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的中坚力量,成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群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力,他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对体育健身非常的不重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的热情与意识,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现状和锻炼特点,找出影响新生代农民体育锻炼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福清市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福清市融侨经济开发区体育发展势头较好,但仍存在许多不足。研究认为:只有加大体育立法力度、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增加对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投入、加强对农民体育健身指导员的培养,才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收益和价值的认知与其对子女学校教育的金钱投入行为呈正相关性;对子女教育期望和收益的认知与对其子女接受社会教育的金钱投入行为呈正相关性;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期望和价值的认知与其对子女教育的时间投入行为呈正相关性。因此,要积极引导农民工形成对子女教育正确的价值认知、期望认知和收益认知,从而选择正确的子女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目前所接受的培训以短期式的岗位培训为主,培训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网络,培训条件不理想,培训意愿呈多样化特征,培训效果不佳。为此,应转变培训理念,变技能式培训为能力式培训;建立完备的培训信息收集和发放平台,变被动式培训为主动式培训;充实力量,变单一培训主体为多元培训主体;拓展培训体系,建立起立体式的培训网络。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发展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其择业行为与其就业质量息息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不理性状态,而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户籍管理等构成的政策环境以及市场需求的数量、市场需求的结构、就业市场的公平性等构成的市场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有显著影响。因此,要切实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引导其由目前生存型择业提升为发展型择业,从而提高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纠缠着自反性现代性,复杂的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状况及未来走向分析的重要社会背景。本文以个体化理论为背景,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和融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都已经逐渐被城市化,如何提高他们的技能技术水平及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人教育作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全方面分析和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需求,制定出与之相符的成人教育措施,既可以保证成人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也可以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目标,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约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正日益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在为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的社会转型付出辛血和贡献青春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户籍、住房和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难题,全社会都要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和未来发展,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9.
10.
体育锻炼不足仍是现存的普遍现象,锻炼行为理论的应用对研究者理解个体采纳和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行为提供了帮助,分析当前常用的锻炼行为理论并展示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从而揭示锻炼行为研究的动向,为锻炼行为研究创新和探索理论的综合应用的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80后“”90后”为首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重要抉择就是向市民转型。职业教育作为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面临“低质性”就业“、错位性”失业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必须通过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快制订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计划、建立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融入城市的能力,为新生代农民工由农民向市民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和自身素质与第一代农民工有很大不同,使得他们在培训认知和态度上产生了变化。只有深入地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对待培训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才能调动他们的培训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文章依据期望理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心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性与社会发展对其素质的要求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既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农民工自身的义务。并在调查石家庄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和融入现状的基础上,从文化融入、培训管理、精神干预和法制教育等四个方面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理想模式,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制度认可之下的社会认同,共享城市化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咏梅 《天中学刊》2010,25(3):27-29
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知识严重欠缺、法律证据意识偏弱、法律情感低迷、法纪观念淡薄、守法意识薄弱;另一方面,较其父辈,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监督意识有所增强,维权方式多样化.国家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包括个体的技能、知识,以及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能力。人力资本投资以教育培训为主要途径,其收益大于物质资本投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职业技能缺失,职业经验泛化,职业适应性差,信息获取能力强,有一定自学能力的人力资本特征。基于此,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应采取以下策略:以技能培训为主,增强职业能力;开展"定制式"培训,注重培训连续性;完善课程设置,加强职业规划;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远程职业培训;创新培训方法,引导自我导向学习。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与其父辈相比,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有了明显改变,是游离于农民和市民的第三种"群体"。加快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对于有效聚集城市人口,促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铜陵市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林德荣  董晓 《成人教育》2015,35(5):18-20
加强继续教育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必要途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主要的继续教育目标是职业技能教育.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可以通过对现有的继续教育体系进行整合与改造,建立社区学院,并采取由社区学院与新生代农民工所在企业联合培养的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指出生于20年代80年代之后,年龄在16岁至30岁之间(包含16岁和30岁)以非城镇户口在城市就业的群体。自信指的是对自己的信任,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力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设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文章结合自信的理论和自编问卷研究,从新生代农民工、自信、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信三个方面展开述评。最后,指出新生代农民工自信研究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关注与重视程度,反映了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发展理念及文明水平。继续教育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的发展进步,有助于培养新型农民,帮助其更好融人城市并为所在城市做出更多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在现代化进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具有长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劳动大军的主力。城市化是必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趋势。如何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市民,对他们进行职前教育以及采取何种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