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现勇 《现代教育科学》2005,47(1):13-16,19
知识和教育有着内在的关联关系,知识为教育提供了内容,教育传承并推动着知识的发展,人们的知识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以历史的眼光看,随着人们知识价值观的变化,人们的教育观也在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2.
知识可按来源、功能、拥有的主体、学科范畴、心理学、学习以及历史知识等角度分类;知识的学习经历内心的默会与外在表现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过程;知识学习具有非线性、自组织和开放性等特征。因此,历史知识教学要注重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注重知识的转化与形成过程,注重社会知识与个性化知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在选择什么知识进入课程这一问题上,“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提问方式产生于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繁盛的时期。“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则由阿普尔在二十世纪提出,反映了体现在课程知识选择、组织、分配和评价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种族、性别的冲突和矛盾。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谁的知识最有价值”提问方式的转变,体现了人们的课程知识价值观从客观主义向主体主义的过渡和转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代知识观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封闭性,后现代知识观提出了主体性、境域性及开放性。在后现代知识观影响下,历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更加注重人文精神、世界教育和未来教育。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的内涵及传统的知识观 知识观包括知识的本体观和价值观。本体观是对什么是知识以及如何获得和使用知识的认识,这涉及知识的本质、来源、可靠性及获得与存储形式。知识的价值观是对知识是否有意义而作出的判断,这涉及知识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构成上,很少去探究如此构成的依据和合理性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生知识价值观及其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自编的《大学生知识价值观调查表》,对1843名大学生的知识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研究,反映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知识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借鉴西方的价值观教育的经验,根据我国大学生知识价值观的发展特征,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知识价值观的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知识载体的历史变迁,可以得出,教师的本质职能--传递知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8.
关于知识教育价值观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知识教育价值观的探讨王坤庆关键词教育价值,知识教育价值观所谓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可理解为是借助知识的传授,将人类所积累起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内化为新生一代的文化心理素质,并通过操作和训练,去养成受教育者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可以说,离开了知...  相似文献   

9.
从知识观的转型看教师专业发展的角色之嬗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师成为“反思实践者”、“教育专家”或“研究者”的新型角色,日渐渗透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日常活动中。如何认识并逐步实现这种角色之嬗变,既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亦是落实教育改革理念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知识的视野出发,认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角色的变化有其深刻的知识论基础,即教师不再仅仅作为知识的被动“消费者”与“传递者”的角色;教师作为实践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同样是教育知识的“生产者”与“创造者”。这在本质上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这种角色转换,首先需要中小学教师与教育理论研究者双方在知识观上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0.
知识教育是要传授给人以知识,而知识又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因素,因而知识教育不仅没有违背教育的育人目的,而且还在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今天知识教育却受到人们的质疑。究其原因,是近代知识观将知识狭隘化为科学,而科学又被等同于自然科学,从而导致知识教育蜕变成单纯的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因而,要拯救知识教育,恢复其育人功能,就必须要建构一种新型的人性化知识观。  相似文献   

11.
理性观的变迁是导致教育精神转向的重要原因之一,理性观的定位与分化制约着教育精神的转向和构成。后现代主义打破了理性的神话,但却消解不了理性的精髓。以整合理性间冲突为特征的新理性观要求当代教育精神的铸造必须坚持韧性目的精神、创新精神、伦理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指向。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要求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业看待.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赢得专业地位,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教师教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教师教育改革,成为我国历史的必然选择.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视角,沿着历史发展的线索,回顾了我国教师教育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学生以知识。但对知识的理解,却由于长期受到客观主义科学知识观的影响而显得狭隘与片面。缄默知识观的提出,开辟了人们知识观的一个新视域,是对传统知识观反思与探索的产物,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与合理。事实上,教师也并不天然就比其他人更了解知识,因此为人师则必须自觉跟上知识观发展的潮流,提升对知识的认知以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只有真正把握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内涵,才能掌握好教育教学价值观的方向,从教学的目标、教学中的角色、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的管理等方向上突破传统知识观对教育观念的束缚,探索出一条更为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4.
历史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部分,命题时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考得很多,教师、学生很重视。历史课除了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外,还要体现历史的教育功能。历史的教育功能更多地需要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来实现。一堂好的历史课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5.
从知识观转型重新审视教师教育目标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观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权威型的知识观正在为批判型的知识观所取代。批判型知识观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类型化的、综合化的和批判性的。这种新的知识观对教师教育目标定位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教师教育必须充分关注批判反思能力的培养;必须关注实践智慧的养成;必须关注教育信念的形成:必须提供广阔深厚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知识观带来了阅读教学观的转变。其转变体现在教学理念上是从“行进”走向了“舞蹈”,体现在知识教学上是从“普适”走向了“个体”,体现在教学范式中是从“定势”,走向了“体验”,而我们的教师则从外在于情境的“权威”走向了内在于情境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17.
创造教育就是以发展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造性为目标的教育。创造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是:什么样的知识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这涉及到知识观的问题。一、知识是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最重要的是发现真理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和总结出来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前人获得这些成果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后人只要直接吸纳这些包含了人类智慧的认识成果就可以了。这就是传统教育理论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这样的知识观的指导下,学生获得的是人类探索真理的最终结果,我们无从使学生看到前人是如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一直在思考历史教育的本与真,也就是历史教育的目标、过程和功能。历史教育的本就是历史教育的过程。通过历史教育,一是让学生了解本国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国家的历史脉络、主干历史知识和重大史实,关注身边历史进而关注周边社会。二是通过让学生将学得的史实与现实对照,分析其得失,培养学生以古鉴今、关注现实、预期未来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的知识观基础及其教育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的视角是研究教育公平的重要视角,却也是常为人们所忽视的视角。通过分析教育公平的知识预设和知识的本质可以发现,知识上的不公平才是教育中内在的、本质的不公平。为此,应该坚持正确的知识观基础:知识的境域性、价值型和类型化,并在知识观和教育公平的三个合理性原则的关照下对教育自身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变革,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内在公平。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从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建立算起,教师开始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迄今为止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教师专业发展成 为一种强有劲的思想浪潮,并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现在,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