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过,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对每个人来说,同样的世界和同样的人生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构成了个人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表现出来的举止态度,称之为"素质"。可是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却对这个本质问题置若罔闻。由于多年陈旧观念的积淀,教师也自觉不自觉地在"应试教育"这个大转盘上惯性运转。久而久之,教育的人文精神内涵逐渐消失,育人的本质不断退化,最终导致情感、意志、个性以及创造力都遭到压抑和摧残。而这些恰恰属于非智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说:"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对于每个人来说,同样的世界和同样的人生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就是构成每个人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表现出来的举止态度,称之为"素质"。可是,现行的  相似文献   

3.
人是通过其心灵来感知和把握这个世界的,世界在人的心灵中的存在方式或状态即我们所说的“境界”,因此,人从其存在的意义上可以被界定为一种境界性的存在。人的心灵的超越本性决定了人的人生境界处于不断的提升过程中。“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引导人追求人生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人生对于人所具有的意义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境界不同,人生对于人的意义便不同,因此,促进人生境界的提升是教育本真意蕴的体现。人生境界的形成是主客观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教育对人的人生境界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迎光 《焦作大学学报》2002,16(3):73-74,94
“人在教育中诗意地涵居”,不是教育局部的(如文学欣赏领域)和偶然的(如教师的教育方法带有诗意)状态,而是教育的整体状态,人原本就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作诗的本质是“让栖居”(让人诗意地栖居),即展示显示者与隐蔽者相互作用的人生境域,在这个意义上,教育者应该成为“让栖居”的诗者,使教育与本然的人生境域相契合。  相似文献   

5.
发现快乐     
人生在本质上是快乐的,快乐的理由有很多。每个人都是幸运的。只要我们对自己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稍加追问,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幸运属于自己。我们的确应感谢大自然的造化。大自然不欠谁,它完全可以不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然而,它却对你慷慨大方,从冥冥之中造就了你,使你有了生命,有了酸甜苦辣,有了七彩人生。实际上,能来到这个世上,是人最大的幸运,其他的东西便不足挂齿了。每个人也许命运不同,那只是生命体验方式和细节不同,而生命的本质是一样的,生命的宝贵程度是一样的,生命的神圣是一样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富有者…  相似文献   

6.
现代思维与现代教育观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思维是以人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其中包括着现实世界是人的心灵模式的反映;主张揭示人的功能性精神关系结构以及强调人自觉地从自身出发来对人的本质和人与世界关系进行探索的现代人文精神三大特征。现代思维是重新审视教育观念的基础与前提。在这个思维模式下,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塑造;现代教育目的是通过教育手段塑造“诗化人生”;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主体;现代的教育管理内涵是通过管理使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与人活得更有价值和尊严的统一;现代教师由某种知识和信息的传授者转换成了知识结构的发现者和多种知识综合能力的指导者;课程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反映,课程结构本质上是人的发展结构;现代教育的评价就是对培养人塑造人教育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教学方法问题核心是教育观念或教学观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本质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要触及人的灵魂,激发人们的精神信仰,实现个体和共同体在意义世界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所激发的人的精神信仰,它构成的是一种价值追求、理论自觉和人生体悟。在这种精神信仰的指导下还原给人的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社会世界,一个是自我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所做的事情实际上是将这两个世界统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不再有割裂的感觉。它的终极目标是引导人们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人的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与意义建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身份和主体性不是天生的、先验的存在,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本质属性,是后天获得的本质力量,人作为主体在现实中是什么样的,就有什么样的现实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过程,与作为主体的人对其外部环境的改造是同一个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价值引导和意义建构来改造主观世界,改善认知图示和优化品德结构来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目的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每个人都自觉和不自觉地接受着自在和自为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是人的…  相似文献   

9.
“三生教育”关乎人生整体,触及人生根本,因而它本应置身于哲学的审视之下,这是极重要之前提。以此审视当知: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唤起人们对人的生命的尊严、高尚和神圣的自觉,核心是理解人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生存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学会生存,核心在于帮助受教育者理解人的生存活动的创造性和历史性;生活教育乃人文教育,实质在于引导和启迪人们去发现和创造生活的意义,其关键当在以文化提升人的生活境界。  相似文献   

10.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人性属性的根本,应当从“关系”来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是从“自由自觉的活动”到“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并不是后者对前者的否定,而是科学的进程,它首先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再研究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存在的实在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学生的习作中 ,看到了这样的话语 :“人文就是审思人生 ,对生命进行终极意义的叩寻 ,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命运进行全方位的深层观照。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它在我心中引起了不小的悸动和震撼。因为我许久不见大学生用“对生命进行终极意义的叩寻”这样准确的语言来探讨对人生的审思 ,对人文的描述。我悸动于这样的学生我教不了 ,我应该以他为师。我震撼于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终于被这一代人彰显为人文精神的本质。因此 ,当我面前呈现着《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三卷 10 0万字的《大学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外面的世界不仅多有了解,而且已经多有研究了。当然,与人的发展直接相关的教育,自然不会例外。于是,“比较教育”作为新兴学科应运而生,且日渐走“红”。大多数人虽然并未走近这个“专业”,但是,人们确实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注意与国外、境外的教育进行“比较”了,主要是迫切希望能通过“比较”,在改革中破解自己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教育本质已有比较多的成果,但主要着眼于教育结果的角度阐述本质,即使强调了人的发展是教育本质的观点,主要也是讨论人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的途径。事实上,教育是人的教育,需要从人的存在角度阐释教育本质,世界观不仅仅是“如何观”与“观什么”的问题,而且阐明人的生存是一种建构性的活动,人是在与世界互动中,领悟人的生存意义。因此,使人成为意义的存在者是教育本质的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或人生论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人生的价值和人生应有的目的、道路,为正确地解决各种人生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做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就要坚持对各种错误人生观进行批判和抵制,牢固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不断加强学习,自觉修养,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勤奋工作,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奋斗终身,让自己生命的每一天都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声音的魅力     
只要不是天生失聪的人,就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倾听到世上的种种声音,但是,声音之于我们人生的意义呢?怕就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所思考有所领悟的了。王蒙的《在声音的世界里》,从美妙的声音———音乐这一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打开了一扇启示我们的大门。古文论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人生世上,总会在客观世界中,因生存而产生种种感受,这些感受,或发之而为声音,或在声音中得以自我感受的对象化实现。为什么“一声无依无靠的笛子,呜咽抖颤,如泣如诉”会令人“听之泪下”?那正是因为“寒冷的冬夜,萧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教育已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生命本体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育的主体是人而非知识。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应该使现有的生存工具教育转向生命的本体教育。把教育和生命发展结合起来,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因为精神境界的提升,必然带来素质的核心性变化。通过教育要让每一位青少年都明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它是人生最宝贵的。  相似文献   

17.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这样说过,小说“是在世界变成陷阱中对人类生活的探索”。在这个精神目益失重的年代,文学被置于消费的链条之上,它还能承受探索生活的期许么?它将如何在艰难处境中获得人性的永恒和对人生的哲学追问,导向对丰富精神境界的追求呢?这一语境同样昭示了文学批评的歧路和困境。  相似文献   

18.
《四川教育》2005,(11):11-12
人是生命的精灵,自有人之日起,发展人就成为了人类恒久的追求。自有了教育和学校,人的发展由此不断优化和升华,愈来愈彰显教育发展生命的神奇。一旦学校把发展生命定为自己忠实的教育取向,就开始了兑现教育本质的旅程。 不再聚焦少数。而致力于奠定每个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这不仅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更体现了教育功能和行动中“具体个人”意识的诞生,以及对每个人的幸福人生和生命价值的关爱。对生命终极关怀理念的确立和实践,正在进一步揭示学校教育的本质功能:教育不仅是促进具体的每一个人成长的力量,也是个体生命历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编按]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权威的现代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要关注整个人生世界和意义世界,唤起和激发主体对新的生活方式和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与追求。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社会是以教师作为媒介来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培养为人处世能力(道德)的重要系统。在传统社会,教师以师道尊严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培养其道德习惯。在现代社会,传统的教师权威遭遇挑战。但是,教师作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社会道德的诠释者”,其社会职责、职业伦理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道德成长担负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人生观教育任志勇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它包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的价值等理论问题的认识,也包括对人生道路上所遇到一些实际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