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碰到过几次这样的学生问题:“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l米”、“大卡车载重15千克”……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问问其他老师,又都有这样的经历,唉!我们的学生怎么这样?上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  相似文献   

2.
在几年的数学教学中,碰到过几次这样的学生作业:“门高2分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飞机每小时飞行800米”,……如此荒唐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问问其他老师,又都有这样的经历。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数感的培养,孩子们眼中的数仅是作为一种抽象的、毫无意义的符号而存在。类似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可见我们的学生数感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节中,有这样一道习 题:“我们经常见到圆木、钢管等堆成像图1的形状,通常用下面的算法求总根数:(顶层的 根数+底层的根数)×层数÷2,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并算出图中圆木的总根数。”有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首先问学生:“这些圆木堆成的横截面,近似于什么形状” ?(生:梯形)“结合梯形面积公式,想一想,你能用较快的方法算出圆木的总根数吗?”[生 :(顶层的根数+底层的根数)×层数÷2]。这样图1的总根数很快就可以算出来了。教师很高兴地表扬学生:“真不错,我们以后就要这样,运用…  相似文献   

4.
一次,听一位教师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分数除以整数”以后,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辆汽车2/5小时已经行了18千米,1小时将行多3少千米?”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列出算式,再思考:你准备怎佯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万以内的数时,先安排这样一段猜数游戏:学生甲说:“我想好了一个几千几百的数,谁能猜中?”学生会踊跃发言——2000、3600、7400……显然,由于甲说的只是几千几百,没有规律,很难猜中。学生乙提了几个问题:“这个数比4000大吗?”“对!”“这个数比6000小吗?”“对!”“这个数比5700小吗?”“对!”……乙这样一步一步地向甲提出问题,最后猜中了甲要同学们猜的数。  万以内的数比较大,在生活中又常常用到的。比如,我家到学校大约1500米,这个1500是个大致估计的数。我们要估计某个数目比较大的量时,常用的是逼近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及导向作用○顾徐达(江苏省海门市三星中心小学)有位教师在数的整除一节中有这样一问:“8和15是什么数?”学生甲:“8和15都是自然数。”学生乙:“8和15都是合数。”学生丙:“8和15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学生丁:“8和15...  相似文献   

7.
多年教学实践下来,颇感头痛的是,不少同学总是很难走出物理现象分析的“想当然”。如:学完浮力内容时,我问学生:“物体在水中的不同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一样?”许多学生的回答是:不一样:越深浮力越大。因为一个物体浮在水面上,当它向水中深处按时,得用很大的力,说明越往下浮力越大。再如:这样一个问题:干燥的温度计,在电风扇的吹风下,其示数是否变化?绝大多数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风吹过来,人就感觉凉爽,判断得出温度计示数减小的错误结论。还如:我们学生做过这样一道测试题;一人站立在平面镜前,然后慢慢后退,  相似文献   

8.
所谓的“答非所问”正定县解放街小学丁志明听一位教师的“数的整除”一章的复习课,教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2、4、6是什么样的数?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是整数,老师摇头;有的说是自然数,老师又摇头。说道:答非所问。这时举手的已寥寥无几,当时我也纳闷儿,不知这...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社会生活,引入直接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化的教学境界。但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练习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已经或正在挫伤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解决好这一个问题,我觉得不妨换一个角度看,变学生的“训练”为“体验”,这样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一、变训练的“单纯目的”为体验的“多重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走入这样一个误区:明确要求学生要做到什么,而不问学生能做什么,愿意做什么。直奔主题…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在某县上“校长提高班”的课,讲到“评价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时,我曾提出讨论题:“您怎样写或是怎样指导老师给学生写评语?”有人说:“这不是太麻烦了嘛,老师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注意每一个学生?给你讲一个秘密吧,我们写学生的评语是这样的,把学生分成优良中差四类,每类挑出一个学生写出评语,其他同类的照抄就是了,反正都差不多的。这样省事呀……”下面哄堂,但在笑声中我分明听出了许多认可。于是有些尴尬,为自己,也为我们的教育……“罗森塔尔效应”是教育史上颇令人惊奇的心理现象之一———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审视我们的行为,我们始终习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结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应用题教学曾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任何数学问题,它都具有完整的结构,包括“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反复的训练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应用题中每一数据都是有用的,条件不足的应用题无法解答,一旦在解答时出现两种以上答案,则说明解答有误……而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数学问题并非如此。恰恰相反,几乎没有哪一个问题拥有的条件是恰好的,问题答案有时也并不唯一。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应用题的结构作了一些大胆的调整,试图以一些具有开放型结构、富…  相似文献   

13.
沈婉琼 《文教资料》2005,(3):169-170
在数学教学中,碰到过这样的学生作业:“一根火柴长4分米”“小明体重35克”“爷爷今年8岁”……如此不可思议的结果,问问其他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唉.我们的学生这是怎么了?我们的数学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学生的数感比较薄弱。什么是数感呢?新课程标准提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的关系;能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老教材对“0”的定义是把它划归整数,而不是自然数,自然数的概念是这样的:“像1,2,3,4,5…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整数的概念是“0和自然数统称整数”。可见,0和自然数的界线非常分明。新课改实施后,“0”划归到自然数的范畴,但接踵而至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首先是教材中一些数的概念受到冲击。教师间有过这样的争论:  相似文献   

15.
在平时作文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急得坐卧不安;有的学生嘴咬钢笔,目光呆滞;有的学生心不在焉地乱翻作文书……凡此种种,学生们都觉得无从下笔。学生都知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编筐编篓全靠收口”,但就是不知道怎样写。这就给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搞个模式,让学生们先摹仿,然后再去创新呢?其实,只要我们留心,教科书中就有许多好的开头和结尾,供我们写作借鉴:  相似文献   

16.
邓玉 《物理教师》2006,27(10):1-23
在如今的学校教学中,仍然有相当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注重如何解题,只要学生能做对题就是好学生,教师能教会学生如何做题,考取好的学校就是优秀的教师。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不断更新,我国更需要的是能构建和谐社会的创造性人才。西方哲学史上有这么一个著名的例子: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茫然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意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因此教会学生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笔者在以下两个方面着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一得江苏曹伯高学生的思维是一条河流。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学生积极思考,目的就是想让这条“河流”流得更有波澜、更顺畅,不至于凝滞而成“死水”一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过几次了,可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学生当堂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山神...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懂不理解的词语和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作用的词语,以便他们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景阳冈》中的“挨”,就是这样一个词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的:首先,我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读课文最后一节:“课文最后一节是怎样描写武松打虎后下冈的?”这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学生读后即可明白:“武松在石头边找到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一步挨下冈来。”我把“挨”这个字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挨”是什么意思?学生只能从字面上或查字典理解,认为“挨”是“顺次”“靠近”的意思。有的…  相似文献   

19.
学从向中来     
如果我们留心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经常给人留下这样一个印象:老师把学生心中所有的疑问都解决了,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一丝不明白的地方。不带着问题进课堂,也不带着问题出课堂,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中典型的“去问题教育模式”。难道真是我们老师的教学解决了学生心中所有的疑问吗?学生真的是没有一点问题了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20.
谈到作文,我们就会想到这样一个熟悉的镜头:学生咬着笔,冥思苦想,写一会儿,数一会儿字数:“101、102、103……”写了半天,数了半天.终于凑齐了教师规定的400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