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的人和事,经过后世小说戏曲的敷演,其中真假虚实,需要辨析。卢弼《三国志集解》虽涉及,尚有疏忽之处,本文为之补证。  相似文献   

2.
<三国志平话>是说书艺人讲说三国故事的底本,它在罗贯中生活的那个时代出版,因此,罗贯中如果创作<三国演义>应当借鉴此书.但从<平话>的内容看,三国故事在元末明初还不够成熟,罗贯中不能从中借鉴到什么东西.所以,他在当时还没有成熟的长篇小说和小说理论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没有条件因此也不可能创作出这样一部杰作来.<三国演义>应当是宋元至明中叶的说书艺人们世代累积不断创造出来的,并不是由某一个人创作而成.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中一些中古语词,存有首例过晚的问题,有的语词例证要晚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相似文献   

4.
以钱剑夫标点整理的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三国志》陈乃乾点校本、《三国志》吴金华点校本等参校,对《三国志校笺》及相关论著中存在的点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前对三顾茅庐一事进行铺叙、渲染的是《三国志平话》和元代无名氏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但二者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设置及语言运用上都显得粗糙不成熟。罗贯中在此基础上运用独特的艺术思维,使该故事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与趣味的求贤桥段,成功刻画出刘备的仁君形象和诸葛亮的智者形象,因此赋予了三顾茅庐高雅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6.
《三国志》运用等叙与概叙交替的方法写人叙事。在政治事件频繁变化的叙事洪流中,插入闲适清雅的生活画面,用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和白描手法塑造儒士形象,表现他们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思想气质的变化:有时儒士品格与名士风度结合得相得益彰。陈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评价人物,书中的书表疏等政治文献可当做抒情小赋来欣赏。  相似文献   

7.
考证《三国志·董卓传》、《刘表传》等篇中10处记载不确切和传抄讹误的地方。这些地方涉及到职官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地理等,有些还关系到对整个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崔磊  雷家宏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3):10-12,31
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并行流行于世,由于《三国志》过于简略的缘故,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广征博引,补充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史料。裴松之的注开创了史注新的研究范式,发展了历史考证法,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全面梳理了《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指出:在史传文学与通俗文艺这两大系统长期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双向建构的基础上,元末明初的伟大作家罗贯中,依据《三国志》(包括裴注)、《后汉书》提供的历史框架和大量史料,参照《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形式,对通俗文艺作品加以吸收改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终于写成雄视百代的《三国演义》,成为三国题材创作的集大成者和最高典范。在论述中,澄清了一些不准确乃至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三国志》中关羽形象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关羽一生来说,前期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威风显赫,而且没有表现出什么明显的缺点与不足。对他后期独自镇守荆州,是否应该北攻襄阳、北攻襄阳的时机是否成熟等问题.历史上留下了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变革的迅猛,使汉语新词的生成速度快得惊人。作为外语工作者,有责任及时将它们译成准确、地道的外语,以便让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今日中国的国情及发展。探讨汉语新词新语的来源及其英译中应注意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发展的风向标,新词新语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特征。从审美的角度看,新词新语体现出了和谐的声律之美、新奇的结构之趣以及新颖的语义之巧。  相似文献   

13.
词语义项的增加与修辞密不可分,修辞活动在初衷和结果上都与词义的发展演变保持着某种一致性。修辞的辞格相当多,能够在词的义项增多过程中起作用的一般是比喻、比拟、借代、移觉、委婉、断取、别解等。  相似文献   

14.
谈谈新词新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词新语主要是指最近产生或近几年内吸收到普通话中来的词语 ,其来源涵盖了一些外来词、方言词、专业词的吸收及原有词增添新义等语言现象 ,它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反应事物或现象的敏锐性中 ,主要功能是丰富和充实普通话的语汇系统 ,使人们的言语表述更加方便、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5.
山丹方言中有一些古语词,因时代久远,其语源不为人们熟知,书写形式也无法确定.本文通过援引韵书、辞书及有关书证,说明了一些方言语词的书写形式、历史渊源及音韵地位.  相似文献   

16.
从语境的角度,通过词汇语境、语法语境、提示语境、整体语境等来理解词汇的意义,其目的在于揭示词汇的特点和应用,使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词汇及其短语的理解更为准确而全面.  相似文献   

17.
以人类经验为基础,探讨旅游英语新词的产生、词义演变的内在规律,以及多义词之间的内部联系。  相似文献   

18.
结合古代文献,考察54个常用的沭阳(潼阳)方言词语,如" "、"麻叉"、"待承"、"膯膯"、"相道"等。重点记录这些方言词语的音义,至于本字,偶作简略考证。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墓志语料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重要的词汇研究价值,论文考释其中的词语21条。这些词语绝大多数不被《汉语大词典》等普通辞书所收载。只有个别词语虽被《汉语大词典》立目,但其始举书证迟于魏晋南北朝墓志。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平常词语艺术化的性质、寻常词语艺术化的标准、类型和子常词语艺术化形成的文化心理基础,认为“寻常词语艺术化”作为现代汉语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使修辞活动中对词语运用的认识更加充实、更加全面,开拓了修辞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