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当代史学建设的目标,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史学理论体系和运作机制,为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方面的支撑。五十多年来,围绕着这一基本目标,史学界进行了艰辛的跋涉。回顾这一历程,总结其间的得失,对于促进今后史学的发展和良性运作,无疑是一桩极具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史学的“两难之境”:对史学危机的一种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中期有关“史学危机”的讨论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一次自我反省和重新定位。这次讨论所揭示的当代中国史学在发展中面临的种种两难之境,仍然是当今史学必须从中解脱的困局。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5,(12):95-100
在扬弃19世纪兰克模式的基础上,年鉴学派在20世纪成长为西方史坛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史学模式,具有倡导总体史观、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强调史学家的主体认识作用和用问题史学取代叙述史学四个特征。这些特征在研究范围、研究者的主体性、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四个方面都对中国教育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这些特征在研究范围、研究者的主体性、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四个方面都对中国教育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瞿林东著《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一书探讨了一个事关历史学安身立命的根本问题:史学在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该书梳理了中国古代史学中的相关认识,总结了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道路,阐述了21世纪中国历史学主流形态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体现中国当代史学的民族特征和世界特色等内容。它不仅对于了解中国当代史学具有参考价值,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史学理论的自我认识,是对当代史学理论建设的一大贡献,标志着中国当代史学理论已经具备了鲜明的自觉意识和深沉的入世品格。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20世纪西方史学发展大势为:历史哲学转向,研究领域拓宽;研究方法变革;马克思主义史学影响扩大.当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是:与国外史学界的对话与交流频繁;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兴起并走向深化;“现代化”研究变为重大课题;历史现象与规律的探求向多层次发展;历史知识的普及更加多样化.当前中国史学的不足表现为:理论研究热点减少;研究对象琐碎化;选题趋同化、庸俗化;成果过剩化、泡沫化;学风轻浮化;人才培养盲目化.改革方略为:明确目标;立足启点;选准突破口;探索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6.
孙立群先生197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社会史.社会兼职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等.代表作主要有高等院校教材<中国古代史>(合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中华文化通志·社会阶层制度志>(与李治安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还参与编撰<史记选注>、<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秦汉卷>、<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等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长期辛勤耕耘于教学第一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优秀,多次获奖.主讲"中国古代前期史"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优秀示范课、天津市精品课.近年受邀央视十套"百家讲坛"主讲历史人物秦始皇、吕不韦、韩非、李斯、范蠡等,受到观众好评.  相似文献   

7.
当代俄罗斯史学,是指自戈尔巴乔夫改革以来30多年的史学发展和史学研究。其主要研究对象和考察内容,应当包括俄罗斯史学危机引发的史学改革、史学转型,以及在改革、转型基础上形成新史学的整个过程。本文针对一种回避俄罗斯史学危机、史学转型,回避俄罗斯新史学形成过程的观点,认为俄罗斯史学的转型是全面的,包括从理论方法到从古至今各个时期具体历史的转型,不是局部的转型;其研究对象应以史学转型为中心,涵括对史学危机和新史学形成的整个过程的系统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对所谓"当代俄罗斯历史反思的历史"之研究。  相似文献   

8.
章认为,20世纪西方史学发展大势为:历史哲学转向:研究领域拓宽;研究方法变革;马克思主义史学影响扩大。当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是:与国外史学界的对话与交流频繁;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兴起并走向深化;“现代化”研究变为重大课题;历史现象与规律的探求向多层次发展;历史知识的普及更加多样化,当前中国史学的不足表现为:理论研究热点减少;研究对象琐碎化;选题趋同化、庸俗化;成果过乘化、泡沫化;学风轻浮化;人才培养盲目化。改革方略为:明确目标,立足启点;选准突破口;探索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9.
音乐形态是音乐在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一种整体性的存在方式.本文主要对我国音乐形态的三次重大变化以及产生的四种音乐形态(乐舞形态、歌舞伎乐形态、民间俗乐形态、新音乐形态)中最简单的音乐形态————乐舞形态做一番了解.  相似文献   

10.
以往对传记的考察往往侧重于内涵的研究,而从史学形态角度对传记的分析还较为匮乏。传记史学形态是指传记史学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衡量史学传记发展的核心指标之一。新时期中国传记史学的嬗变不仅表现在传记内容的变化上,还表现为传记篇幅、传主选取、传记作者、传记语言风格、传记受众等方面的形态转型上。传记史学形态的嬗变究其原因归纳为两点:一是社会动因,二是史学本身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朱美 《华章》2012,(23)
当代西方心理史学是以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历史研究开端的,历史学家的历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变化是精神分析理论同史学家相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当代西方心理史学的基本特征有:注重探讨历史人物的童年经历;广泛应用精神分析的概念和术语并扩大了史料应用范围;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群体心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史学界对史学评论的内涵和学科定位、史学评论的基本特征、史学评论的内容、史学评论的标准和作用、史学评论的研究方法、史学评论与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关系、史学评论的现状与未来等史学评论理论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流行的中国古代审美形态,具有传承性、技术性、图像性、展演性和实用性特征,是中国文化稳态发展和文化主体性的表现;当代流行的本土化了的西方审美形态体现了西方血统与中国精神的融合;当代中西相通的传统审美形态,具有普遍性、愉悦性和大众性特点,表现了中西审美形态沟通的现实性;当代正在生成的戏仿、冏和风貌等审美形态,具有开心、巧智、解构和无美而乐的特点,体现了后现代价值观。当代中国审美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展现了中国审美形态的丰富性、传承性、主体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史学正处于一个学术转型期 ,较之以往 ,史学工作者的研究视角和观照点在发生新变化 ,涉及当代史学观念的自觉与纯化 ,学术定位的优先性 ,学术与社会的视角 ,史学批评等四大方面。这些变化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和总结 ,以揭示其对史学进一步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孔子──中国史学、东方史学之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确立作为“史学之父”的标准与条件的前提下,论孔子的史学贡献,认为中国史学之父是孔子而不是司马迁,并认为孔子也是东方史学之父。  相似文献   

16.
17.
浅析费正清的历史观与西方两大史学思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探讨,费正清的历史观直接缘于文化形态史学,费正清的研究方法则较多受益于年鉴学派,本文在肯定费正清历史观合理性的同时,指出了它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是伴随着对苏联史学的学习、借鉴、批判、反思的过程曲折前进的.从1949年以来,苏联史学在中国的命运经历了三个时期: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前,是全面学习苏联史学的时期,中国史家大量介绍和全面引进了苏联史学的成果;1956年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是苏联史学在中国逐渐被冷落、被摒弃、被批判的时期,两国史学的交流进入低潮;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进入了对苏联史学的反思时期,中国史家开始重新认识苏联史学,史学之间的交流逐步进入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史学批评的零散言论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两汉时期,司马迁评论《春秋》、班彪评论《史记》,奠定了史学批评传统的基础。魏晋隋唐时期,史学批评传统从具体的批评上升到了理论阐述的高度。至清代章学诚,史学批评传统实现了哲理化的提升。史学批评传统对于中国史学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史学批评是引领史学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第二,史学批评是史学创新的前提;第三,史学批评在晚清民国的史学革命中扮演了急先锋和催化剂的角色。传统强调传承,批评则指向变革。史学批评传统是理性的反省,是理智的观察,是深沉的思考。历代史学家在史学批评中获得了研究的灵感与动力、取得新的史学成就,中国史学也在史学批评传统的指引下不断地完善自我、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20.
精英阶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精英部分,虽然为数不多,却拥有中国绝大部分资源,在中国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何正确引导精英阶层的发展,使其充分发挥引导时代前进的作用,并努力构建合理的“橄榄型”阶层结构,成人教育需要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