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问对方是谁,不说“Who are you?”而要用下列句型: Who is that/it? Who is that calling/speaking, please? Who is calling/speaking,please? May I ask who I am talking to? 相似文献
3.
4.
郭雷 《青苹果(高中版)》2013,(3):46-46
现将英语的电话日常交际用语归纳如下,同学们必须掌握。1.听到电话铃响,拿起听筒时说: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还可以报出自己的电话号码,特别是办公机构应如此。2.如果发觉弄错了号码,要说:Sorry,wrong number.3.要找某人接电话时,可以说:May/Can/Could I speak to (Mr Li),please?4.如果你想问对方是谁时可以说:Who’s that/speaking/calling?对方应回答:This is sb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虽然没有量词这个类别,但其计量的表达法却和汉语量词一样丰富而且有很强的修辞功能。现就一些比较常见的量词的英语表达作一个简单的总结。一、修饰可数名词的量词(计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如:一双眼睛apairofeyes一打铅笔adozenofpencils一套房子asuitofrooms一套著作asetofworks一串钥匙abunchofkeys一束花abunchofflowers一排座位arowofseats一行树alineoftrees一帮孩子agroupofchildren一群人acrowdofpeople二、修饰不可数的物质名词的量词,一般有两种情况:1、以容器为单位,如:一碗饭abowlofrice一盘饺子aplate…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82,(5)
1、某,某也。这是注释的基本格式。解释的词在后,被解释的词在前。意思是某一个词当解释为另一个词。如:《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毛传:‘贯,事也。’ 2、者。‘者’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特别的坦不代词,它加在被解释的词的后面,组成‘某者,某也’的格式。古书注释中使用这种格式的不少。如《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郑笺。‘硕,大也。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3、言。这个词加在解释的词语之前,组成‘某,言某’的格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香港的地理位置如何?答香港位于中国东南海岸线上,珠江口东侧,南临南中国海,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北与广东省深圳市接壤,西北距广州市140公里.2.香港包括几个大部分?面积多大?答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本土及离岛四部分。全境陆地面积为1092平方公里(1955年)。3.至1995年底,香港有多少人口?其中中国人占多少?答约有6307900人。其中97%为中国人。4.香港作为自由港的历史已有多少年?答150当年。5.构成香港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是什么?答金融、房地产业、旅游业、制造业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5.
郑泉水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4,(4)
圆是几何中最简单、同时又是最重要的一种曲线,与圆有关的概念经常遇到的有:同心圆,多边形的外接圆,多边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旁切圆,点圆,单位圆等。下面再介绍几种圆。 费尔巴哈圆:三角形三边的中点,三高的垂足,连结垂心与顶点的三线段的中点,这九个点共圆,这个圆叫九点圆,又叫费尔巴哈圆。 托里拆利圆:在△ABC的三边AB、BC、CA上各向外侧作等边三角形。这三个等边三角形 相似文献
16.
郭世瑜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78,(Z1)
克雷洛夫,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俄罗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一七六八年,死于一八四四年.十六岁就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起初是个剧作家,后来变为讽刺和暴露作家.从一八○六年起,竭尽全力写作寓言,使他成了与希腊伊索、法国拉·芳丹齐名的世界寓言大师之一.克雷洛夫共写了二百零五篇寓言.借用俄罗斯兽类的故事,描绘了十九世纪前半期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鲜明画面.他用犀利的笔锋,尖锐地鞭挞讽刺了沙俄统治阶级的专横、暴?和 相似文献
17.
18.
20.
许亮亮 《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12)
你知道吗?也许你知道,也许你一世也未曾知道。天地悠悠,岁月倥偬。人生几转轮回,游乐在盛行,死亡在铺陈,一切的一切的飞逝,一去不复返,回首往日,皆成叹息与美好的回忆,你又何曾知道其中的奥妙。你知道吗?学习中也要有笑声,笑声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