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炮纵横谈     
南开大学象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象棋大师黄少龙编著的《列炮纵横谈》,已由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四川省新华书店发行。该书阐述了古代至现代“列炮局”战略战术的发展过程,在总结古今名手200多盘典型对局的得失基础上,提出了“列炮”20种局型的攻防体系,是当前论述“列炮”布局的最全面、最系统的专著。该书棋文并茂,论证严谨,堪称一部上乘作品。兹选介部分章节如下:  相似文献   

2.
飞相局历史悠久。在明清古谱中早有记载,明代朱晋桢《橘中秘》就载有象局歌决:“象局势常安。中宫士必鸳。车先河上立,马在后遮拦。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前。势成方动炮,破敌两岸边。”以及破象局诀:“二炮在中宫,鸳鸯马去攻。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一马换二象,其势必英雄。”一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3.
《棋艺(象棋版)》2006,(4):19-19
后补列炮是一种对攻性很强的布局,它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半个世纪以来经过众多棋手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各路攻防变化与实用价值逐步得到了验证与肯定。尤其进入21世纪,后补列炮局经常被棋手在全国各种大赛上使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全国象棋个人赛最后一轮,新科状元洪智倚仗此阵力克强敌而一战功成,更使后补列炮局大放异彩,笼罩上了一层炫人眼目的神秘光环。如今,令很多棋迷大感兴趣的是,历经五十载岁月长河涤荡洗礼的后补列炮,是怎样一步步从当初的偏门布局跃升为当今后手攻坚利器的呢?我利经过近三个月的积极筹备,终于在本期隆重推出这一大型选题策划。按年代脉络分为五个段落,首先以断代文字为引言,采用对局评注与布局研究相辅相成的包装形式,对历年大赛中出现的精彩对局、不同历史时期的流行变化做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将五十年来后补列炮布局的发展历程,客观而真实地展现给广大读者朋友。此外,特别要感谢叶中、郑平平、王允余、季如富及陈日旭等棋友的热心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后补列炮开局始于何时?因缺乏对局素材,无从查考。在《广州棋坛六十年史》第一集中,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粤东三凤”钟珍(亦称“棋仙”,陈松顺之师)智取李贵的一局棋,或许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后补列炮对局。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蜀蓉棋艺出版社组稿的《象棋现代布局丛书》(六)列手炮类之一,“中炮对三步虎转列炮”一书已脱稿,是特级大师王嘉良和辽宁省棋谱作家杨典共同编著。该书共分四章列60局式,每章后附有其它参考局例,以资佐证,详细阐述这种布局的各类最新阵法和变化。下面选其中部分内容,使象棋爱好者们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6.
《兵相布阵》、《斗炮烽火》、《马炮对抗》是由著名的棋艺理论家黄少龙先生根据多年的实战心得精心编著的一套象棋布局新解丛书。分别从兵、相、马、炮的布阵弈理向我们阐述了顺炮局、屏风马局、飞相局等重要棋例变化。其文章虽然短小,但都是多年实战精髓,通过棋局的得与失告诉棋友正确的行棋路线和方针。  相似文献   

7.
1.炮二平五 炮2平5列手炮是冷门布局,双方阵型往往构成对称,易形成搏杀的局面。因列炮局棋路偏于凶险,而先走方又较为有利.故此类布局在全国大赛上已经出现不多。张晓平大师对后手列炮局很有研究.这已是他在今年联赛上第三次采用了。  相似文献   

8.
屠景明编、蔡伟林校的《中炮盘头马对屏风马专集》已由《成都棋苑》出版问世了。 中炮盘头马对屏风马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正宗布局,作者依据多年精心搜集的实战资料,按棋艺发展的自然顺序,承上启下,从明代《桔中秘》、清代《梅花谱》等古谱引题,介绍了本世纪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有关这一在局的发展概况。 全书计七十局,分“屏风马左炮封车”(一至五局)、“夹马  相似文献   

9.
棋书鉴赏     
《棋艺(象棋版)》2015,(3):76-77
《象棋冷门布局探秘(第一辑)》作者:梁文斌大师定价:53元页码:236页邮购电话:13654652434QQ:459430050简介:为什么冷门布局会得到棋手尤其是国外棋手的青睐呢?是因为冷门布局的一个"冷"字,足可说明是不引人注意的布局战术。一般认为专业棋手的象棋理论水平较高,兵书战策尽在胸中,比赛中为了弥补布局差距,冷门布局就成为理想的主战武器。本书取自棋坛名家、绿林豪杰、业余精英的比赛实战对局,并详尽分析中炮对左右叠炮、边炮局、过河炮局、巡河炮局、  相似文献   

10.
后补列炮是一种对攻性很强的布局,它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半个世纪以来经过众多棋手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各路攻防变化与实用价值逐步得到了验证与肯定。尤其进入21世纪,后补列炮局经常被棋手在全国各种大赛上使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全国象棋个人赛最后一轮,新科状元洪智倚仗此阵力克强敌而一战功成,更使后补列炮局大放异彩,笼罩上了一层炫人眼目的神秘光环。如今,令很多棋迷大感兴趣的是,历经五十载岁月长河涤荡洗礼的后补列炮,是怎样一步步从当初的偏门布局跃升为当今后手攻坚利器的呢?我刊经过近三个月的积极筹备,终于从上期隆重推出这一大型选题策划。按年代脉络分为五个段落,首先以断代文字为引言,采用对局评注与布局研究相辅相成的包装形式,对历年大赛中出现的精彩对局、不同历史时期的流行变化做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将五十年来后补列炮布局的发展历程,客观而真实地展现给广大读者朋友。此外,特别要感谢叶中、郑平平、王允余、季如富及陈日旭等棋友的热心支持。  相似文献   

11.
飞相局历史悠久,在明清古谱中早有记载,明代朱晋桢《橘中秘》就载有象局歌决:“象局势常安,中宫士必鸳。车先河上立,马在后遮拦。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前。势成方动炮,破敌两岸边。”以及破象局诀:“一炮在中宫,鸳鸯马去攻。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一马换二象,其势必英雄。”  相似文献   

12.
飞相局历史悠久,在明清古谱中早有记载,明代朱晋桢《橘中秘》就载有象局歌决:"象局势常安,中宫士必鸳。车先河上立,马在后遮拦。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前。势成方动炮,破敌两岸边。"以及破象局诀:"一炮在中宫,鸳鸯马去攻。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一马换二象,其势必英雄。"  相似文献   

13.
飞相局历史悠久,在明清古谱中早有记载,明代朱晋桢《橘中秘》就载有象局歌决:“象局势常安,中宫士必鸳。车先河上立,马在后遮拦。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前。势成方动炮,破敌两岸边。”以及破象局诀:“一炮在中宫,鸳鸯马去攻。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一马换二象,其势必英雄。”  相似文献   

14.
两届全国象棋冠军、最年青的特级大师李来群的新著《象棋全盘战术指微》现已问世。该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作者李来群从近几年国内外重大比赛中,精选出五十局加以评注,按照飞相局、士角炮、仙人指路、起马局、上士局和中炮等六类进行排列,意在探索全盘战术,剖析微妙之处。该书具有三个  相似文献   

15.
炮低兵单士难胜士象全。但在兵占要津,以帅助战,当对方士象分散时,也有巧胜的机会。已故名棋手陈廉庸在其专著《炮卒专集》里,曾列出两局炮低卒单士巧胜仕相全的棋例。这两局残棋都  相似文献   

16.
避难而行     
如图局面,原载明代古谱《适情雅趣》卷五第23局(总399局)这是马炮联攻的一个典型局例。原谱局名“避难而行”,图下附注“右炮先将,左炮上一步胜”,着法:炮2 6。从形势着,红方双炮双马一兵对黑方马双炮三卒士象全,双方对攻,  相似文献   

17.
这则江湖排局的棋路有两种,一种为横炮轰车型,另一种是直炮轰车型,本局即是后者。这两种局型的棋路各具特色,变化完全不同,"脱帽"以后,本局形成炮多兵对炮多卒象的局面,变化更为复杂,因而影响也更为广泛。本局由谁创作,已难考证。曾由瞿问秋、杨明忠将流行着法先后编入《民间象棋排局选》(第5局)和《江湖残局》(第38  相似文献   

18.
由象棋大师赵庆阁编著的《列炮新编》一书,近日由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继《象棋布局大全》(马类)之后的又一力作。由于列炮是一种对攻性很强的布局,深为大刀阔斧、擅长对  相似文献   

19.
本局见人民体育出版社85年出版,由杨明忠、丁章照诠注的《百变象棋谱》第26局,另见于沙市出版的《象棋古今排局选》第一集第8局,局名为“借炮擒车”。两谱着法擒略差异,结论都是红先和。  相似文献   

20.
董志新编著的《单提马横车集》最近已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由新华书店向全国各地发行。本书介绍和论述了中炮对单提马横车布局的各种定式,计二十二局,分别列述详细的变着和战略计划。这是编著者集辽沈地区象棋名手的实践经验进行概括总结的结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兹介绍其中的一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