其中大部分小说是以其故乡为写作背景,饱含浓郁的故乡情,这种即坚持批判又依依不舍的情感致使地域文化特色在鲁迅的小说中大放异彩,故而本文将从小说中的地域文化底蕴、地域性民俗和地域语言对鲁迅小说作更深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小说,以深刻的革命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而著称于世,作为文学因素的语言,也是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优秀代表之一,它从语言的各个方面,显示了现代汉语的优越性,成为我们学习语言的光辉范例。“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一个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个语言艺术家。鲁迅是十分重视语言的提炼和加工的,鲁迅的创作实践证明,不断地注意语言的加工和提炼,丰富语言的各种表达手段,是提高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重要途径。从鲁迅的手稿(包括杂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是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化进化新理论,它给了语言学全新的研究视角。语言模因是模因论在语言领域的表达方式,它能够更好的解释一些语言现象,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复制性与传播性将为人类语言宝库带来更为丰富的内容。从语言模因现象展开进一步的认知及探索,主要探讨语言模因的概念、特性以及针对语言模因现象最终形成的相关观念,即注意观、记忆观、经验观和传播观,最后指出语言模因现象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开展下去的巨大动力,人类应该克服成为模因机器的困惑,真正成为模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故事新编》语言显现出鲜明的“古今杂揉”的语言特色:一方面文言引入白话文本,形成文言白话对照的局面,语言成为鲁迅文化批判的一个有效工具;另一方面现代语汇大量进入历史语境,使得语境模糊而生成新的审美方式和情感体验,同时为鲁迅文化批判获得了广阔空间。这种语言植根于鲁迅深层内心体验,是鲁迅精神困顿的外化与表征。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身体的联系是语言唯物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反映了当代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传统中,梅洛—庞蒂、勒赛克尔、杰姆逊、德里达等人都强调了语言的身体性。通过考察语言与生物学的身体、现象学的身体、体验的身体、性欲的身体及劳动的身体之间的关系,指出身体是人类语言经验的基石。语言是劳动身体的一种实践形式,在能动的感性活动中,语言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统一在特定社会历史的具体身体之上。语言及其历史也是在人类的身体之中和不同身体之间运转的,必然受到人类身体状况的影响,体现人类身体的喜怒哀乐,语言文化实践、权力关系、社会历史也印刻在了劳动的身体之上。  相似文献   

7.
对教材中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一些教师觉得语言艰涩,思想深奥,难以读懂,更难借鉴。所以,长期以来,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就成了禁区。但是,鲁迅作品博大精深的内容,高超精湛的技巧,犀利精彩的语言,无论如何对学生总会产生有益的影响。“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有心人,努力探索鲁迅作品和学生思想感情、写作技巧以及语言表达之间的相通之处,读和写还是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能够达到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杂文经鲁迅的开创和培植成为引人注目的艺术文体。作为一种“语言艺术” ,杂文特有的语言方式和语体风格 ,也是由鲁迅开创并完善起来的。鲁迅杂文的语言 ,向来以老辣幽默见称。那入木三分的辨析、严谨周密的推理 ,不留情面的贬斥 ,往往令论敌望而生畏。但鲁迅的老辣又不是采取一种剑拔弩张的姿态 ,多是纵意而谈 ,散漫闲话 ,警策中显露轻灵和自由。在社会批判和政治斗争中 ,鲁迅也不是一味痛心疾首怒目相向 ,多是轻松中显倾向 ,调侃中透峭拔。幽默与峭拔、老辣与轻灵、洗炼与细密、冷与热、悲与喜 ,这些看似对立的审美因…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课文中,鲁迅的文章一直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这除了鲁迅作品有着特殊而复杂的时代背景外,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鲁迅作品本身的难度造成的,如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字斟句酌、意蕴深刻、耐人寻味的语言运用,对文字表达效果的刻意追求等。《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中学习起来比较容易的一篇,但其中也有一些句子是同学们理解的难点,这里挑出一些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艰深、晦涩已然成为鲁迅小说阅读的典型特征,阅读鲁迅文章很难一眼窥见其内蕴。鲁迅小说之所以很难理解是因为鲁迅小说文本本身并不是单一的、易懂的,而是包含着多重对话,形成一种众生喧哗的复调。《在酒楼上》是一篇明显体现鲁迅作品中多重复调特性的小说,通过对这篇文本复杂的声音进行分析,能够让人进一步了解小说的真正内涵,从而观照鲁迅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1.
艺术语言以符号化的方式传递人的情感,由于人类情感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就必须将抽象的情感加以感性显现。艺术语言传情的感性形式是“语象”,它是用以表情的语言单位,是“心象”与一定的语言物质材料(语音或文字)结合而表现出来的一定的语言形式,也是语言表象。语象具有特定的语言形式和系统结构:语象语言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层级性。语象是表象化的语言符号:1.所指表象化———语词由概念还原为表象,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形象;2.所指意蕴化———语象语义内涵是感性和理性、具象和抽象、思想和情感的结合,其语义信息是多元复合的;3.所指赋值化———为语词增添新值,不断赋予语词以具体的、临时的、附加的、新颖的、多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的学习型社会之生活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放性的学习型社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沿革,其内在本质表达出:人需要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能力;这实质上就是主体生活的不断被发现、被开启、被创造的过程,从而体现出生活的本质.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之精神具有深刻的一致性.由此,本文阐述学习型社会是对市民社会的一种超越,是塑造未来社会生存的一个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手机短信息是一种特殊的“文本”传播方式。其语言逻辑的偏离反映了人们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心态。本文着重分析手机短信息语言的逻辑和语义偏离,来考察手机短信息语言的语用功能。通过考察可以看出,短信语言虽然在表述上言过其实.但是在本质上却是符合事实的,不违反“质”准则和“会话合作原则”。同时,语境制约着逻辑的偏离。偏离导致语言的陌生化,增加语言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时代,视听形象以电子文本的广泛传播不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而且逐渐形成对语言形象的侵扰乃至替代。因此,积极探询数字化语境中文学的应对策略尤为重要。文章认为文学语言形象的“综合形象”化当是必然的选择。“综合形象”不但是语言形象与视听形象的技术融通,更是在审美形态上的融通,同时又是既有网络文学的延展与超越。“综合形象”的文学改变的仅仅是传统文学的存在形式,并不改变文学的精神本质。“综合形象”仍然坚持语言形象的主导性,视听形象既隶属于语言形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在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研究中,白洋淀诗群已经成为经典。在白洋淀诗群的相关研究中,还应该注意对那些仍被历史叙述所忽视的诗人进行关注和挖掘。基于此,白洋淀诗群中的几位女性诗人就具有不可替代的新诗史价值。  相似文献   

16.
紫阳民歌作为紫阳县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目前尚未形成品牌优势.建设紫阳民歌的文化品牌当前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以山歌和小调为挖掘整理的重点和加工、创作的主攻方向;创作新民歌要保持民歌乡土性和通俗性的本质,与伪民歌划清界限;要重视培养和宣传自己的歌手.  相似文献   

17.
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实效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应把握的原则、师资选拔和培养、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来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人体状态反射规律,分析了部分跑、跳、投项目头部的正确姿势,列举了头部姿势不正确易产生的错误动作以及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青少年生理成熟期的提前和社会观念的逐步开放,未成年人性行为问题凸显,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剖析未成年人性行为问题的现状、探究未成年人性行为问题的原因,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渗透和影响着人类生活和建筑景观的方方面面.现代建筑环境设计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建筑与环境的互动成为建筑设计思想的新探索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