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继涛 《收藏》2007,(3):164-164
我是一名基层文博工作者,平时在工作学习中离不开专业报刊杂志,更离不了《收藏》的帮助。《收藏》扎根民间,绽放于中国文博期刊的百花园中,是初学者的门径、爱好者的指南、研究者的参考。《收藏》集民间和馆藏文物精华,汇藏各界学者专家研究成果,引领民间文物收藏,开拓文玩博览。《收藏》融艺术鉴赏、文物研究于一体,富于知识性和趣味性,魅力独具。  相似文献   

2.
蓝翔 《收藏》2013,(2):147-148
岁月飞逝,转眼间《收藏》杂志已创刊20年。说起我和《收藏》的不解之缘。至今令人难忘。1992年,我在上海创办第一个区级法人收藏学术社团一一虹口区收藏学会,工作十分艰辛而忙乱。这时喜讯传来,全国第一家大型收藏期刊一一《收藏》创刊了,我心中无比高兴,因为这是一个藏友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赵熠 《收藏》2006,(3):78-79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卷帙最多、体例最完备的类书,原名为《古今图书汇编》。清康熙时陈梦雷原辑,雍正命蒋廷锡等重辑,改名为《古今图书集成》。  相似文献   

4.
朱有仪 《收藏》2013,(5):170-170
2013年元旦刚过,就收到第一期《收藏》杂志,只见封面上"收藏"两字金光闪闪,珐琅彩瓷器充满喜庆色彩,彩色精印页码增加到200页,手感十分厚重,真使我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5.
《收藏》2007,(3):178-179
朱浩云文章遭质疑 《收藏》2006年第7期刊登了上海朱浩云先生的文章《二十世纪书画领域的划时代人物》,作者认为,在中国山水画领域,20世纪划时代的人物当数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石鲁、李可染、陆俨少。在介绍黄宾虹的艺术成就时,作者配发了一幅名为黄宾虹《拟包安吴》的作品图片。这期杂志发行不久,这幅画作遭到黄山市书画收藏爱好者毕永和先生的质疑。  相似文献   

6.
黎福清 《收藏》2007,(3):165-165
《收藏》杂志是我国大陆创刊最早的一份收藏类期刊,是我最喜欢的期刊之一,15年来,她给我喜,给我乐,给我知识,给我指点收藏中的疑难,给我文化艺术的养分。她助我成为一位收藏家,一位酒文化方面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7.
董良义 《收藏》2011,(10):135-135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同时也是《收藏》杂志的一名普通读者,因《收藏》杂志2011年的改版问题,给《收藏》杂志社发了一封信。本来认为也不是什么大事,没想到《收藏》杂志极为重视,《收藏·趋势》的主编季英伦、《收藏》的编辑袁水清,  相似文献   

8.
冯振山 《收藏》2009,(5):162-162
《收藏》2008第6期登刊了福建连城李贞刚先生《邹圣脉和他的〈幼学故事琼林〉》一文,读后感触很深,启发极大,让我立即想起七八年前曾用3个古钱换下同学的一部上海文瑞楼精校新增绘图《幼学故事琼林》。  相似文献   

9.
廖国柱 《收藏》2010,(11):167-167
鉴于近年民间收藏趋于成熟,《收藏》的办刊方针也得到读者的肯定。综观《收藏》2010年l~6期,展现给读者是一组独特的看点。感谢《收藏》向读者推介了台湾故宫博物院、西藏布达拉宫、享誉世界的青花瓷、无与伦比的古都西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体育收藏文化博览》是由我国体育收藏界著名学者蓝翔与李祥合著的专门性学术著作.在剖析该书描述性史实多而学术性探讨少、研究引导性突出而策略指导性缺失以及研究内容“薄古厚今”等特点基础上,从体育收藏的内涵、发展趋势以及实践策略指导等三个维度对体育收藏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体育收藏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09,(8):180-181
《收藏》创刊200期有感 国盛瞻周鼎,古玩养自尊。言传流琐屑,众里久纷纭。踏浪寻根旅,扬帆倚北针。刊播清雅趣,藻绘赖深耕。辨知真龙潜,识鉴转乾坤。  相似文献   

12.
王秋峰 《收藏》2013,(1):171-171
说起我的收藏之路,与《收藏》杂志有着不解之缘。1993年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家古玩店看到了一本《收藏》杂志,随手翻阅,越看越喜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此后,我就从该古玩店借阅了当年的《收藏》杂志。1994年,我开始订阅或购买《收藏》杂志直到今天。20年来,我的工作单位和住址变更了好几次,给订阅《收藏》带来不便。为了看全《收藏》,除订阅外,我或者从报刊亭购买,或者借阅其他藏友的,或者年底从杂志社邮购当年杂志。  相似文献   

13.
甘建 《收藏》2009,(8):169-169
收藏是一种发乎于心,对凝固在器物上的一种文明,以财力购之、以精力研之,维系着文化传承的活动。收藏是对历史的阅读和析解,是对先祖创造文明探索印迹的寻求。收藏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体都是一种财富。  相似文献   

14.
刘楚雄 《收藏》2008,(6):163-163
我收藏始于20年前,因当时缺乏相关知识经验,交了不少学费,偶尔也捡过漏。1997年后,在《收藏》的指导下,我收集的玉器先后推上北京翰海、嘉德、太平洋及陕西文德公司的拍卖会。  相似文献   

15.
曲博 《收藏》2007,(3):108-113
家传《初拓坐位帖》,系我的六世祖——即我们族人从浙江绍兴宦游入川这一脉的始祖——琴泉公孙治从其先祖处传承所有。据《清代四川进士征略》(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李朝正编著)记载:  相似文献   

16.
朱彤 《收藏》2008,(5):213-213
中国藏传佛教艺术丛书(共五卷) 该丛书的石雕卷收录了包括寺院、佛塔、石窟造像、摩崖龛像、玛尼石刻等各类佛造像226件,涉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各个时期和各种风格流派,该卷290余页。木雕卷收集249幅图版,突出体现藏传寺院建筑  相似文献   

17.
马广彦 《收藏》2009,(8):173-173
1994年,距退休还有4年我就未雨绸缪,打起了退休后度时光的主意。也正好此时我见到一本《收藏》杂志,读之引人,趣味无穷,遂决定加入收藏行列,而且选择了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瓷器和古瓷标本收藏。  相似文献   

18.
多数的美术史学者、古画鉴定家都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光,而此番邮票却选在今年10月的金秋时节发行,似乎令人不解和遗憾。其实,对于《清明上河图》的“清明”两字,历来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即“节气说”和“地名说”。持“地名说”的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汴梁外域东郊一个叫“清明坊”地方的风俗人情,而且从画面上的西瓜摊、卖新酒、儿童光身、驴驮木炭等诸多场景也说明了并非清明时节  相似文献   

19.
王磊 《收藏》2013,(10):80-83
10年前,她从南方证券有限公司毅然转身,投身于《收藏》杂志的发展中;10年内,她紧跟中国媒体业发展的步伐,积极调整着《收藏》杂志的发展方向;10年后,她打造了《收藏》的线上电商和线下实体艺术模式,并创办了新锐艺术杂志《ARTY》。未来,她要带着《收藏》和《ARTY》搭建一个艺术时尚王国,让艺术成为每一个人生活的必需品。她就是《收藏》杂志社的社长、总编——杨敏。下面是2013年9月对她的采访。  相似文献   

20.
裘柏年 《中国集邮》2000,(12):23-23
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为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所撰,它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4大名,先后出现在我国的邮票上,但反映小说主题内容,形成系列完善的全套邮票要数《水浒传》邮票,它是我国自有邮票以来的第一套系列邮票,取材于古典长篇小说,搬进国家名片雅堂之中。它用有限的画面,把《水浒传》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主要的英雄好汉刻划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