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更注重学生的持续发展。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的初中生的生命个体存在及其发展,让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究其原因,是太以学科为本位了。在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应用学科,随着当前社会瞬息万变的信息发展,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充实得越来越快,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要求也越来越广。鉴于这种情况,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够只停留在语文教师曾经固有的教学经验和语文知识的传授方法上,尤其不能忽视初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正是一个学生性格养成和能力创建的重要时期,如果仅仅抓住书本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终将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而走向僵化。文章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作用及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做好人文关怀等问题,为做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寻找到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朱亮 《学周刊C版》2023,(13):103-105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门倡导“以人为本”,鼓励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期间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构建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中凸显人文关怀。《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的基本性质便是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如何让初中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还需要教师对此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要求语文老师加强人文关怀。以初中语文为切入点探讨了语文教学应该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逐步实施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初中生的人文关怀,对于培养现代化社会综合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从几个方面出发,探讨如何强化人文关怀,注重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人文的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语文教师要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文教育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在学习内容里倾注人文关怀,在教学方法上倾注人文关怀,把人文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加强人素质,培养学生人素养,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中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并让课堂教学充满崇高的人性灵光。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的内涵,无疑应包括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心与爱护,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数千年的历史中,这种人文精神贯穿始终,成为从屈原到司马迁,到李白、杜甫,到鲁迅、老舍等文学大家文学创作的永恒的主题.而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本中,这些闪耀着人文思想光辉的作品,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应该也能够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的极好题材.而一旦我们把"人文关怀"的思想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使其成为一个懂得并努力实践"人文关怀"的人,那么,假以时日,即能重建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人性化的基本原则,从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入手,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努力发掘学生心灵深处的优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语文,同时深刻体会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享受到学习与成长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颜龙 《湖南教育》2003,(10):46-46
一、具备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前提。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体现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并以此激发和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性格特征、思想风貌等方面发生积极变化,完善人格。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最大限度内的和谐发展,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与人格修养的完善。信息时代、网络文化似乎正在改写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真实的世界和虚拟的现实之间,人的信仰、理性、情感、道德与价值观念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和挑战。因此,找回语文教育失落了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碰撞与经验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将学生视作与自己一样具备感情与个性的独立人。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评价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唤醒他们体内潜在的力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认识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也要意识到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的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也应该做好育人的工作,使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人文关怀     
为了学习和借鉴美国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提高大连市中小学校长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2006年12月,"大连市基础教育名校长培养工程——首期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的24名学员赴美国进行了为期3周的培训考察。在美国东部的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华盛顿地区,校长们接受了30个学时的培训,内容涉及校长和教师的职业培训、中小学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多个层面。本次培训考察活动使大连市中小学的骨干校长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他们对中美文化教育深刻思考的痕迹。在此选登几篇随笔,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当前职业教育普遍注重专业教育,忽视系统的文化教育;注重学生学知识,忽视引导学生学做人。为有利于纠正"重武轻文"的缺失,促进职业教育更为全面、完善的发展,加强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刘雪梅 《考试周刊》2012,(63):46-47
人文教育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语文教师应该倾情语文课堂,实施人文教育。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者提出了如下对策:尊重学生人格,实行人文关怀;发掘文本内涵,锻铸人文精神;展开真诚对话,追求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陈茜 《现代语文》2005,(12):65-66
语文是一座巍峨而冷峻的文明大厦,更是一座生命的后花园!在语文每一条迷人的雨线下面,都有生命的丰润妩媚以及道不尽的快乐和充满诗意的忧伤.语文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它不仅应该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应借助它的文学性给学生更多人文关怀.人文教育虽然不等于语文教育,但语文教育应当在人文教育中占有一个相当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力.无论怎样界定语文,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诗意、最富有情感色彩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它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一门植根于人和民族心性的精神之学,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传统的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人文素养,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遵循人之天性的教育,人文关怀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在于对生命的呵护、对人善良天性的唤醒,表现为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呵护生命情感、给予生命爱之关怀。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因此,教师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着眼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彰显人文性教育。这样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与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薛国锋 《教师》2013,(4):62-62
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学校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不是仅停留在学习知识点层面上,而是更加深入到培养感情的层面,语文知识的掌握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部分,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加以传承。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关怀,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双赢,是培养学生情感和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