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是教四年级数学的,几年来,我在教学《角》一节时,对角进行静态描述和教具演示后,在强调“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时,年年有学生提出:“老师,零度的角也叫锐角吗?”我知道零度的角不是锐角,但又不能说不是锐角,如果说零度的角不是锐角,学生一定会接着问“零度的角不是锐角是什么角?”我又回答不出。只好搪塞学生说:“因为零度的角同样小于  相似文献   

2.
零度的角叫做什么角?如果根据小学课本中的定义“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似乎应把零度的角叫做锐角。但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定义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即在小学放学中所讨论的角均是正角。真正严格一点给锐角下定义应该是:“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所以零度的角不能叫做锐角。认为“锐角的概念是以三角形为基础的,因为在三角形中没有零度的角,所以,零度的角不是锐角”。  相似文献   

3.
新授“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其课堂练习我是分以下三段安排的: 第一段:尝试性的基本练习.习题如下: 1.求下列各三角形未知角的度数. (1)在一个三角形中,∠1=32°,∠2=48°,求∠3. (2)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锐角都相等.这直角三角形每个角各是多少度? (3)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锐角都相等,每个角是多少度?  相似文献   

4.
对小学生来说 ,“锐角”和“钝角”是两个比较枯燥的概念。在教学时 ,可以先出示下图所示的硬纸板做的“角”教具 ,让学生照样子用剪刀剪下这两个“角”学具。接着 ,学生用右手首先执∠1学具和∠2学具 ,分别戳一戳左手 ,比较哪一个戳人的感觉疼一些 ,想想为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 ,教师指出∠1比∠2尖锐 ,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与“锐”意思相对的字 ,即“钝”。然后 ,教师出示一个直角 ,将∠1与直角比较 ,指出∠1小于90度 ,看上去尖尖的 ,它是一个锐角 ,也就是说 ,我们把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教师再把∠2与直角比较 ,并用量角器比…  相似文献   

5.
“三角形内角和”一节的教学目标是:记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中只有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的道理;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进行“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和“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求另一个锐角”的计算;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教学,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意义、特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及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不仅加深了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理解,而且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段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中第一个内容“锐角与钝角”时,我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了锐角、钝角后,怎样让数学又应用到生活中去,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呢?我精心设  相似文献   

8.
卢江梅 《湖南教育》2005,(14):25-25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其中有一堂课的一个片断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旋。有一位老师在执教“锐角和钝角”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课件出示夜色中的黄浦大桥,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我原以为学生会这样回答:“黄浦大轿的风景真美啊!”可我万万湍有想到,学生一站起来就说:“我看到了角。”“我看到了直角。”我看到了锐角。”  相似文献   

9.
问题: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照此类推,四个内角都是锐角的四边形可以叫做锐角四边形吗?奇怪的是我们竟然无法画出所谓的“锐角四边形”.更进一步地想,五边形、六边形中可以有几个内角是锐角呢?请你画几个图,思索探究一番.你终于发现:所有的多边形竟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内角中锐角的个数不能超过3个.如何证明呢?分析为了说明它的内角不能有3个以上的锐角,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如果有4个或4个以上的内角是锐角.解答如果有4个或4个以上的内角是锐角,那么与这些锐角相邻的外角就有4个或4个以上是钝角,它们的和将大于360°.这个多…  相似文献   

10.
锐角三角函数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础 ,辅导学生学习时 ,一定要围绕锐角三角函数概念这个核心展开 ,具体做法是 :一、理清知识结构 ,理解、记忆概念本单元是把“正弦”、“余弦”和“正切”、“余切”分两部分来讲 ,每一部分都是先讲定义 ,再由定义得出30°、4 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得出互余两角的正弦和余弦关系 ,正切和余切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再讲查表求任意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及已知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通过查表求出这个锐角的度数。对这部分内容要特别强调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使学生认识到一个锐角的某一三角函数 ,就是以这个…  相似文献   

11.
一、困惑——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教材上给出的是描述性概念:锐角比直角小的角;钝角比直角大。这样的概念是不够严密的,尤其是钝角的概念.当学生如果提出大于或等于180度的角时,我们该如何解释,比较困惑...  相似文献   

12.
眼见为实吗     
在教学“锐角和钝角”一课时.我和学生遇到了下面这道题: 判断下图中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的类型。 绝大多数学生只看了一眼就判定为直角,个别学生犹犹豫豫,在直角、锐角、钝角三者之间徘徊。在思考了几秒后,班长李俊泽要求用三角板去量,我很高兴地说:“好啊.老师的要求你记得很清楚,判断一个角的类型,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量.活学活用啊!”我在投影上将图放大,他量完后坚定地宣布:“就是直角!”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其中有一堂课的一个片断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旋。有一位老师在执教“锐角和钝角”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课件出示夜色中的黄浦大桥,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我原以为学生会这样回答:“黄浦大桥的风景真美啊!”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学生一站起来就说:“我看到了角。”“我看到了直角。”我看到了锐角。”当时,我心中不由一颤,从那么漂亮的黄浦大桥的夜景中,30个学生看到的居然都只有角,这符合学生的常规思维吗?我们的学生怎么这么善于揣摸教师的心思,如同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一样,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教师难免会出现笔下之错。这时如果能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地处理,就可以将这些“错误”变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从而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记得有一次数学测验,我就出现了一次笔下之错。有这样一个判断题: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是锐角,它是一个钝角三角形。()当时我拿出一份试卷作参考答案,是一个平时我引以为荣的数学尖子生的,他打了“”,我也就没多加思考,全部按他的答案改卷。卷子发下去以后,同学们就议论开了。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地说:“老师,这道题判错了,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不一定是钝角三角形。”又有几个声…  相似文献   

15.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而要探讨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就要学习“锐角三角函数”。学习锐角三角函数要注意抓住如下五点.  相似文献   

16.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大自然的某种“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继续讨论“竞赛数学教程”中的引伸,给出解答或注明出处: 五、例7.2的引伸:一个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正方形能分成几个锐角三角形解:按图1锐角三角形可分成四个小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可分成七个小锐角三角形,正方形可分成十个小锐角三形。角形,故锐角三角形可分成九个(十个,…)锐角三角形。将图1a中一个小锐角三角形分成四个小锐角三角形,则原锐角三角形被分成七个锐角三角形。综上,对n=4和n≥7,锐角三角形可以分成n个锐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18.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角的分类”教学既要求学生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还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培养能力和空间观念的目的。教学任务较重,要求也较高。为此,必须采用下列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一、在“比”中认识锐角、钝角因为锐角、钝角的定义都是在与90°(直角)相比  相似文献   

19.
蜜峰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丹顶鹤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徙,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的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蜘蛛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  相似文献   

20.
大消息,大消息!嘿,你们知道吗?其实动物王国里有许多动物是“数学天才”呢。蜜蜂的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徙,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的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