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动态多功能数字资源词语——分类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资源词语-分类框架是解决目前大型集成系统资源组织的最佳途径.本文讨论了它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构建方法和构建要点等内容,重点讨论了词语-分类框架的版本、结构、标记符号、使用方法和它的动态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数字文本进行准确高效的分类是保证数字资源被全面检索和充分利用的基础。本文以Boosting算法为基本框架,详细论述了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数字文本分类过程所采用的算法,设计了一个综合了Nalve Bayes算法和Boosting算法的文本自动分类系统模型,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分类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数字环境下,综合运用多种资源组织方法,对来自不同渠道的不同类型的资源,以物理与虚拟相结合的呈现渠道,有效地采用目录式浏览、关键词检索、标签云呈现等表达方式,集成、直观、简单地提供给图书馆的本地用户与远程用户.针对这些新的资源组织方式,主要对大众标注、自动标引、自由分类等数字资源组织方式,以及编目外包等印本资源组织加工形...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及相关实物和场所。非遗的分类体系完善对相关数字资源组织与建设、促进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已有的非遗分类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以分面分类法构建非遗数据资源概念模型的研究思路。最终通过非遗项目相关概念的梳理,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划分了主面与类目,构建了非遗项目的分面分类概念模型,以期为非遗数字资源组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数字资源分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数字资源分类的常见分类方法及其意义,论述和评价了国内外几种数字资源分类方案,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出发,分析了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运用状况;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图法》与网上中文自编分类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网上中文信息资源对分类法的要求、建构网上中文信息分类体系的原则、基本思路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信息组织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实现资源有效管理与利用的前提,高质量的信息组织有利于增强用户浏览与检索的效果.在分析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信息组织要求的基础上,对WDL、Michael、DPLA和Cornucopia等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的信息组织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包括平台的界面设计、分类体系设置、数据描述方案与技术应用;并提出在平台信息组织过程中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机构、人员间合作交流和注重用户体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中国知网、《中图法》、《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等知识库,通过对领域词语的概念化处理、建立推理规则、过滤掉阈值较低的词语等手段,形成领域词语本体知识库;然后,根据待分类题名的语义逻辑关系,结合基于距离的语义相似度的计算规则,形成一种应用于领域词语本体的题名自动分类方法,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献题名特征不足的缺点,且提高了准确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9.
社会竞争的关键是知识竞争.文章从知识、知识资源和竞争性知识资源的概念分析入手,论述分类重组是大学图书馆竞争性知识资源组织的基本途径,提出针对大学生未来就业需要专设一个"就业竞争知识库".采用不同分类体系类目组配的分类方法,以充分体现知识组织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分类:Web环境下个性化知识组织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认为传统的信息存储和检索方法在数字环境中还起很大作用,特别是当它们与最新技术结合起来的时候。作为集成了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一个框架,本文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知识分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江苏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江苏省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状况进行调研,并对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特点从建设目标、学科结构、功能实现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特色数据库在项目立项、合作建设、数据容量、整合服务、资源组织、共享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三期的建设设想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中小型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中小型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类型、整体构架的详尽分析,明确了特色数据库建设是数字时代中小型高校图书馆的必然选择.对构建以地情资料为中心的特色数据库、利用网络免费资源构建特色数据库等提出了新的设想.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3.
一站式服务平台能将多种信息资源和服务系统集成在一起,通过与用户各种信息终端一站式对接,来满足用户快捷、高效的信息需求。文章在分析当前图书馆新门户发展和用户信息需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新门户的信息资源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框架结构,并分析了其特色功能,希望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新fI?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郊农村与其它地区的农村因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在对文化的接受方面,他们更贴近城市人的嗜好。只不过农村的属性让他们在文化需求上面临着比城市人更多的限制。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C村为设计模型,综合其文化特点和需求现状,以建设农村文化活动室为假设前提,从文化室建设的经费来源、民族特性、性质定位等方面设计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自建特色数据库检索系统存在的检索效率低、检索途径单一等问题,提出基于开源全文检索引擎Sphinx对特色数据库进行全文检索的方法,详细介绍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比测试,该系统能够提高检索速度和检索质量,满足用户的检索需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手持终端的图书馆APP移动服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手持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APP以其便捷、迅速、可个性化定制推送等特点在信息服务和知识传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外图书馆提供的APP移动服务包括基本移动业务、数字资源推送、用户社区服务、科普游戏社区等。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图书馆尝试了利用APP等新技术手段提供服务,并且其中大多服务是传统服务的延伸,其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图书馆应通过关注用户潜在移动信息需求、挖掘并集成馆藏特色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注重与第三方技术合作、加强市场营销和推广等策略推进国内图书馆APP移动服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Discursive strategy in social movements in China has received limited scholarly attention. This paper systemically examines the way in which contentious discourse in China is informed by its cultural repertoire and illustrates how activists strategically frame their culturally informed discourse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usage of media platforms. We analyzed 143 slogans and banners from 22 environmental and land requisition protests, and found that activists in China draw heavily on Chinese cultural repertoire. They embed family values in a rank system that is mapped onto two axes – space vs. time and us vs. them – with family/self at the center, to frame diagnostic, motivational, and prognostic collective action frames. In order to unpack the dynamic process of strategic framing, w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activists’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with media in our analyses drawn from extensive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in two protest cases. We found strategic framing (such as frame bridging, amplification, extension, transformation and borrowing) was used in coordination with both traditional and new media in an effort to adjust their contentious discourse to achieve consensus mobilization, action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bilization at various stages of protest. This study brings cultural repertoire back into the study of contentious discourse in China and highlights the dynamic nature of strategic framing that is often practiced in coordination with media.  相似文献   

18.
袁琳蓉 《图书情报工作》2012,(19):52-55,132
通过对部分高校图书馆投入使用的自建特色数据库的调查和了解,发现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利用率偏低;维护、更新工作滞后; 忽视安全管理工作;共建共享特色数据库资源有待落实。为此,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长期维护,及时修正、更新,保持特色数据库的生命力;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和利用特色数据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以充分发挥特色数据库的效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The number of migrant farmer workers in China has increased so rapidly that they can't be ignored anymore as a vulnerable group in the coming information society. This study formulat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n the process of seeking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nline and employs a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investigate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migrant farmer workers and their behavior of using e-government service. The findings drawn include inconsistency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s with information needs, and conditions of transfer from potential users of e-government services to actual users, such as information literacy, IT environment,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networks, the operations of government websites, and targeted services. Several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including improvements in the workers' information capacity,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e-government programs aimed at such workers, and enhancement of public library systems and government service offerings to this target group.  相似文献   

20.
信息资源建设是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促进都市农业的发展便是一句空话。文章从分析都市农业和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都市农业特征、各地都市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入手,介绍如何了解用户需求,针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的资源建设方式。设计了都市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进行都市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途径,提出健全信息采集员制度、提高信息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旨在为提高都市农业中信息资源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