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持人语:本刊开设《渤海论坛》栏目,从2011年第三期开始,一直以刊发“新东北作家群”研究为内容的文章。每期针对一个作家进行研究,即形成“与作家对话”、“相关评论”等的发表范式,力求真诚、新颖、具有可读性。本刊努力在本栏目内探索一条“学术文章”要具有地域性、针对性、鲜活性、可读性的路子,使学术文章真正实现有价值、有意义。 本期刊发关于辽宁作家丁宗皓散文集《乡邦札记》研究的一组评论和与其对话的文章。《乡邦札记》是丁宗皓最近出版的一部散文集,字里行间透着别样的清新。尤其是在工业时代里,作家不断寻求大主题、大主流、大都市、大制作等的时候,丁宗皓的《乡邦札记》却返璞归真,努力在乡间地头、田园村舍中信手拈来地捕捉着那份带有“人文情怀”的“乡土气息”。在“散文”“小道”化的时代,我们的研究也别有新意。  相似文献   

2.
《廿二史札记》含有大量特色鲜明的史学评论内容。知人论世的原则,经世致用的标准,比较方法的运用是其史学评论的主要特色。《廿二史札记》在史学评论上的成就弥补了考据方面的不足,奠定了赵翼在清代史学上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3.
丁宗皓的散文集《乡邦札记》基本上都是写过去的日常生活的,但他没有把关注点集中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情上,而是通过细节的雕刻和非典型事件的刻画来凸显其人类学上的意义。它赋予零碎的日常生活以典型的滋味,并从中挖掘其所蕴含的精神和心灵的高度,尤其是要从中挖掘出富有厚重感的文化深意。《乡邦札记》具有着巧妙的温婉的批判色彩,其柔韧的批判锋芒主要指向了伦理道德和所谓的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颠覆,尤其是在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怀念上有着特殊的表达。《乡邦札记》的语言灵动而自然,能激起我们对彼岸世界的期待和警醒,是对写作上技术主义的一种委婉的抵抗。  相似文献   

4.
《南方都市报》高度重视新闻评论,不但天天有社论,而且用两个版面刊发新闻评论,强化新闻评论与公众的需求和愿望的紧密联系,及时褒贬现实,评论公众关注和社会形成的热点蕴含的因素,满足公众和社会的需要,具有很高的新闻评论价值,极大地提升了《南方都市报》的品位和品牌。《南方都市报》的新闻评论还追求高端性与精英性的结合,刊发精英作者撰写的新闻评论,选取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论题进行评论,显示出鲜明的广泛性和开放性的精英倾向,与流行的“公民写作”保持距离,代表着《南方都市报》追求高品位的旗帜。  相似文献   

5.
《廿二史札记》为清代史学大家赵翼的读史笔记,亦是一部有名的乾嘉历史考据学著作.然则《札记》并非一般性质的考据史,而是将历史考据与史学评论有机结合.《札记》中,有证有论,考证史料,评论史学之优劣得失;考据史实,议论治乱兴衰之经验教训.考证之中不乏立论,议论之基在于考证,证与论的有机结合,使得这部札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特殊的创作背景下,《札记》中评书、知人、论事具体体现了赵翼的“证”与“论”,也由此角度去看该书的地位、影响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左传》、《战国策》中的评论在体式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一般都在叙述之后,是典型的"叙述+评论"的形式,且评论篇幅都不是很长。也有相异的地方,《左传》的评论多假以"君子曰"的形式,作者很少直接介入评论;《战国策》中作者开始直接介入评论,极少采用"君子曰"的形式来评论。评论即"颂赞"这一文体的限制,是二者的评论都以短篇为主的原因;二者在评论体式、评论倾向、评论的审美效果方面均有不同,其原因主要有时代和思想根基的不同、评论对象的不同、作品本身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7.
日前,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推出“管理者最应注意的十大前沿观点”。这些观点不是为了让你思索如何实施具体方案,而是要让你从中得到启迪,开始关注新的管理动向。  相似文献   

8.
当《左传》作者完成《左传》时,他为实现主流意识,以史官的特殊身份代替社会和群体发言而高频使用的“君子曰”(含“君子谓”、“君子是以知”、“君子以为”)生成为“君子曰”评论式模式,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叙事和虚构叙事。司马迁《史记》有意识地沿用了《左传》“君子曰”评论式话语模式,以“太史公曰”取而代之,成固定之套数为历代之正史绝无例外地承袭。宋明“讲史”和话本小说、拟话本小说之“入诗入话”、“结论结诗”,既为“说话”本身的艺术规律(吸引和控制引导听众)所决定,又乃《左传》“君子曰”评论式模式扩张出的新范型。“笔记小说”发展至《聊斋》,其“异史氏曰”成为《左传》“君子曰”评论式模式扩张的极致,《聊斋》正因此而攀上了古代短篇小说创作之颠峰。  相似文献   

9.
为了宣传马列主义,同各种反动势力、反动思想作斗争,积极开展革命工作,中国共产党曾在开封创办了大批刊物,其中《中州评论》、《风雨》、《中国时报》等刊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作者细胞读了闻一多早期写作的《冬夜评论》等几篇新诗评价,指出他的诗学观念由浪漫向古典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分析了闻一多早期写作对新诗的“自然化”等方面的误读。  相似文献   

11.
《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对《红楼梦》作了较大篇幅的评论,此外,还在一系列文章中谈到有关《红楼梦》问题,这些零碎的评论涉及《红楼梦》的地位及作用,思想内容及其艺术价值,人物及其语言,高鹗的续书及其他续书,研究及阅读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睿智而又犀利的评论至今仍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对吴季札在鲁观周乐的一篇记载是很能体现上古“陈诗观风”的特色的。它具体描述了季札按次序听取《诗三百》的各个部分的诗乐评论,是从美学、从诗乐特点来考察探讨各国风俗民情和政治盛衰的精彩、深刻的概评,实际是比较了当时各国、各民族(如周、楚等族)的文艺。这样,它就不单是对《诗经》最早的完整、具体、系统的一篇评论,而更应该是我国最早的一篇完整的文艺评论或(一代、各国的)作品风格论,同时也是最早的一篇完整的文学比较论且是比较文学论,自然也是最早完整的一篇美学评论。前此,对此珍贵文献和…  相似文献   

13.
书评,即图书评论,是具有较高鉴赏能力和阅读水平的人,对其所选定的图书的形式和内容所进行的评论。在我国,书评具有优良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三国时,曹丕以其《典论·论文》开文学评论之先河。南朝钟嵘在其诗歌批评专著《诗品》中,对自汉至梁120多个诗人诗作的优劣得失进行了评价。与钟嵘同时代的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更是登上了那个时代文学书评的高峰。除文学评论外,我国史学评论也开始得较早,唐朝刘知己的《史通》,则对以往史书有系统的评论……以上若干评论,由于受到书评者主观认识和客观历史的限制,亦有不尽恰当之处。但总的说来,这…  相似文献   

14.
《申报》对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的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近代日本侵华的开端。《申报》对这一事件及相关问题发表了大量评论,这是《申报》自1872年创刊以来第一次对重大军政事件的大规模追踪评论。这些评论客观、深刻并极具前瞻性。这些评论不但坚持了反侵略的正义立场而且发挥了进步的舆论导向作用。这些评论也为我们了解这一事件及其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申报》也以自己的业绩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1904年写就的《红楼梦评论》从"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对《红楼梦》进行立论解读,并不仅仅是叔本华哲学契合了王国维的人生遭际和人生体认的一种启发的悟得,而是中西文化、哲学交融化合的产物,也与王国维把学问和人生合二为一的学问人生观有关。他的《红楼梦评论》和整个人生经历互为参照,王国维以投湖自沉完成了他对《红楼梦》的最终注解。  相似文献   

16.
朱丽 《现代语文》2008,(6):57-59
新闻评论的标题一般要求传达意见性信息,虚题较多,容易陷入格式化、呆板单调的窠臼;恰当地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可以使庄重严肃的新闻评论标题焕发出生动的光彩。本文以《人民论坛》《人民时评》的评论标题为例,探讨新闻评论标题的辞格艺术。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深受叔本华的影响。非理性的悲观主义构成了叔本华的伦理学和美学的核心,也成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立足点。但王国维套用叔本华的“原罪——解脱”说和“第三种悲剧”说评论《红楼梦》显得削足适履、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8.
《楚辞评论资料集》汇总了我国历代楚辞评论的主要献资料,本对该书的部分勘误略陈管见,补苴漏,以正于读方家。  相似文献   

19.
札记分别对《文选》诗中的两个问题作了详实的考辨:1.江淹是否随建平王刘景素入湘州;2.曹植《朔风诗》的写作背景及其解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美国物理核心期刊《物理评论》的创办背景.从物理学发展、科学期刊出版、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三个角度叙述了19世纪末期的时代特征.结合美国科学研究水平的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说明《物理评论》的创办是美国物理学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