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农村学校里,留守儿童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已是近期的一个焦点话题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资料及心得也很多,大家众说纷纭。但在城区学校里,也有留守儿童,虽然他们所占的比例较小,作为班主任也不能忽视这一小群体。城区学校的留守儿童与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在形成的原因中有所不同,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用"心"去关爱这些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20):195-196
在农村学校里,留守儿童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已是近期的一个焦点话题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资料及心得也很多,大家众说纷纭。但在城区学校里,也有留守儿童,虽然他们所占的比例较小,作为班主任也不能忽视这一小群体。城区学校的留守儿童与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有所不同,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用"心"去关爱这些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验方法,选取社会环境和师资水平相似的两所学校,一所学校的留守儿童参加"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另外一所作为对照组不参加。16个月后,对两所学校留守儿童实施创造性思维测验,结果表明:实验学校留守儿童的创造力极其显著地高于对照学校的留守儿童;实验学校留守儿童与对照学校留守儿童的创造力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这里所谈话题是关于"留守儿童"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早已是社会焦点问题,而贫困"留守儿童"则成为学校教育的心病。贫困留守学生的出现使学校中学生的教育变得更加复杂。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学校、教师、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关心、爱护贫困留守学生,让他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教育中的一大实际难题.通过对一位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行为和个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家庭监督的失效,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及教师的冷落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学校及教师应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承担主要角色。学校及教师如何关注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如何教育与管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调查选取4402名中小学生及一所留守儿童较多且已经采取具体措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学校,以此考察留守儿童的现实状况和个案学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做法,并就调查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日益增多的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值得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由心理问题引起的表现特征主要有:人格瑕疵、心理弱点、道德下滑及自控力欠缺。这需要激发留守儿童自身的自助潜能,家庭履行培养义务,学校肩负起教育重任,发挥政府的关键性作用,凝聚社会公众力量,实施以留守儿童为核心,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公众为"四体"的"一心四体"策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弥补家庭教育欠缺,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教育促进留守儿童身心更好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爱"的机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之爱、教师之爱、同学之爱、家庭之爱以及社会之爱。  相似文献   

9.
随着"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问题也逐步成为了众多学校、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介绍"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现状入手,剖析了影响"留守儿童"英语学习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英语学习障碍的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小学是全国"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江苏省优秀"留守儿童"学校,在促进"留守儿童"情感交流策略研究上,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正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亲情缺失、学校教育安全缺失和社会教育空白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学校、家庭与社区联手形成合力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留守儿童"而言,学校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将学校变成"留守儿童"心中美好的家园,把学校变成"留守儿童"心中的春天?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三类问题:父母亲情缺失带来的心理影响;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行为偏差;监护职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和媒体及全社会的关注.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主要障碍主要来自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社会文化建设滞后、素质教育异化、隔代教育的误区、青少年心灵需求的缺乏等.本文试从学校、社会及家庭等方面探讨如何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往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大都基于静态和共时态的视角,忽略了"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动态生命历程。在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不同生存境遇的"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着严重和复杂的心理适应、学习适应、文化适应及社区适应等社会适应问题。应通过构建政府、家庭、学校、社区"四维一体"的联动机制,不断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性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转型期必然产生的一个群体,并且会长期存在。在校率低且留级率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缺失、学习成绩差、管理教育难等,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留守儿童"管理体制、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和扶持力度、为"留守儿童"进城扫清制度障碍,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风景优美的英山县温泉镇.白石坳和它的名字一样不起眼,但是白石坳中心小学,却因为留守儿童教育有方而驰誉省内外--2006年,学校被英山县政协授予"留守儿童之家"荣誉称号;2007年,学校被英山县教育局确立为英山县唯一一家全托留守儿童教育试点学校;2007年,湖北省电视台对白石坳小学留守儿童教育进行实地采访,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并制成电视专题片在湖北电视台连续播出;2008年,学校被教育部定为"留守儿童教育研究"项目学校,并拨300万元资金筹建留守儿童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出国务工等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学校也就有了"留守儿童"学生这个名词,也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本文从分析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的现状、成因入手,建议性地提出教育对策,以期达到抛砖引玉,切实做好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长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不足的矛盾,江苏省近期将新建、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力争首批能满足10万名留守儿童的住宿需要,确保所有想寄宿的留守儿童都能在寄宿制学校学习和生活。同时,江苏将进一步加大扶困助学力度,按照留守儿童优先的方针,扩大对寄宿留守儿童的帮扶范围。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新的"两免一补",尽早对所有寄宿留守儿童免除住宿费用,提供免费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19.
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来自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原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这三方平衡教育关系已经无法平衡,因此,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更显重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有高度的爱心,爱心和责任心是对留守儿童管理的关键。科学管理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校管理存在疏漏、社会关注少、受重视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安全意识差等问题。建议政府加大农业投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社会应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营造适宜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门和学校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应起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