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地震时丢下学生自顾逃命,并在事后公开为自己进行辩护的教师“范跑跑”受到许多人的强烈谴责,但也有一些人则对“范跑跑”选择了一种宽容的态度。然而,道德层面无休无止的争辩,掩盖了更为重要的问题:如何对待讲出真话的“范跑跑”?  相似文献   

2.
大麻在很多国家被认为是一种毒品。吸食大麻更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在加拿大.吸食大麻已成为独特的文化景观。加拿大人吸食大麻启发达国家之首.在全球排第五位。大麻可以引起很多暴力犯罪:海洛因、鸦片等走私、抢劫、杀人、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等等。大麻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戒毒专家、社会学家和普通人士的关注。本文将从加拿大的社会、历史、法律、文化等方面去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和大麻的是是非非问题。  相似文献   

3.
道德的法律化是法治的基础,法律的道德化是法治的内涵。道德的法律化是人类的道德思想、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铸为法律的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法律的本质,从而为法治的构成建构了基石;法律的道德化是法律转化为更高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义务的过程,是法律得以被主体普遍遵守的必然体现。因此,法律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法律化是法治得以成立的不可缺少的两个阶段,也是人类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范跑跑事件“一时成为了人们极大关注的焦点.而其引发的有关道德上的问题更是值得人们去思考.本文将对由“范跑跑事件“中所引发的有关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对现道德教育上存在的一些虚假问题的再认识,最后提出道德教育要遵循公平原则.正确处理好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美国指责加拿大政府设立加拿大小麦局(CWB)并赋予该企业某些专有权和特权,违反了GATT1994第17条关于"国营贸易企业"的规定。包括中国在内的7个成员方作为第三方参与本案。在DSB通过上诉机构报告和经过修改的专家组报告中裁决驳回了美国的上诉请求,维持了专家组的结论。本案对后来涉及国营贸易条款的争端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寒吴冰 《考试周刊》2014,(21):164-164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以"范跑跑"事件为例,运用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强调在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以许霆案为分析素材,从其价值层面分析“道德法律化”中隐含的道德标准绝对化、一元化和道德约束强权化的倾向,不仅对德生活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威胁,同时也破坏了刑事司法“无罪推定”原则,从而威胁以人权保障为核心价值内涵的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8.
话题展示HUATI ZHANSHI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在这个时代似乎已经被彻底颠覆,12年前的春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响大江南北,感动无数年迈的父母与孤独的游子:12年后的春节前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拟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并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此消息一传出,立  相似文献   

9.
“道德法律化”是指两种极端的倾向 :一是完全排斥道德因素 ,过分强调法律的形式特征或工具性的极端倾向 ;二是企图以法律拯救道德 ,把法律作为推行某种“道德”的工具。过份强调法律的工具性或形式特征 ,排斥甚至完全否定法律带有普遍性的价值因素 ,法律就可能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或威胁人类的怪物。如果仅仅把法律当作张扬道德的工具 ,就会导致道德与法律对人类良心的双重奴役。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伦理之间的冲突一直是理论研究者最敏感的话题,站在伦理的角度评价法律的价值,只有设想一个秩序是"委托"另一个秩序的,才有可能从完全相同的观点把法律和道德看作是同时有效的。法律在伦理上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当法律进入道德的领域,对于那些批判则显得无辜。通过法律可以减少社会上的罪恶,可以稳定人心,可以得到伦理上的"善"和"快乐",使得法律的工具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然而多数情况下,法律与道德发生了冲突,人们更倾向于不确定论。法律在伦理上的功能分析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美德之一,这一品德和行为在现代社会仍然十分重要.然而,某些人对财富的相对看重,减弱了对财富来源是否正当的价值判断,或对拾金处理方式有所宽容和附加一些条件.针对学生思想中的一些不同认识,我们在教育中要把握三个方面:第一,拾金不昧是培养良好品德的要求;第二,拾金不昧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保护主体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义务;第三,把法律衡量与道德评价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侦探公司”是指接受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委托,办理有关资信、民事侵权等调查业务的中介组织。“侦探公司”现象的存在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由于“侦探公司”的调查行为没有法律依据、缺少法律规制而容易对权利造成侵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必须通过立法予以取缔。  相似文献   

13.
《世界学者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这本书编得很有学术价值,其汇集了法、德、日、中、美、英等数国优秀学者对清代早期至清末数百年法律的研究,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探讨了清代立法、法律的运作及民族法律制度。尤其是魏丕信的研究视角独特、资料考证细致翔实;寺田浩明的研究,对律例作用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与综合把握,使得这方面的研究因结合美、日学者的相关争论而大大加深。  相似文献   

14.
何鹏 《天中学刊》2014,(5):12-17
剧情相似的《铡包勉》和《安蒂纲》表现了中西法律文化在国法、人情关系问题上的不同。从法律的外在视角、内在视角、法律实施的结果、法律的分类以及社会规范的产生和归属等方面分析两部戏剧,在"遵守法律"与"法律的权威"这个问题上,中西法律文化展现了完全不同的特点。在西方法观念中,"法律权威"虽然不断受到挑战和质疑,但"遵守法律即是正义"是毋庸置疑的。而在中国法观念中,"法律权威"虽获得"识别"或"承认",但"遵守法律"却未得到普遍的接受与认可。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宣部、教育部把过去分设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这种整合的合理性在于道德和法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两者都是社会行为规范,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与"98方案"中"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更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的思想界,有某些学者论证说,现代中国的种种社会问题,"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是"信仰危机",而此时能够拯救人心、维护社会秩序的最佳途径就是宗教.笔者认为,宗教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种亚文化,在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如何引导其发挥其积极作用,如何抑制其消极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当前有一种高调的"宗教道德救世说",旨在喧宾夺主,意图推崇宗教道德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的主导话语.在笔者看来,这种高调的"宗教道德救世说",大多来自西方的一神教.我们应当大声质疑这种文化传教的声音,对其中的一些错误观点毫不留情地进行批驳.在这里,主要论述以下四个观点.  相似文献   

17.
高德胜 《教育研究》2020,41(1):16-29
杜威一个多世纪之前所发表的《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可以说是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所谓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其实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这一"基本原理"对中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我国21世纪以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其实也是在与杜威进行理论辩驳的过程中艰难前行。如今看来,杜威所提出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虽然深刻,但也有思想上和逻辑上的"缝隙"。"道德观念"虽然来自生活,但并不足够;培育"道德观念"的"三位一体"的学校生活只是杜威的理想预设,现实并未如他所愿;不能只从是否对行为有效的单一角度来衡量"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意义,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关于道德的观念"具有多重价值;"直接道德教学"在最坏的情况下才是"关于道德的知识"的传授,在理想的情况下,"直接道德教学"既可培养"道德的观念",还可以使"关于道德的观念"与"道德的观念"实现互相转化;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道德观念"与"关于道德的观念"的区分,而是二者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8.
包容:多元文化是加拿大“治国之本”,加拿大教育对多元文化持包容态度.在学校墙上有一幅画满各种肤色孩子的图案画,清澈的眼睛色彩各异,构成的视觉冲击力使人震撼:为什么各色小孩对比强烈,却又那么和谐、美妙呢?在挂满各国国旗的学校礼堂中我们豁然开朗:是包容,使多元文化闪耀出绚烂光芒.  相似文献   

19.
"第三者"插足是直接破坏婚姻冲击家庭和危害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第三者"现象的存在.从"第三者"的含义、性质和社会危害性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第三者"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我国高校思想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和法律是支撑人类社会秩序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分别构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虽然这门课程从内容上确立了道德和法律的主题,但是这两大主题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以及这两大主题之间的深刻关联性,现行教材缺乏深层次的剖析。道德构成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印证着人在精神领域的超越性,虽然社会契约论的法律思想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重要补充;没有伦理支撑的法律是没有生命力的,法律的伦理诉求体现了道德和法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