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稚晖并没有掌握"清党"的实际权力,他没有资格也没有实力促成全面清党,蒋介石的态度才是"清党"问题的核心。其实这时的吴稚晖只是蒋介石的代言人。但由于吴稚晖为"清党"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清党"气走汪精卫以及他在"清党"后至死支持蒋介石的立场,所以吴稚晖在蒋介石和部分人的心目中就成为了"首议清党"之人。  相似文献   

2.
吴稚晖不仅对俄国革命蓄意歪曲,而且反对阶级斗争和武装暴动,对共产主义更是恶意曲解。他这种激烈的态度代表了国民党内部右派势力的一些意见,更包含了他对国民党被俄国所操纵、孙中山领袖地位的下降等各种因素的担忧。  相似文献   

3.
大凡一件很坏的东西,在需要它的人看来,甚至会被视为“无价之宝”,王阳明的哲学之对于蒋介石就是一例。早在一九三三年,蒋介石就吹捧王阳明是“中国革命的导师”。把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说成是“很优美的哲学”,“中国学术史上最有价值的学派”,甚至说它是“东方文化精神”。蒋介石自称他“最初就很得益于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的心传”,王阳明的《传习录》是他“最喜欢读的书之一”,说这本书“阐明致良知的道理”,“奠定了”他“求学作事的根本”。在被中国人民赶到一群海岛上之后,蒋帮集团中还有人凄厉地呼叫。值此“存亡绝续的紧急关头,提倡王学实有其时代的需要与价值”。究竟为什么王阳明在蒋介石的眼里,有这么高的“价值”,为什么蒋介石要把王阳明的反动哲学作为自己的“根本”?那我们就得先看看王阳明乃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4.
吴稚晖等人在民国元年就开始发起留法俭学会、留英俭学会、留东俭学会等各种组织,鼓励青年自费留学,补充公费之不足.其目的就是试图通过灌输新思想,以振奋国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精神,掀起新的改革运动,实现拯救中国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清党后,国民党内"以党治军"理念逆转为"以军治党",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发生变异,政工机构地位降低、职权范围缩小;在具体运行上也困难重重,军队政治工作在中央无人指导,在军队内遭到军事长官的抵制,再加政工人员自身素质低下,导致军队政治工作难见成效,遂走向了衰落之路.蒋介石通过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取得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的新生活运动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背景,它不仅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两国尖锐的民族矛盾和国共两党殊死的阶级矛盾的产物,也与二千余年的历史所造就的政治文化传统和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蒋介石统治集团包括他本人的政治理念,这些因素促使蒋介石发起了以“恢复传统道德”为内容的新生活运动。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苏南语言学家裘廷梁、吴稚晖、陈衡哲、赵元任、钱玄同、刘半农、庄适等为改变国家教育的落后面貌,积极提倡和响应白话文运动,他们主要开办白话文报刊、撰写白话科普作品和白话小说、编写白话文教材、开办白话文学校,最后督促政府颁布"国文"改"国语"的语文政策。苏南语言学家的所作所为影响了民国时期国家的语文政策,为国家的语文改革和语文教育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小书虫抱着一大摞语文书匆匆跑进吴老师的办公室,和正要出门的老师差点撞个满怀。“慢一点,”吴老师扶着他的双肩,“什么事这么急呀?”小书虫憨憨地笑了起来,“老师,三到六年级每册语文书上都有现代诗,我和同学们都反复读过了,可是仍感觉对这些诗理解得不透彻,所以特地来请教您了。”“诗歌和记叙文是有些不同,诗人想象丰富,诗歌语言含蓄、凝练,节奏跳跃,感情浓郁,还较多地运用修辞手法,这些都会引起理解困难。”吴老师微笑着说。“那么,怎样才能读懂这些诗呢?”小书虫眨巴着眼睛问。“读诗就要用诗的心灵。”吴老师用一句富有诗意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9.
1.矛盾法。提出相矛盾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提出解决办法。例:西安事变时,在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后,就“杀”还是“不杀”蒋介石,提出矛盾的问题,请学生思考。有的学生说“杀”,有的学生说“不杀”。教师进一步提问:“杀”为什么?“不杀”为什么?如果杀了蒋介石,中国会出现怎样的历史局面?西安事变最终是怎样解决的?让学生思考。2.反向思维法。抛开所提供的条件和思路导向,进  相似文献   

10.
虎威 《阅读》2006,(4):20-21
小书虫抱着一大摞语书匆匆跑进吴老师的办公室,和正要出门的老师差点撞个满怀。“慢一点,”吴老师扶着他的双肩,“什么事这么急呀?”小书虫憨憨地笑了起来,“老师,三到六年级每册语书上都有现代诗,我和同学们都反复读过了,可是仍感觉对这些诗理解得不透彻,所以特地来请教您了。”“诗歌和记叙是有些不同,诗人想象丰富,诗歌语言含蓄、凝练,节奏跳跃,感情浓郁,还较多地运用修辞手法,这些都会引起理解困难。”吴老师微笑着说。  相似文献   

11.
张学良和蒋介石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从个人交往方面来看,张同蒋的关系可谓“情同骨肉”。然而,从政治见解方面来看,张与蒋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尤其是围绕着蒋介石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这一国策问题,张学良从追随到怀疑再到反对,经历了一个认识变化的过程。本文试图分析导致张学良对蒋介石“攘外安内”政策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对张学良的思想转变予以评析。  相似文献   

12.
吴梅村的《圆圆曲》,以它特有的题材,高超的笔触,流传千古.《圆圆曲》风格艳丽,辞采清逸,用繁丽的语言形式,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委婉,是《圆圆曲》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圆圆曲》通过对陈圆圆曲折经历的描写,记述了明清之交的重大变故.诗的开首,“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几句,记述了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下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史实.当时,明宁远总兵吴三桂打着“复君父仇”的幌子,开山海关降清.清军入关,大顺军向西北退却,吴三桂占领北京.在诗里,作者没有一字明提吴三桂降清这件重大事件.但后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却委婉点出了吴三桂降清的原因是为了一个女子.与下文“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灭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联系起来看,作者对这个伪君子的谴责,控苦,尽渲泄于笔下.对于吴三桂的降清行为,历来有众多的评议.吴梅村对吴三桂的批评,是在诗的内蕴之中,在“诗句之外”,有些评论者认为《圆圆曲》没有痛斥吴三桂的汉奸罪行,是作者骨头软的表现.从“诗史”的角度说,这真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85年3期《吴伟业论》).但吴梅村,自有他自己的表达方式.《圆圆曲》正因为它对吴三桂的品评是委婉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吴善虎 《阅读》2006,(2):15-16
《荷花》一课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而浮想联翩。作把这一池的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那么这一大幅活的画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呢?小书虫在学习这课时产生了疑问。于是他去请教吴老师。吴老师告诉他——[编按]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政策。“攘外”既包括了“战”又有“和”的成分 ,“安内”也包涵了“剿共”和整治内部意见不一 ,剪除反蒋势力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张学良和蒋介石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从个人交往方面来看 ,张同蒋的关系可谓“情同骨肉”。然而 ,从政治见解方面来看 ,张与蒋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尤其是围绕着蒋介石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这一国策问题 ,张学良从追随到怀疑再到反对 ,经历了一个认识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记为勾吴国),建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商末。西周部落首领古公(?)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奔“荆蛮”后,“文身断发”接着又“自号句(勾)吴。荆蛮义子,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史记·吴太伯世家》)  相似文献   

17.
百家姓觅踪     
(三) 吴:传说吴氏是虞舜的后人。因古时“虞”和“吴”音相近,有的虞氏后人为了简略,就以吴作为姓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太公的长子太伯在梅里(今江苏无锡)建立了吴国,传至公之前437年,吴国被越王勾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并没有把“一分为二”绝对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的是“一分为二”,但他并没有把“一分为二”绝对化。对于毛泽东的论述,必须准确地完整地理解:他在这个地方讲了正面与反而、进攻与防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那个地方又讲了侧面、撤退、小资产阶级、……综合起来看,不就是“一分为三”了嘛!把矛盾划分为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运用的是“两分法”,但他又划分为起主要作用的矛盾、起次要作用的矛盾、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那就运用了“三分法”。他关于敌、友、我的划分,体现的是“三分”而不是“两分”。同样,国家、集体、个人的划分也是如此。“一分为三”、“三分法”、“立体思维”是毛泽东思想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9.
“稻草人”是一个植根现实的典型形象。叶圣陶成功地塑造了“稻草人”这一正直、善良的形象。这个形象,首先是作者自己的写照。他虽然是一个进步作家,可是到底是个小资产阶级作家。在他还没有走上革命道路,还没有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之前,他还看不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前途,也缺少救民于水火的力量,从而感到苦闷。面对满目疮痰、满眼凄凉,作者除了同情、悲叹,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有勇气去办。这种思想感情反映到他的创作中,于是熔铸为“稻草人”的形象。所以,我们说“稻草人”是当时部分未找到出  相似文献   

20.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他”出现频率最高,成为《董西厢》中第三人称的主要形式,主要做主语、宾语和定语.“他”主要用于单数.除了指人外,“他”还可以指人以外别的事物,还可以表虚指.但此时的“他”还没有形式上的性别的区别.“伊”和“伊家”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较少.“伊”作为第三人称代词,要比“他”早.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第三人称代词仍然没有单复数的区别,要判断其表示单数还是复数,需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决定.但是也出现了个别的第三人称代词后面加“(每)们”来表示复数的用法,但是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却极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