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危机传播的角度,结合我国媒体在对2008年危机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所凸显的诸多问题,提出增强媒体危机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并从信息预警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等三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汶川突发8.0级地震。这是新闻媒体应对突发性灾害报道的一次大考。它是对媒体报道能力、反应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等综合实力的检验,也最能反映媒体的危机应对机制是否成熟、有效、可行。灾难发生距今已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次灾害报道中,中国媒体所表现出来的迅速、透明、责任感与人性化,使一向颇有微词的外国媒体对此深表赞赏: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中写道:“中国媒体在地震报道中所显示的空前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3.
同题新闻是媒体面对同一新闻资源采写的报道。所谓同题新闻的差异化表达,简言之就是事件是相同的,而记者做出的报道却与众不同。同题新闻的差异化表达对个人而言是一个人能力、素质的反映。对媒体而言是一个媒体影响力、竞争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爆发作为一场社会危机,具有危害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因此,对危机的报道也直接反应出媒体的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创新策划能力、整体协调能力以及综合实力。从一个多月来各大媒体对这场流感疫情的报道,我们发现媒体在危机的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报道角度和报道重点,从而形成了多元的新闻框架。  相似文献   

5.
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最能反映一个电视新闻记者的能力。记者需要在事件突然发生后的最短的时间内报道出真实、详细和最有价值的新闻。电视新闻节目想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新闻记者的素质,本文就我国电视媒体上近几年的突发事件报道为例,探讨电视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的表现,并进一步分析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同时也为电视新闻记者今后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綦天哲 《新闻世界》2011,(8):306-307
当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危机四伏。频繁发生的危机使危机传播日益重要。当危机发生时,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发挥着引导舆论、服务公众的作用。危机发生之后,媒体报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危机传播的效果。媒体成功的危机应对,对于促进政府的廉洁高效,培养理性的公民,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化解社会危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以广州非典、汶川地震等近年来发生的危机事件为例,从新旧媒体所进行的危机报道中总结出媒体在危机报道中应遵循的原则。并基于这些原则,按照危机的周期划分指出媒体在不同时期所应采取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7.
回归公共危机事件中有关传媒推动力的思考,绕不开媒体的责任、道义与伦理。事实上,任何一场公共危机事件的媒体视觉,都是对其自身责任、道义与伦理的一次折射。从媒体角度而言,什么样的视觉立场与观念,决定了报道的选材与走向。在一场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是愿意持续地关注纷扰曲折、甚至引人悬疑的事件本身,还是带着思考与道德、责任去引导社会舆情?其反映出来的报道及报道带来的社会影响会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媒体对于危机事件的报道与策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风格定位、受众群体和政治立场,本文将通过第一财经网对"邮件门"事件报道的内容分析,探究它在该事件中的立场和媒体所传达的深层次信息。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也是危机事件,是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它的不可预见性,要求记者必须未雨绸缪.为应急新闻报道做好准备。而电视新闻记者更应具备快速出击、抢先编发头条电视新闻的能力素质.并能够遵循实事求是的新闻报道原则。  相似文献   

10.
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不仅是对各级政府应急决策、处置化解、善后治理等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检测新闻媒体是否拥有应急传播机制,是否能沉稳应对危机报道的无法回避的经常性课题。与一般常态报道相比,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更能体现媒体的品牌号召力、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危机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眼光。无论结果如何,媒体都要做好充分的报道准备。 本期视点推出“关注战事报道”,其中,既有不同类型媒体的报道策划方案和实施情况介绍,也有对军事记者素质的理性思考以及对美国舆论的冷静分析。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业界、学界对战事报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公共危机时有发生的今天,广播应如何介入公共危机管理?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媒体介入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和专业人士访谈的方式,对新疆电台介入公共危机管理的案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广播应不断创新报道方式,提高影响力和公信力;广播人要不断提升创新精神、专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广播还要积极推进与其他媒体的融合互动。唯有如此,方能提高广播介入公共危机管理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立足于危机传播理论,以晋宁"10·14"事件报道为研究个案,从报道形式、主题框架、事件归因、新闻来源、报道基调、危机传播模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媒体在农村群体性事件议题上的媒介表达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媒体优化群体性事件报道、提升其深度效能的策略路径:应注意进行事件潜伏期的环境监测和危机预警报道;加强危机蔓延期的沟通协调功能和恢复管理期的社会反思功能;注意把握报道分寸、建设性地进行舆论监督;尤其是在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的法治价值取向上,还应加强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反思、多元主体利益关系分析等。最后对媒体建构下的施工方和地方政府危机传播管理策略问题作了一定反思。  相似文献   

14.
媒体是危机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者,起着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媒体用议程设置控制报道的内容和角度,进而影响着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评判。尤其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需要媒体,公众更需要媒体。媒体的危机报道对于疏导公众心理和塑造国家形象、化解社会危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韩玉花 《青年记者》2012,(20):91-9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媒体在报道危机的原因和经济复苏前景的同时,也把目光转向了综合国力日渐提升的中国.从西方媒体大量的涉华报道中不难发现,中国的崛起已成为一个无法避免的话题.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议题报道在延续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同时,也反映了西方媒体和社会固有的偏见.  相似文献   

16.
由于日本地震海啸导致的核泄漏影响,3月16日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先后发生食盐抢购现象,“食盐荒”与食用碘盐可以防辐射等谣言盛行.城市恐慌瞬间扩散并引起非理性抢购.国家相关部门迅速反应并果断决策,处理行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进行公布.媒体对于此次危机的报道呈现新特点,控制由危机引发的全国性谣言再次考验了媒体的城市风险报道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7.
107岁的贝时璋、98岁的钱学森先后逝世,再次引起社会公众和媒体对两位科学家,对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关注,也引起了新闻研究者对讣闻报道尤其是名人逝世报道的关注. 讣闻报道未受重视,亟待加强 回首这次报道前前后后,对比媒体相关报道,研究讣闻报道国际经验,可以说,这次报道是对媒体及其记者应急素质和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也反映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问题核心是:讣闻报道是个亟待引起大众媒体进一步重视并且妥善把握的报道领域,必须从认识上、组织上、报道安排乃至写作技巧上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讣闻报道尤其是名人逝世报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日本媒体对3.11大地震·核辐射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选择日本三大主流综合性报纸、经济类报纸、财经类杂志的报道,运用数据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解读日本媒体在大地震·核电事故重大灾难和危机处理中的表现,进而更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媒体在处理社会危机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报道:武警水电部队三总队十支队十分重视新闻报道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专门制定下发了《新闻报道工作细则》,对报道人才培养作了明确规定。近年来,该支队在支援地方重要经济建设项目,参加汶川抗震抢险、抗击舟曲泥石流灾害等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情况下,先后选拔10余名报道员到解放军报社和人民武警报社以及驻地新闻媒体学习,使报道人员能力素质不断提高,采写反映部队执行重大任务的近百篇稿件相继被军内外媒体采用。  相似文献   

20.
20 0 3年 2月至 5月间 ,国际媒体“SARS危机”报道经历了从失语到喧哗的过程 ,4月 2 0日后 ,媒体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在涉及社会稳定重大议题上的信息公开。本文通过量化分析 ,检视国内媒体“非典危机”报道的得失 ,认为媒体表现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但也存在着问题。信息开放是一柄双刃剑 ,媒体在获得自主权的同时 ,要求更具理性。在立体化、多元化的传播生态中 ,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必须建立在信息公开、信息务实和充分的基础上。在全球化的环境下 ,政府需要提高利用媒体进行危机公关的能力 ,将媒体纳入科学、高效的公共管理大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