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在身边     
周群 《班主任》2006,(6):48-48
做一名教师,爱心最重要.我们的爱来自对学生"心"的真诚;我们的爱来自对学生"心"的尊重;我们的爱来自对学生"心"的期盼.当我们为孩子们奉献爱心的同时,孩子们也无时不在向我们回报着他们纯真的爱.  相似文献   

2.
黄天虎 《考试周刊》2013,(56):169-170
教师除了要有满腔的热情、爱心外,还要注意教育方式。教师如何把热情与爱心传递给学生,如何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这份爱,同时让这份爱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呢?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作者不断摸索和总结,发现教育要从"心"开始。  相似文献   

3.
陈敏婷 《教师》2013,(6):121-121
我从当教师的那天起,就感到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就要给学生奉献一颗爱心,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落伍,我从广东省广州市清水濠小学学生的特点出发,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对每个学生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真正把爱心奉献给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学困生这一概念,这不仅仅是对以往"差生"的更名。它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之心。更重要的是体现着老师或班主任工作的爱心、耐心。老师或班主任要用真心去关心与爱护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唤醒他们的自尊心,用责任心培养他们的上进心。当学生体会到了老师对他的真诚的关爱后,就会把班主任当做可以倾诉与信耐的人,就会乐意和班主任为创造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集体而共同  相似文献   

5.
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离开了爱心,教育就无从谈起。确实,爱心是每个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师爱是唤醒学生童真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6.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只要爱学生,就一定会创造出奇迹。"育人先育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就要用真情去关心学生,热心地帮助学生。细微之处见真情,我始终坚信,爱能传递,当教师真诚地付出自己的爱心,收获的必定是学生更多的爱。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全班的学生都认为老师最喜欢的是自己,那你就成功了。  相似文献   

7.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的心灵。教育的真谛应该就是要把爱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传递。班主任就应该是传递爱的阶梯。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8,(27)
为惩罚学生深夜翻墙上网,学校强制要求违规学生交纳"爱心捐款"。当学校"管理"异化为"罚款",当爱心捐助由"自愿"变成"强制"时,很多东西就失去了它原来的味道,从而出现了怪异的管理尴尬。  相似文献   

9.
李富德 《甘肃教育》2014,(24):32-32
正笔者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几十年中体会到了爱心、细心和耐心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大有益处。因为爱心,让我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因为细心,让学生找到了自信。因为耐心,让原本劳碌乏味的教学显得多姿多彩,进而让我的教学充满活力。本文就谈谈笔者对"三心"教学法的体会。一、爱心开路教育是人对人的工作,是心换心的事业,一个教育者只有把自己的学生当作儿女一样地呵护训导,才会赢得学生的普遍尊敬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要做有“心”人,特别应具有“五心”,才能把工作干实干好。爱心。这是“五心”之首。这种爱心是博爱。班主任有了爱心,就能把温暖传给每一个学生,就能把心雨洒向每一个学生。有了爱心,就不会存在偏袒和私心。班主任对优生、中等生、差生,应该一视同仁,对权贵之子和寒门子  相似文献   

11.
现代意义上的"绿色",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人文精神的象征。我们要让"绿色"来诗化课堂,让课堂充满着浓浓的绿意。一、关爱学生,让学生的生命完满充盈地展开爱心是构建绿色课堂的基础,教师要以一颗热爱学生之心,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语文课堂环境,让学生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  相似文献   

12.
小君: 你来信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赞同《爱心与教育》作者李镇西的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是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一方面,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老师,从感情上缩短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师爱又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学生越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就越加信任老师,老师的教育也就越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3.
作文批改是师生间进行无声交流的一个平台,有时候比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效果还要好。学生把作文交给老师,就如交出了一颗心,总是焦虑不安而又满怀希望地等待着老师的批改。由此可见批语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教师的批语应该是"爱心批语",具有启发性、激励性和指导性,让学生从批语中读出老师对他们的爱。只  相似文献   

14.
李朝东 《广西教育》2013,(18):42-42,51
罗曼·罗兰曾言:"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句话用在教师身上最恰当不过了。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更是教师的责任。如何管理好班级、管理好学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我认为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管理好学生就要会用"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真诚之心",对家长要有"热情之心"。爱心,即关爱学生之心,这是管好班  相似文献   

15.
教师只有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了亲近,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所以找准学生心锁的"钥匙"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学生那扇紧锁的心灵之门。这串钥匙则是爱心触动、故作糊涂、宽心呵护、装聋作哑。  相似文献   

16.
爱生的学问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经常听一些老师说,现在的学生真是琢磨不透。老师爱生如子,倾注心血,给优生优待、后进生特殊关照,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优生骄心日重,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后进生“不领情”,反师道而行之。总之,爱心无数换不了学生一颗真诚的心。在叹息爱心被学生亵渎的同时,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教书育人岂止是一个“爱”字?教师首先要深化对学生的认识,不能把他作为特殊的学生,存有怜悯和放纵心理,人为地在同学之间的交往中设立屏障,而应该与其他学生一样一视同仁,这样就避免了优等生凌驾于其他学生之上,后进生自卑感重甘为…  相似文献   

17.
对于学生而言,爱心、耐心和诚心是教育过程中能够给学生传递能量的最好方法。"三心"教学法无论从教学的理念上,还是从教学的实际情况上,都能够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搭建一个桥梁,帮助教师更好地走入学生心中,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爱心、耐心和诚心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当班主任已经有十几年了,在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师生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谈心,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心去教育,去感化.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作为一名教师,应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后进生我们应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9.
为师之道,首先应该是爱。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班主任进行思想工作的纽带。我最初当班主任时,由于年轻好胜,常常跟学生发脾气,看不惯的事就来气,更甚时举手就想打学生。经过多年的探索,本人觉得班主任是严父慈母的化身,应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学生,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名有20年教龄的教师,我觉得给学生幸福、快乐的课堂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为学生构建快乐的课堂生活,教师需要具备如下素质:一、爱心爱心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真诚相待,用师爱去温暖他们的心,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正是缘于爱心,在课堂上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或答错时,我从来不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