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现代逻辑研究中,可能世界语义学不仅揭示了模态逻辑公理系统的直观背景,而且提供了强有力的语义工具,使模态逻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在可能世界语义学的研究中,也遇到了许多哲学上的难题。本文仅对可能世界理论中的跨界识别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逻辑研究中,可能世界语义学不仅揭示了模态逻辑公理系统的直观背景,而且提供了强有力的语义工具,使模态逻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在可能世界语义学的研究中,也遇到了许多哲学上的难题。因此,对有关可能世界的定义与跨界识别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确实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我们可以把实在世界看作组合轴,把可能世界看作聚合轴,把虚构世界看作可能世界的聚合轴——虚轴,从而构建起一个包含全域的叙述模型。实在世界由主体与事件构成,聚合轴由事件的可能选项构成,虚轴由主体的可能选项构成,因此虚构世界就是主体与事件被可能选项替换之后的结果,它是实在世界与可能世界的投影,通过象征的方式与实在世界发生关联。虚构世界可以自由卷曲并与其他世界相交,形成文本特殊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刘国欣 《时代教育》2013,(9):146-148,156
可能世界理论是最近十多年出现的一种理论,在中国很少有人探讨,它关照文学艺术与现实之关系。虹影的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更具备现实关照性,它巧妙的实践了可能世界理论,这符合自传体小说的体裁特点。这部小说的叙述策略是虚构世界与实在世界有意重合,实在世界的唯一性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与可能世界体验。  相似文献   

5.
“元宇宙”的概念起源于科幻小说,它作为一种对世界存在模式的奇特构想吸引着许多人的关注。元宇宙在现实化的过程当中对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元宇宙文艺逐渐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从“可能世界理论”的角度理解元宇宙,意味着“世界”这一要素,在文学生产与接受的过程中,其本体地位将会发生变化。以元宇宙为代表的虚拟世界扩展了作者与读者的认识范围与实践领域,这也意味着虚拟世界“元”的存在为虚构与现实的转换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出发,对儿童生活的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进行了区分与论述,进而提出:儿童的可能世界发生在儿童的游戏中,儿童的现实世界发生在社会的文化中,而想像则使儿童在这两个世界里自由地转换,并保持着内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艺术准不可能世界”是“可能世界理论”范围之内的新推演,《广义叙述学》中讨论的可能世界理论,以人文化的方式理解和解释叙述文本如何能够在实在、可能与不可能世界之间穿梭。艺术准不可能世界可划分为“相对异常的反常识世界”和“绝对的逻辑不可能世界”,对应“不可能事物喻”(adynaton)与“矛盾修辞格”(oxymoron)。从这两种修辞格切入艺术准不可能世界,其合集能大部分覆盖我们所讨论的“准不可能”的范围,有助于从人文角度推演,从细部展开整个艺术准不可能世界的无边地图。而“通达性”理论的引入,则有助于在理清文学艺术虚构与实在世界之间的关系,剖析纪实与虚构叙述的本质区别之外,深入分析艺术准不可能世界自身的禀赋与特质。  相似文献   

8.
虚构作品的文学伦理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学虚构作品具有一定的道德内容。作家只有突破自我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作品。文学虚构会冲击压制本能的现实道德,走向真正的自由自觉的生命伦理。虚构作品创造了一个可能性世界,对人类突’破现实道德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可能性的非现实世界,能使我们加深对内在自我的看法,从而对自我的认识起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理想实验——可能世界的寻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经典力学、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以及量子论中典型理想实验的分析 ,表明理想实验所寻求的只能是可能世界 ,而这个可能世界是由已知的所谓自然规律所制约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人类早期宇宙结构、对毕达哥拉斯到托勒玫、对哥白尼与开普勒以及爱因斯坦和他以后的宇宙结构的考察表明 ,其建构的约束条件主要有经验、逻辑观念和个人兴趣等 ,整个人类的宇宙结构的发展就是由于这些约束条件的改变而更新的  相似文献   

11.
真实的世界是实现了的“可能的世界”,为弥补不能亲历其他未实现的“可能的世界”的遗憾,人类通过叙述构建出种种“虚构的世界”。真实的世界与“虚构的世界”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堂吉诃德所患的“叙述蛊惑症”在一般人身上也有存在。叙述永远具有述史功能,读者借助“虚构的世界”来认识真实的世界,后者因此常打上前者的烙印;然而人们毕竟依赖后者来认识前者,前者中的逻辑规律与“可能”的标准必须从后者中化生出来。  相似文献   

12.
虚构,既是一个故事材料问题,也是一个叙述方式问题。面对同样的非虚构题材,因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会一定程度地发生实录与虚构分野。因此,报告文学的生命线———不可虚构性,不仅应该从其对象的真实性中去寻找,还应该从叙述本身的真实性中去寻找。同时,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也不仅是叙述对象范畴,还应该从写作姿态、叙述方式上理解。因而,不是"展现"(showing)式叙述,而是以作为叙述者的记者的行走、采访等"在场"的"讲述"(telling)式叙述构成其主导性的叙述方式。这应该成为报告文学文体叙事学的基本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库恩立论的基础和他有关科学发展范式的主张,指出其真理的非现实性并推断 他的所谓真理只能是一种可能世界,而这个可能世界是由范式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模态虚构主义作为一种关于可能世界的虚构主义,是罗森(Gideon Rosen)对模态实在论的缺陷进行修正时提出的一个理论构想.这一理论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在不涉及本体论承诺的情况下谈论一些关于可能世界的命题.但是这一理论在提出后就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批判,认为它并没有完成排除本体论承诺的目标,同时还带有人为性、不完整性和嵌入性等问题.有学者对此进行了反驳,认为模态虚构主义经过一定的修正可以克服其缺陷,并使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然而,经过综合比较之后可以发现,这一方案的应用代价似乎并不比模态实在论少.因此,一种更为可行的关于模态实在论的替代方案依旧值得进一步探索,如吸收各种模态立场的优点的温和模态实在论等.  相似文献   

15.
“可能世界”这一概念在语义学诞生之后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但实际中的可能世界究竟是什么,仍然未能取得一致认识。作为激进实在论的代表,D.刘易斯认为可能世界和我们的世界——即“我和我周围的环境”是同一类的,因此有相同的本体地位。D.刘易斯的这种观点跟梅农是一脉相承的,始终难以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不可能世界在认知逻辑系统中理解为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而认知上是可能的,能够为认知逻辑系统中认知主体的矛盾信念提供语义支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认知逻辑系统中的逻辑全能问题。对不可能世界本体论的归谬法证明遭遇丐题的困境问题,文章表明该证明无法真正否定证不可能世界,因为不可能世界就是一个初始概念。而对否定算子在不可能世界中的定义变化问题,仅是一个众多语义解释的选择问题,并不是由于不可能世界的引入而引发该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可能世界是一个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概念,最早是由莱布尼茨提出的。汉语的反事实条件句是一个颇有特点的句式,有点与英语中的虚拟句相似,但它具有自己的特色。从逻辑视野中对其进行逻辑分析,可为逻辑学与语言学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关系提供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19.
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原则作为反思判断的调节性原则指示着通向最终目的的方向。从有机体入手的目的论判断力研究使其与自然科学和神学相区分。机械论原则和合目的性原则的联结指示出康德以道德的人作为最终目的的世界的合目的性。目的论判断一方面讨论的是关于未被认识的自然,以构筑起其知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展示出面向人自身开放的创造性,而这两者的统一与张力指示出人自身生活的可能世界。这正是康德文化历史观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0.
可能性与可能世界的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在分析哲学内部引发激烈争论,成为当代分析形而上学的一个中心议题。发端于维特根斯坦,并由阿姆斯特朗系统化的组合主义思想给予可能性与可能世界一个崭新、融贯的解释。随着组合理论的提出,金在权、布拉德雷等人也对之做出深入、有力的批评。如何更好地回应这些批评,这关系到可能性的组合理论是否能够成为解释可能性和可能世界的代表性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