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论科学主义教育的方法论及其教育图景毛亚庆科学主义教育是把自然科学知识作尊奉人类知识的典范,强调运用科学方法于教育中,以期其科学化的教育思潮。科学主义教育者为人们描绘了一幅教育图景,当这些“画匠们”急于把心中对教育的看法勾勒出来,热切地盼望早日欣赏到自...  相似文献   

2.
唯科学主义从近代到现代的内在消解之路朱红文唯科学主义是近代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潮。它既是一种科学观,更主要的是一种文化观。唯科学主义,准确地表达,应该叫做唯自然科学主义。它把近代自然科学,特别是机械力学,看作知识、智慧和真理的唯一合理形式,进而用自...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学理论建构的科学主义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主义(Scientism,又译唯科学主义)作为一种科学观,更主要的是一种文化观,它在近代自然科学成就的鼓舞下,试图在所有的知识领域里都贯彻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认为既然科学对自然的解释是成功的,那么它必定适合于人类社会,适合于人的思想和行为。为此极力主张将已经建立起的科学概念和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并以此作为其科学化的标志。在这种思潮影响下,教育学理论建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科学主义倾向。为此,揭示这一倾向的来源、基础和表现,并指出一条超越之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主义对教育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巨大成功引发了科学主义的哲学思潮,科学主义是对科学盲目崇拜和信仰的一种狭隘的科学观。受这种思潮的影响,教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科学主义的倾向,其中体现在方法论上,表现为刻意追求数学化,一味强调自然科学方法的移植,片面注重系统科学方法的运用等。本文简要叙述了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并分析了对教育研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中国近代科学主义思潮兴起及演进的历程,通过与西方近代科学主义思潮的比较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国近代科学思潮中出现的种种认识误区。本文认为,由于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的特殊原因,致使近代科学主义思潮在急切引进西方科学的同时,丧失了对科学理性本身的反省与检定,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人文价值的区别,陷入唯科学主义,忽视了人文价值的复杂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杰 《江苏高教》2002,(3):51-54
科学主义教育是与人文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思潮,它渊源于西方古典主义时期。在近代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发生之,科学教育在学校中逐渐取得“霸权”地位,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潮构成了教育史上绵延不绝的紧张关系。后者最终获得了事实上的胜利,并舍弃了早期所具有的人文主义色彩,使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显偏向于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机械主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巨大成功引发了科学评论的哲学思潮,科学主义是对科学盲目崇拜和信仰的一种狭隘的科学观。受这种思潮的影响,教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科学评论的倾向,其中体现在方法论上,表现为刻意追求数学化,一味强调自然科学方法的移植,片面注重系统科学方法的运用等。本文简要叙述了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并分析了对教育研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简评“唯科学主义”对当前教育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唯科学主义”(Scientism)是近代西方社会的产物,而它的影响却波及全球,并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20世纪以来,伴随着各种社会性危机的出现和人本主义的全面反击,“唯科学主义”屡屡受挫并开始出现新的转向,但其影响之深决非短时内能够消除。教育研究领域可以说是“深受其害”。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在教育研究中以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及其理论形态为圭臬,重技术轻原理,认为离开了实验就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教育研究……这不能不说是“唯科学主义”在当前教育研究中残留的痕迹,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常认为西方现代哲学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潮,即人文主义思潮和唯科学主义思潮。而科学哲学则完全表征了唯科学主义思潮。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当代著名美国哲学家M·W·瓦托夫斯基指出:“科学哲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  相似文献   

10.
文化科学知识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结晶,它所包含的教育价值是客观的。这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的:“知识本身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它对于他(指儿童——引者注)所要做的事情和他所要创造的东西有影响。它帮助他并使他的欲念明确化:帮助他构成他的目的,并帮助他求得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然而,从历史演进过程来看,人们对文化科学知识在教育上的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人们关于科学知识教育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一、科学主义知识价值观科学主义知识价值观的形成,是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现代机器工业的产生为历史背景的。近代自然科学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推动下产生的,正如恩格斯说:在中世纪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主智主义教育原理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智主义是西方近代形成的、以赫尔巴特和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理论为主要代表的教育思潮,其生成、演变贯穿于整个西方近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主智主义产生于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盛行的时代,它主张把知识的传授与理性的发展作为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基础与目的,注重对有效传授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的探讨,重视研究选择、编制知识内容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式。主智主义强调,由于知识与人的认识、道德、审美、信仰等的多方面联系,因而,知识的传授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而且也是一种教育、陶冶、训练,是实施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基本途径。主智主义对西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其理论中的种种局限,到20世纪初,主智主义被当作传统教育的主要代表而遭到尖锐的抨击。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实施近10年来,语文教育中出现泛人文性而弱化科学性的现象。而科学性的确立与科学主义的传播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倡导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同时,而不能自已贬低其科学性。其实,科学主义是随着17世纪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逐渐  相似文献   

13.
认知美学从全盘否定美的本质问题入手,极力宣扬科学主义美学。科学主义美学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在西方兴起的一股美学思潮,它"拒斥形而上学",反对本质主义,唯自然科学是从,否定人文科学的特殊性,否认美的本质问题。实际上,科学主义美学思潮只是西方美学发展的一个方面,并不是西方美学发展的全部,以科学主义美学否定人文科学和人本主义美学,只能走入偏执的迷途。美的本质问题是作为人文科学和边缘科学的美学必须首先确定的问题,否则美学研究必定误入歧途,认知美学就是在否认美的本质问题的歧路上进入了无出路的迷途。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人文科学问题、跨学科问题,科学主义美学是不敢问津和无能为力的,认知美学就只能在科学主义的迷途里徘徊不进,掉进了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的泥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教育的缺失:认知与情感的分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教育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对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网络教育本身的病理、网络行为者以及近代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综合作用,网络教育中显现出了严重的认知与情感的分裂问题,导致网络教育功能的执行、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15.
教育既要传授知识,更要传递价值,追求知识与价值的完美融合,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判断的和谐统一,这是中西方伟大先哲的共同认识与实践。然而近现代以来,受知识分科、社会分工、科学主义思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知识与价值遭到生硬剥离,以至于教育中的知识与价值越来越疏远。  相似文献   

16.
五四科学思潮并不等同于科学主义思潮,但其中确实包含着科学主义倾向,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五四科学思潮中之所以出现科学主义倾向,既与中国社会自身的内在需求有关,又与五四知识分子没有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联系.它对近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思想启蒙以及科技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主义思潮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影响着教育科学的发展。本文阐述了科学主义思潮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流派的观点,从其促使教育学科学化和我国教育实验普遍开展的角度,论述了科学主义思潮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积极影响,并就其消极影响及其原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语文教育是注重学生人格培养的,而“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使得语文教学注重知识,技能,忽视了“人”的发展,新时期语文教育必须培养健全人格得到回归与发展,这是教育新理念和崇尚个性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西欧中世纪后期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知识前提: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新文明基础的确立;经济发展,城市作为经济文化中心的兴起,知识分子阶层的出现;社会对于知识的尊重和教育事业的兴盛;社会对于知识的需求和人们观念上的更新进一步造就了自然科学产生的知识前提。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主义思潮在我国教育实验科学化进程中的作用●曾继耘近几年来,在我国教育实验研究领域,“教育实验的科学化”问题已成为人们对教育实验进行理论反思和研讨的中心。由于“科学化”与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的“科学主义”,在语义和思想渊源上有着一定的联系,在研讨中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