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史学界就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与中国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进行对比研究,展开讨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如,有的同志强调,明治维新的成功,得利于近代亚洲第一次民族运动的高潮,这场运动在相当程度上牵制了欧美列强对日本的侵略与干涉,客观上对倒幕维新的成功给予了种种的支援,而戊戌变法则是在欧美列强虎视眈眈的险恶环境中进行的,国际环境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维新”与“变法”的成败。也有同志认  相似文献   

2.
从中日两国文化的心理传统来看,日本是无我为中心型,中国则是以我为中心型。从两国文化的历史传统来看,日本外向型开放型,中国则是内向封闭型。从两国文化的基本形态来看,日本是并存型,中国则是单一型。从两国文化的摄取形态来看,日本是全面摄取型,中国则是部分摄取型。从两国社会的协作形态来看,日本是非亲族协作型(忠),中国则是亲族协作型(孝)。从两国社会的教育形态来看,日本是普及,提高能力型,中国则是选拔,达到目的型。由于中日两国各自独特文化形态的差异,决定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失败。  相似文献   

3.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戊戌变法的倡导者,是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蓝本来规划中国社会,达到“救国图存”的改革方案的.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使日本的封建社会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危机而走向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终于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仍处于水深火热、倍受凌辱的深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些人尤其是青年人难解其因.现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的戊戌变法这段近代历史进行反思,也许对今天的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4.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结果迥然不同,这与领导者在战略部署、策略运用上有很大关系。中国的维新派战略上“躁进”,策略上“轻率”,没有抓住有利的改革时机。相比之下,日本明治维新领导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纲领,“稳扎稳打”地推进改革,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才干。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后半期,东方的两个半殖民地国家日本和中国,先后实行了两次旨在挽救民族危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和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但由于两国实行改革的领导阶级力量、群众基础、改革方式、封建势力强弱等因素的不同,从而引起了不同的结果.前者摆脱了半殖民地状态,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后者却没有走上富强道路,也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那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  相似文献   

6.
明治维新的成功与戊戌变法的失败,有经济、政治、国际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而中日启蒙思想家观念上的巨大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康有为虽提倡西学,但他对西学的了解常常通过间接手段,其思想根源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儒学;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三次游历西洋,西学功底深厚,批判日本国内的儒家文化。上述差异造成了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指导思想上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又是决定二者最终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然而中国在19世纪末掀起的维新运动仅仅持续了百天就以失败告终.本文首先探讨了两国变法运动的相似之处,接着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等方面来探讨两国维新变法运动成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我国的戊戌变法是近代亚洲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两次变革之举。那么,它们留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呢?一、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不同结局19世纪中叶,日本已进人封建社会的末期,由于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激化,封建专制体制已处于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了开拓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凭借其坚船利炮大举侵略日本。它们的兵舰与商船所掀起的波涛,频频冲击着东瀛海岸。此时的日本,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在内忧外患之…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也有一场改革运动,无论是是改革前的危机背景.改革的性质.还是改革的措施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就是戊戌变法。但是为什么它会失败.而且此后中华帝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仅仅是时间的问题吗?当历史的尘埃已然落定.当记忆随着时间的长河逐渐流失.留给后人的不仅是英雄的扼腕叹息,还应该有理性的反思吧。  相似文献   

10.
11.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同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成功,后者失败。本文就两国变革条件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也许有些经验教训值得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日本同为东亚的封建国家,在19世纪后半叶,两国先后发生了自上而下的政治革新运动,它们在文化背景、社会状况、和变革目标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改革前中日两国都是封建国家,也同时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实质上已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国自1840年以来,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在炮口的威逼下,被迫与英、法、美、俄等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大量的割地、赔款以及关税、司法等自主权的丧失,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大开方便之门,沿海至长江沿岸港口的开放,西方商品潮水般拥来占领了中国市场,而中国的原料被疯狂地掠夺而去,使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遭到猛烈冲击而逐步解体。 由于清朝政府为支付巨额赔款而增加税收,人民不堪重负,加之外国势力的掠夺,中国手工业破产,农业凋蔽,由此而来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赔款之巨(白银二亿两)史无前例,割地之多(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触目惊心。开放港口(苏州、杭州、沙市、重庆)由沿海深入到长江流域,并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便宜了侵略者就地取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19世纪晚期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同时期的戊戌变法失败了,前使日本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而且逐步发展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后使中国既没有摆脱严重的民族危机,也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为为中国近代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探寻了出路.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我们临近的东亚国家日本早在当时的三十年前也进行了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即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以西化和现代化为目标,由日本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一次成功改革.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之间有着太多的相同之处,但其结果却大不相同.本文就以中国近代史为切入点,通过工业文明的发展来对比与研究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  相似文献   

15.
戊戌变法是刚刚诞生的稚弱的中国资产阶级(上层),在中国近代史上干的第一件大事。它是一次爱国运动,是一次进步的改革运动,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某些条件。因此,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抹杀的。然而严酷的历史事实又告诉人们,风行全国一时的变法运动,的确以它悲壮的失败而告终了。时至今日,人们还不免为之慨叹:如果戊戌变法也象日本明治维新那样,一举成功,中国也不至于一直落后挨打,今天也不必费这么大的劲来补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课了。感叹  相似文献   

16.
戊戌变法是刚刚诞生的稚弱的中国资产阶级(上层),在中国近代史上干的第一件大事。它是一次爱国运动,是一次进步的改革运动,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某些条件。因此,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抹杀的。然而严酷的历史事实又告诉人们,风行全国一时的变法运动,的确以它悲壮的失败而告  相似文献   

17.
拉马五世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泰国在改革前具备了社会改革的物质因素、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了以拉马五世为首的强有力的改革领导集团,并制定和推行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正确的政策策略路线及明确的改革方针。而光绪帝领导的戊戌变法在这些方面则与拉五世改革完全相反,致使其变法终归失败。这两次改革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发动的一次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政治爱国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民族独立,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提倡资产阶  相似文献   

19.
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亚洲彼此一衣带水的两个封建国家分别进行了救亡图存、拯救国家民族危机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分别走上了两个国家的历史舞台。两个国家的改革运动,对本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发生的社会背景、国际背景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成败原因,警醒世人。  相似文献   

20.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吏上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这就决定了戊戌变法必然是“自上而下”的行进向度,“自上而下”与变法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否定“自上而下”就等于否定变法本身。变法、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形式,不能以成败论其道路的合理性,戊戌变法的失败与“自上而下”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次不成熟的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