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凌 《英语辅导》2002,(5):63-63
英语写作是为培养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训练,语言技能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其过程上是一种很有效的外语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
英语写作是为培养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训练,语言技能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其过程上是一种很有效的外语学习过程。然而,很多同学害怕英语写作,尤其是历年高考中,书面表达得分率总是偏低。我曾经在所教班级的一次测验中进行了书面表达题的专项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在书面表述上所犯的错误和主要困难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谈对初中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安徽/宗南平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口头语言训练,二是书面语言训练。口头语言借助于声音,书面语言借助于文字。口头语言从思想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很短,而且一成为语言就是最终的形式,不能修改。不像书面...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口头语言训练,二是书面语言训练。口头语言借助于声音,书面语言借助于文字。口头语言从思想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很短,而且一成为语言就是最终的形式,不能修改。不像书面语言表达时那样可以再三斟酌、反复修改,所以口语的表达更要求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  相似文献   

5.
口语能力和书面语言能力是语文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提高学生口语能力与书面语言能力是作文训练的任务,因此,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发展学生语文素质的过程。为落实语文素质教育,作文教学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 语文素质的内涵就是指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书(还包括“输”即使用电脑),且每个方面都包含有知识和能力。从语言能力的角度讲,就是要综合运用这几;方面的能力。发展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能力已远远不只是为了个人交往的便利,而…  相似文献   

6.
程杰  陈世忠 《广西教育》2005,(4B):34-34
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训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起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是指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训练,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认知、积累、区分、选取、巧用等。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学生通过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通过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的锻炼,从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喜英 《辅导员》2014,(2):66-66
如何从儿童入学开始,就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说话,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是完成识字教学这个重点任务的需要,也是发展书面语言的需要。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反映,思维又与观察密切相关,因此说话能力的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如何从儿童入学开始,就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说话,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是完成识字教学这个重点任务的需要,也是发展书面语言的需要。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反映,思维又与观察密切相关,因此说话能力的训练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  相似文献   

9.
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运用于学生。通过听说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通过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在儿童语言的发展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教学实践也证明:凡口头语言发展得好,听说能力强的学生,读写能力也较强。反之,听不清、道不明的学生,读写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所以,听说读写联系紧密,不可偏废。在语文教学改革全面深化,全社会都在强化效率的形势下,正确认清四项基本训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说话训练和写作训练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学生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厘定标题、把握核心、环境渲染和联想拓展等途径,引领学生展开口头与书面语言训练,更好地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怀俊 《天津教育》2021,(6):118-120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大的方面讲包括口头语言的训练和书面语言的训练两个方面。口头语言的训练,可以通过说话、演讲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语言的训练,可以通过写日记和作文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无论哪一种训练方式,都需要运用字、词、句,准确地表情达意,让人能够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储备,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条件,而基础知识的储备需要大量阅读,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可以掌握语言的语法规则、语言的组织能力,从而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儿童在入学前已掌握了许多词汇和句式,有一定的口语能力。但入学后教师如一味重视读写训练,就会抑制和阻碍说话能力的发展。其实,学生是在掌握口头语言的基础上掌握书面语言的。从说话训练入手逐渐加强书面语言的训练,那么将会促进学生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13.
王国秀 《考试周刊》2014,(59):33-33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重视朗读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4.
"说话"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不能仅靠口语交际课,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该进行此项训练。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能够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阅读训练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而书面语言的训练又离不开字词句篇。  相似文献   

15.
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训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起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是指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训练,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认知、积累、区分、选取、巧用等。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学生通过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通过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的锻炼,从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正确处理智力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思维是人脑特有的功能,是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功能。在语言能力训练中,无论是对字、词、句含义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运用,都要讲究智力和能力的和谐统一的发展。智…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偏重与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尤其是朗读训练最容易被忽视。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运用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写作能力是运用书面语言,如实地反映生活,深刻地理解生活的能力。是学生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并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