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教师生命意义关系着教师的生存状态、生命质量,而现实中教师的生命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因此,需要教师唤醒自身生命意识,体验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并以合理的角色定位来促使其本真生命意义得以澄明,诗意的栖息于教育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教师生命意义关系着教师的生存状态、生命质量,而现实中教师的生命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因此,需要教师唤醒自身生命意识,体验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并以合理的角色定位来促使其本真生命意义得以澄明,诗意的栖息于教育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的道德方面的力量和威望,它受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影响,受法律保护,而教师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德性是教师真正拥有道德权威的关键。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对学生顺利进行德育的保障,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无形力量。当代社会要求的变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不足以及教师自身德性的失落,使得教师道德权威面临着诸多问题,这需要教师自身、教育有关部门、政府三方合力去应对。  相似文献   

4.
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的道德方面的力量和威望,它受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影响,受法律保护,而教师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德性是教师真正拥有道德权威的关键。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对学生顺利进行德育的保障,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无形的力量。当代社会要求的变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不足以及教师自身德性的失落使得教师道德权威备受挑战,这需要教师自身、教育有关部门、政府三方合力去应对。  相似文献   

5.
意义的传达,靠语言。人们必须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思想。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万事万物的显现,世界就变得漆黑一团。而语言在传达意义的同时又遮蔽了许多东西,无法完全表达清楚事物的本相和最元初意义。怎样突破语言的遮蔽、使事物完全澄明于人的面前,禅与文学正好代表了两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军 《成人教育》2009,29(10):26-28
现代科学所构筑的坚硬的精神立场对教育的“占有”和“戕害”,使得现代教育沉湎于满足社会实效性的工具性价值的显现,遗忘了显示教育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成为疏离生活的教育。对教育“遮蔽”的“澄明”,让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坚守教育的本真意涵,还原人的生活世界的真实性和精神性,重构教育和人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7.
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的道德方面的力量和威望,它受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影响,受法律保护,而教师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德性是教师真正拥有道德权威的关键。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对学生顺利进行德育的保障,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无形的力量。当代社会要求的变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不足以及教师自身德性的失落使得教师道德权威备受挑战,这需要教师自身、教育有关部门、政府三方合力去应对。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多地自闭于现代技术的缠绕并沉沦于技术化的状态中时,教学技术化已不可避免.在教学技术化中,由于技术理性对生命主体性的压抑,过于偏重认知对生命完整性的阉割,程序化的教学设计对生命生成性的阻隔,眼花缭乱的技术手段对生命灵动性的湮没,精确制导型的教学评价对生命独特性的吞噬等等,生命被严重遮蔽!而用价值理性引领技术理性,确立促进生命整全发展的教学目的观,实现教学过程由技术化向艺术化的转变,加强教师教学自主意识,建构弹性灵活的教学评价制度等是教学技术化的现实救赎之道,也为生命的澄明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讲到“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也就是说教育过程是以生命滋养生命、以生命润泽生命的过程,为的不仅是学生生命的丰富与发展,更是教师生命意义的彰湿与绽放,而现实的教育活动,在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同时却忽视r教师生命意义的探寻,教师的生命意义被遮蔽了。  相似文献   

10.
道德叙事,就是教育者对道德事件的讲述或重叙,它是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升华德性、迈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道德叙事负载着两种价值——原初价值和附加价值,每个道德叙事都有一定的价值载荷。在学校德育中,道德叙事是道德知识、规范的传递者,是道德行为图式的储蓄所,是道德情感的传达者,是道德经验的转述者,是道德思维的传承者。道德故事的遴选、聆听视角的建立、道德故事的重叙和价值立场的形成是学校德育的“四部曲”。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校德育的价值澄清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澄清理论是美国学校德育理论的重要流派。文章对价值澄清理论的内容、主要方法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对价值澄清理论进行了评析,指出了其产生的原因、理论实质及社会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权威为基础的德育模式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它明确了德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要求,规范了人们按社会传统的道德规范做事,在迫使社会矛盾延缓和防止冲突失控方面,起着有力和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权威模式的德育,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发展也有着明显的限制和副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摈弃以权威为基础的服从式的德育,建立和谐自主平等的德育新基础。依靠自主建构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成为人们的道德信念和行动准则,德育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Elsewhere, the author has argued that the liberal theory of moral education is both morally dangerous and philosophically mistaken. The moral educator cannot be morally neutral, but must be morally committed, even if he is to attempt to teach children how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about moral questions, or develop their autonomy, rather than indoctrinate them. This position implies that the moral educator must be a moral authority. The author defends this claim against subjectivists who deny the existence of moral authority by arguing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moral judgment creates the possibility of moral authority.  相似文献   

14.
论国家伦理意识与学校道德教育权威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失权威的道德教育无以使人信服,难以使道德和主体之间建立一种肯定性关系,更无法实现使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名副其实地信奉并躬行其被教过的道德。道德教育权威的重构需要国家伦理意识的支撑。只有国家对自身的伦理本性加以觉悟和现实体现,才能保证社会伦理安全,才能赢得人们对道德权威的信任。只有正义不仅体现在个人的灵魂里,也表现于国家的意志中,个体、社会、国家才能在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建构道德意义的同一性,道德教育之整体精神才能得以确立和证明,教育亦将获得令人信服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学校道德教育是实现道德控制的根本途径之一。国外学校道德教育的优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尊崇理性主义传统;道德教育的目标及内容明确而具体;道德教育的方式符合本国国情等。借鉴国外学校道德教育的优点,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应注重以下几方面:道德教育的理念应适应时代要求;道德教育的内容应体现层次要求;道德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育基础;道德教育的方式应尊重学生需要。  相似文献   

16.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首”而无位.往往与人们看待德育的视角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心理学视角中重建学校德育本质论、德育功能观和德育方法学,让学校德育的心理本原得以本真澄明,无疑会帮助学枝德育走出困境,“首”而有位。  相似文献   

17.
权威并不等同于权力,权威并不是威权,权威以服从为标志。道德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评价的权威性是道德发挥调节功能的前提。如果道德评价丧失了权威性,如果道德主体不再服从道德评价权威性的引导,那么,道德规范将成为一纸空文,道德将丧失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呼唤人性复归,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今天,学校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分隔已使学校道德教育走入了误区。生命是道德教育的根本,“超越性”将道德教育与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命因道德教育而成为价值的存在。生命是过程,是生活的主体,生命惟有在生活中才可找到生命精神的源泉。以个体的生命成长为旨归的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走向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最终改变生活,提升生命。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道德传统主义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忽视。道德传统主义希望传承道德传统,并维护社会及道德秩序的稳定。其哲学基点是至善、人性阴暗和道德德性,导致它在道德教育中倡导普遍道德价值,推行干预和控制的教育策略,倡导灌输和教导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