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八大前后中央领导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大前后,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及其性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价值规律和价格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宏观调控调节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为邓小平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但是,他们没能沿着这些积极成果继续前进并最终完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原因在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苏联模式的影响、经济规律认识的困难、我国复杂的国情。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在改革开放前基本处于放权、收权的摸索过程中。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总的来说是分权趋势,而且不断规范化、科学化。要规范我国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必须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政企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3.
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三农问题尤其是农业问题,成了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为此,八大及其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进行了积极的、创造性的探索,由此形成了一系列认识。回顾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对于解决当今中国的三农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后,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单一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管理体制。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的权威和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又对地方进行了合理的放权,对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和职责进行了合理的划分。  相似文献   

5.
杨萍 《文教资料》2011,(1):74-76
1861年辛酉政变中。以慈禧和奕新为首的集团采取果断行动。在中央铲除了肃顺集团.全面掌握了政权。然而,成丰末期,辅政的肃顺等人在政治上重用地方汉族官僚.所提拔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已成气候,在清朝政坛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慈禧和中央政府对这批湘淮官僚的安抚工作进行得较为顺利。究其原因.除了湘淮官僚以现实前途为考虑外,更为重要的是肃顺等人与地方湘淮官僚的严重政见分歧,尤其在对外关系方面。本文对此加以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当前新形势下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新窗口、新平台、新路径、新视角。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具有旗帜的鲜明性、信仰的坚定性、道路的特色性、实践的创新性、改革的务实性、人民的本源性、人类的共赢性、自身的先进性八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只有真正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初心"的全部内涵和基本特征,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和主体。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国家里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妥善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联系十分广泛和密切的基础上,同时又以垄断资本和福利国家经济为其深刻的经济基础,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我国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一个时期里,中央与地方关系长期在不合理状态中运行,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关系打破了旧的格局,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东西方国家里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妥善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联系十分广泛和密切的基础上,同时又以垄断资本和福利国家经济为其深刻的经济基础,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我国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一个时期里,中央与地方关系长期在不合理状态中运行,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关系打破了旧的格局,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庚子前后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皇帝的废立问题 ;二是关于义和团的剿抚问题 ;三是对待列强的和战问题。清政府在这三个问题上的失败和让步 ,为清末新政时期新一轮的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埋下了伏线  相似文献   

10.
庚子前后,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皇帝的废立问题;二是关于义和团的剿抚问题;三是对待列强的和战问题。清政府在这三个问题上的失败和让步,为清末新政时期新一轮的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埋下了伏线。  相似文献   

11.
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是我国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最近我们邀请了三位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年轻同志,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他们认为,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没有理顺有关;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和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以及社会政治安定,都需要合理构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格局;对这个问题必须开展全方位、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随着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变化,中央集权制出现。郡县制的确立,使得西周、春秋以来以宗法分封为特点的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组织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新的形势下,新的官僚制度代替了以往的贵族世卿世禄制,各大诸侯国也分别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体制。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国家的地方行政组织是郡、县,郡、县的行政和军事权力都控制在国君手里,国君直接任命郡、县长官并加以考核。县以下有乡、里、聚(村落)或连、闾等基层组织。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统治机构从国到郡,从郡到县,从县到乡有系统地分布到每一个角落,层层控制着整个国家。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分工不明确、不规范等问题和矛盾,急需采取多种举措加以解决。应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范围,规范中央对地方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以"公共服务+GDP"为导向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体系和公共服务问责制。  相似文献   

14.
战国时期,随着以郡统县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各国的普遍推行,各诸侯国国君通过郡、县地方行政区及乡、亭、里等基层地域组织,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有序的统治网络,层层控制着整个国家。新的官僚制度的建立,便利了国君对地方官员的任免、选拔与考核权的掌握。中央对地方的视察制度的建立,具有考核地方民政、选拔人才并对施政方针征求意见等作用。与此同时,行县之制在加强中央、各级政权与基层之间的政治联系,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的行政管辖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监察制度的初步建立则是封建王朝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表现。国君对立法与司法权的垄断,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必然要求。户口的登记和赋役的摊派,内史、少府等国家财政机构的创设,标志着新型分立的单一制国家对地方经济的控制得到空前加强。发兵用符制度的建立,使得中央及地方军队的调遣权全部集中于国君一人之手。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府际关系中的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及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府际关系通常指国内各级政府之间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即中央与普通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以及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当前,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在于构建“集分平衡”——集分有别、集分有度、集分有序的新型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秦汉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废分封,行郡县,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刘邦建立西汉后,其做法与秦始皇不同,他在逐一消灭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大封同姓王,并刑白马而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实行郡国并行制。刘邦死后,郡县方面比较平稳,因为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受皇帝的严格控制,所以基本上能与朝廷保持一致。而地方封国就不同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国与朝廷之间常有矛盾发生,直至发展到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对秦、汉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的行政体制,其原因、利弊得失、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启成  刘和美 《新高考》2004,(7):101-102
判断:化学反应速率快,转化率一定高吗?答案是不,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与某一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并无对应关系。如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增大,吸热反应的反应物转化率提高,但放热反应的转化率减小;再如当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时,反应速率会加快,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而自身转化率则减小;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转化率不变。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快,转化率不一定高。  相似文献   

19.
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是中共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初步实践。这一时期,它勾画了联邦制与单一制结合的混合国家结构,健全了中央与地方政权机构并初步划分了双方的职权,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监控和双方的沟通。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断续性、法律规定与现实差距大、移植性等特点,其中一些教训值得后人吸取。  相似文献   

20.
关系之五:质疑与接受性学习正如以下倪莲芬老师要表述的,这重关系可以理解为“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当“探究”、“质疑”随着新课改而“走红”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能否冷静地对待?警惕:热闹而无效的“探究”——倪莲芬(吴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对教学内容的质疑是否可以上升为探究性学习?其实这个话题探讨的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问题。新课标一出台,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随处可见,可是也出现了课堂看上去很热闹,但实效性不强的现象。探究什么?怎样探究?无法正确把握。当探究过程中学生出现偏差和困难,教师没有办法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接近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