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民日报》1986年11月5日一版右下角,刊登了一条不至300字的消息,题为《杭州岳王庙起火,牛皋殴被烧毁》,消息全用事实说话,同这些年来在报纸上一些动不动就从法律上随意乱扣罪名的报道比起来,堪称法制报道中的佳作。说它好,据我看,头一条就好在把正确的观点寓于客观、公正的事实之中。这条消息,除报道了起火时间、烧毁情况及损失金额之外,还报道了这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记者在报道存在的问题时,只是用事实说话,并没有用自己的主观看法说话。这就不同于其它一些法制报道,写稿人常是“帽子加例子”,先下定论,然后再找几个事例说明。还有一种写法是,通篇塞满吓人的罪名,可连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没有介绍清楚。记者的职责,主要是尽快地将新近发生的具有新  相似文献   

2.
最近从《燕赵都市报》上看到一篇《未上天先自焚(肩题)合肥市一架自造飞机滑行时被烧毁(主题)》的报道。这则消息说的是一飞机爱好者用汽车和摩托车配件,花了一个月时间,自造了一架重达200多公斤的简易飞机在滑行时起火,被烧得面目全非的事。消息虽然新闻要素  相似文献   

3.
会议报道在党报上占有重要地位。据我对今年3月《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三级党报统计,在一版发表的会议消息共340条,平均每家每日都发3至4条会议新闻。其中《石家庄日报》3月份共发会议报道101条,3月3日达7条。作为党报这一特殊新闻媒介,会议新闻在指导和推动工作,传播信息,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写好会议报道应该成为每个记者  相似文献   

4.
1986年2月2目,《解放日报》一版发表了独家新闻《人类征服肝癌的一曲凯歌》。这条消息是报道一位曾患肝癌、动手术后结婚怀孕的妇女小潘产下女婴的事。癌症,特别是肝癌,一向被视为绝症。这位少妇竟然逃脱劫难,育出新的生命;这无疑是人类征服癌症的一大喜讯。许多读者,特别是肝病患者,从中受到鼓舞;新闻界的同行则说,这条消息有说服力、有人情味,把医学成果的报道写成了一条很有可读性的社会新闻。这条新闻获得了1986年上海市好新闻一等奖和全国好新闻二等奖。回顾这条700字新闻的采写过程,自然有记者的艰辛与欢乐,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对科技成果的报道如何打动人心的多方面的探求。  相似文献   

5.
7月15日,某报在A19版刊登一篇题为《日本调查船非法在我东海调查资源我海军出动舰艇维护主权》的报道,并配了我海军舰艇巡视东海的图片,该消息转载于《中国日报》。同日,宁波某报在A9版也刊登了一篇题为《日本觊觎东海能源我军舰捍卫主权拦截日调查船》的报道,同样配有军舰图片,该报道转载于《扬子晚报》。我外交部当天就这条不确凿消息给予否认。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新闻机构天天都在说,“要把读者视为主人”,“要根据受众的需要办报纸”。尽管如此,主观主义的办报思想却时有发生,把受众抛在了脑后。如对邓若曾辞去国家女排主教练的报道就是一例。邓若曾辞职,张蓉芳接任。对这则全国上下都关心的重要消息,可以说首都几家主要新闻单位都处理得不够好。新华社于六月十一日公布了这条消息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都在当天作了报道,反  相似文献   

7.
批评报道贵在事实准确,言之有据。但我认为光这一条还不够,还应配以评论,言之有理。近来我研究了一些批评报道,是凡影响大、效果好的批评报道,大多能配合消息,适当加上编者按语、编后话,以至短评、评论等言论。这种做法,对深化主题往往能起到极好的作用。就事论事地批评某些现象,往往不能给人们明确的提示,有的还可能带来副作用,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对批评稿件加以说  相似文献   

8.
调查性报道写作的种类。从当前我国报刊上刊登的调查性报道来分析,大体有如下几种: 其一,消息式调查性报道。这种调查性报道是以消息的形式发表。写作时选择调查事实的主要内容,着重讲调查的结果或结论,一般地说文字比较简短,而且时效性也较强。比如,今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人民日报》在这一天的报纸  相似文献   

9.
我在某一内部新闻刊物上看到一篇文章《简介一条立体化的消息》,文章赞扬《珠海特区报》2000年8月17日头版的消息《吉大街头响起枪声三拍头党应声倒地——目睹群众纷纷鼓掌说警察打得好》。我看了这条消息,其文笔确如表扬稿所说,较为生动形象,但是它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即没有交代清楚基本事实。下面是消息全文。吉大街头晌起枪声三拍头党应声倒地  相似文献   

10.
用事实的逻辑力量说话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围绕“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各大报纸都大胆投入,成效颇丰,有些报道气势恢宏,引人关注,影响不凡。然而,《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下称《华东新闻》)抱朴守拙,仅仅倚重一条又一条短短的消息,用事实本身的逻辑...  相似文献   

11.
记者张振国写的题为《安徽某些领导干部撕破脸皮要官省委书记不留情面提出严厉批评》的新闻,在12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很大的震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天以头条新闻,在《早间新闻》中向全国播出。合肥晚报一字一句地把广播原话抄下来,在当天的头版头条登出。安徽日报总编辑很激动地对人民日报记者说:“我们全社同志都非常支持省委这样从严治党。”解放日报、文汇报和安徽日报等14家省市报纸都在10日这天转发了这一消息。大众日报和解放日报还在一版配了评论。12月13日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在上海文汇报一版上,以这条新闻的内容,画了题为《疑难杂症之卅九》的漫画,对那些撕破脸皮要官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条新闻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首先是因为它触及到了一种时弊。中央组织部到安徽考察领导班子的三位同志,读了新闻后对记者说,这个批评针对性很强,多年少见,具有全国普遍意义。其次,这也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反映。安徽的理论、新闻、教育界一些同志认为,公开高层次党务活动是民主政治的一大进步。一些大学生也反映,这条消息好,好就好  相似文献   

12.
上诲流行甲型肝炎,新疆流行非甲非乙型肝炎,现在已不再是秘密了。但是最早报道有关消息的,不是中国记者而是外国记者。这事引发了我的思索。今年2月5日,合众国际社记者从北京发出一条电讯:《上海新疆流行肝炎使外国人震惊》。《参考消息》在2月9日刊载这条外电报道后,我国公众才从新闻媒介中正式获知这一值得关注的消息。接着,《人民日报》2月18日在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李鹏拜年》中透露了一点,但还只提“上海流行传染病”而不明讲甲型肝炎;第二天,才在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艰深奥秘,科技报道却要求浅显明了;科技发展经久曲折,科技报道却必须快捷简短。这种尖锐的矛盾,科技记者已为之困惑了好多年。科技新闻界一次又一次提出“科技报道通俗化”的奋斗目标,恰恰在这个科技报道最基本的落脚点上,至今依然举步维艰。晦涩难懂的科技报道,在我们的群众性报刊上照旧比比皆是。今年2月2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一篇题为《马氏体相变研究成果瞩目》的消息就这么写道:  相似文献   

14.
标题搜疵谈     
标题上下的功夫不够,这是花1988年度全省好新闻评选中发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原定的20条好标题,在各报选送的79条中,只评上了13条,有的仍觉平平。现就参评标题及其他参评项目中的稿件标题方面的缺憾试作一评析。一、用词不准确。获一等奖的通讯《十二名大学生自谋职业记》(陕西日报),写十二名在校学生为适应日后竞争需要而到外地进行一周“生存能力锻炼”的过程。这不是真正的自谋职业,标题上的“自谋职业”四字应打上引号。获三等奖的消息《三位农民打官司正副乡长当被告》(安康日报)报道的是三位农民诉乡政府违约而获胜诉的新闻,文中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艰深奥秘,科技报道却要求浅显明了;科技发展经久曲折,科技报道却必须快捷简短。这种尖锐的矛盾,科技记者已为之困惑了好多年。科技新闻界一次又一次提出“科技报道通俗化”的奋斗目标,恰恰在这个科技报道最基本的落脚点上,至今依然举步维艰。晦涩难懂的科技报道,在我们的群众性报刊上照旧比比皆是。今年2月2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一篇题为《马氏体相变研究成果瞩目》的消息就这么写道:  相似文献   

16.
《都市报道》开播两年了,两年来它能在省会媒体中崭露头角,是和它独辟蹊径的发展道路和独具特色的不懈追求分不开的。 《都市报道》在试图走一条与传统新闻报道不同的路,发出与传统新闻不同的声音。 力求接近新闻的本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要及时、准确、客观。其中“及时性成为新闻价值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事情在何时发生,这个‘何时’往往是这条新闻能否被电视台采用的决定性因素”(引自美国《新闻写作教程》)。昨天发生的事情,今天报道可能没有丝毫意义,除非提供了新情况或事态的最新发展信息,因此新闻的时效性在今天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就显得非常重要。同一条新闻谁先抢到并最先发了出去自然就有先声夺人、使人先睹为快的功效,一个媒体如果在时效性上慢一拍,其信誉和宣传效应必然大打折扣。所以新闻报道在运作  相似文献   

17.
报纸上的不少消息,标题概括地告之了基本事实,但是直到把整篇文字都看完,才能知道具体事实;这还算是好的,有时,就是全看完了,对基本事实仍然不甚了了。原因不外两个,一是对事实本身就没有交代清楚。另一种更常见的原因,是消息的叙述结构不当。后一类问题的消息常见,已经见怪不怪了。我就以光明日报2002年3月11日四版的一条消息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6月24日,《河南日报》在一版突出处理了一艘乌克兰渔船失火,造成河南籍船员1人遇难8人失踪的消息。消息一刊登,立即引起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分别在当日刊发事故消息的河南日报上作出批示,要求做好遇难者的善后处理工作,切实维护好船员的合法权益河南日报总编辑朱夏炎说:“省委书记和省长两位领导,针对《河南日报》的同一篇报道作批示,这在《河南日报》的历史上是少见的。”这次报道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影响,除了领导重视、报社同仁共同努力外,报道处理上的创新也是重要原因。在一版突出处理国外发…  相似文献   

19.
春节刚过,喜讯临门.一上班就看到《中华新闻信息报》1月25日一版刊登的一则令新闻界为之感奋的消息.这条消息说,去年12月24日,湖北省委书记、省长贾志杰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表讲话,《湖北日报》记者根据有关领导同志的要求,写了一篇长达3400多字的稿件.稿件送审时,贾志杰在发稿单上批道:“我  相似文献   

20.
消息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消息结构的编排,可以达到表达作者倾向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新闻是宣传的一种表现方式,但是新闻并不等于宣传,直接以宣传的形式出现的新闻,就扭曲了新闻本来的意义。我们的报纸上,将宣传与新闻混同的情形较多,一件事实被许多宣传性的词句包裹着,事实被淹没在流行政治套话中。即使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效果也是最差的。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达到宣传的目的,就要将消息中的事实留下,而挤掉那些无用的套话(水份)。下面我以《珠海特区报》一条消息为例,专门谈谈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