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刊词(或者称发刊词、告读者等等)是一张报纸创刊时,登在创刊号上的一篇浓墨重彩的重要文章,它不仅阐明了报纸的编辑方针和办报宗旨,而且还会将报纸的报道定位、版面安排、栏目设置和报纸与读者的有关事项公告读者。创刊词是创刊号报纸上的精华,凝聚着办报人的智慧和心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散装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2.
标题中的“悬念”好的标题不但会使你如品香茗,余味不已,而且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让你非把全篇读完不可。这些标题所以有如此的艺术感染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标题时不直接说破,而是故意留一手,卖关子,打埋伏,藏迷设疑,逗起悬念.在标题中设“悬念”通常有三种方法: 一、反常法。如《“破罐子”能修,“出窑砖”可变》、《冤家路宽》、《鸡毛终于飞上了天》、《沉到河里的砖浮起来  相似文献   

3.
“滑坡”词汇,近来使用频率颇高。新闻业也不例外,报纸发行方面常常使用就是突出一例。其实,这种滑坡现象是种阵痛而不是长痛。因为,从宏观讲,这是社会改革进行调整时作用于社会各群体的一种“刺激”信号;从微观讲,它要求并推动社会各群体重新自觉地调整自己与社会各方面的一切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改革机制出现一种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吴超 《军事记者》2006,(1):46-47
信息时代,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流速加快、信息流程变短、人们接受信息的选择性更强。以向受众提供信息作为第一要务的现代媒体,其信息含量多与寡直接影响着媒体的受众认同度。这一点反映在地方报纸媒体上,直接体现出来的就是发行  相似文献   

5.
报头求变     
忻志伟  周骥 《新闻实践》2013,(7):I0004-I0004
报头是报纸的“商标”和眼睛,是区别于其他报纸的标志.一般来说,报头固定在报纸的一个位置,极少有变动.但是,为了让自己的报纸版面表现得更与众不同,时下,一些美编开始尝试在报头上求变化. 报头移动位置是报头求变最常用的手法.大多数报纸在版面需要时,会使用报头变色、横排改竖排、加底纹或字反白等变化手法,以求视觉新鲜感.图一为了配合横式图片竖排的编排需要,不仅将标题与图片说明“竖排”,还将报头也跟着倒排成竖式.乍看,似乎是对报头的“大不敬”,然而只要读者拿起报纸往右旋转90度再翻阅,不就成了一张十分规矩的报纸了吗?由此,我们也能看出美编在报头求变上的一丝新意.  相似文献   

6.
报头欣赏     
应当说,报纸最早的大量刊行应是西方。西方报纸的报头显碍单一,这与那些外文字母有关,再变化,特点不突出。汉文就不同了,报头不只是该报的一面旗,也是一碟艺术菜。一张报纸的最初发行或创办,主办者都很重视报头,要么求名人赐墨,要么求书法家书写。 全国报纸林林总总,若把它们集在一起,光那报头就是一个有味的书法展览。国外有一名人谈到汉字时曾说“字字是朵花”,这些“花”为中文报纸增添不少艺术韵味。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毛泽东为《天津日报》题写报头,那“津”字的最后一竖,笔直中有飞墨,其落点如刀裁,真是神来之笔,…  相似文献   

7.
马得老,姓高,马得是他的名字。可因为他的作品历来只署“马得”,弄得常人以为先生姓马名得,如果叫“高马得”,倒反而知晓的人少了。这就像许多唱戏出名的老艺人,戏迷们只知道他(她)的艺名,真名却藏之深山了。马得老,最绝的活儿就是他的戏画。甭管多大的戏,也甭管是哪位“角儿”担纲,《挑滑车》也罢,《芦花荡》也罢,还是《秦香莲》、《杨贵妃》、《玉堂春》文戏武戏的,只要先生一高兴,铺开摊子,拿起管毫,屏神静气略一思索,在那柔涩的宣纸上,嚓嚓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在一个人的五官中,眼睛最能“传神”的话,那么,在一张报纸的编排中,标题往往起着“报纸的眼睛”的作用。借“诗眼”作“题眼”诗词中的名句往往被誉为“诗眼”、“词眼”,如果把优美的诗词比作巧夺天工的织缎,那么名句则是诗篇织缎上璀璨的珍珠。许多记者、编辑高手给新闻、通讯拟题时,常到诗山词海中采擷秀丽辞句。《扬眉剑出鞘》、《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到长城非好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些用诗词中的佳句制作的标题既贴切恰当,又凝炼精警,令人百读不厌,过目成诵,味之不已. 擷取诗词名句作标题可整句引用,可截用、嵌用,还可改动原句中的某一个词或词组,以准确表达不同的文章内容,不仅没有生吞活剥之陋,反而能出人意表,涉笔成  相似文献   

9.
一张读者喜闻乐见的报纸,往往都是图文并茂,而刊头画则是美化报纸时,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刊头画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于方寸之地通过绘画、图案、美术字等多种形式的组合,营造一个整体的艺术效果。一、内容的丰富性报纸的种类很多,有严肃的党报、活泼的晚报,还有经济、科技类等报纸。其版面类别名目也  相似文献   

10.
向纯武 《新闻界》2003,(5):45-46
毛泽东早年创办并主编过报纸,从此便与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为报纸撰著发刊词,写作消息、述评、社论、时评、调查报告、编者按语等大量新闻作品,审阅和修改大量稿件,而且还经常为报纸题字、题词和书写报头,留下了一幅幅珍贵的书法艺术作品。毛泽东是中国报头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他书写的报头数量之众多,书写风格之独特,蕴涵内容之丰富,以及对书法的精益求精的追求,均堪称巨擘和楷模。毛泽东为报纸书写报头始于陕北时期。早在保安时,毛泽东即为复刊不久的《红色中华》书写报头,该报从1936年12月8日第314期起,改用了毛泽东书写的报头,以…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早年创办并主编过报纸,从此便与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为报纸撰著发刊词,写作消息、述评、社论、时评、调查报告、编者按语等大量新闻作品,审阅和修改大量稿件,而且还经常为报纸题字、题词和书写报头,留下了一幅幅珍贵的书法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2.
我们看报纸,首先看到的就是报头。别看报头只有三五个字,多则七八个字,但其中也有不少学问。纵观报头文字,或行书,或楷体,或黑体;题写报头的人,有书法家,有领导同志,也有用电脑打出来的文字。但不管哪种字体,也不管何人所写,文字要规范、正确,这是原则问题。我们平常看报纸时,发现有许多报头题写得较混乱、不规范。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生造字,比如将“開发报”写成“開发报”,这里的“開”,既不是简化字,又不是繁体字,而是硬编造出来的文字。这正如饭馆里小黑板上写的菜谱,将“白菜”写成“白(艹才)”那样不伦不类。倘若把报纸的报头也降格为饭馆里菜谱那样的层次,实在有损于报纸的声誉。第二种是用繁体字。在不规范的报头中,繁体字的报头占绝大多数。第三种是繁简杂陈,同一个报头中既有简化字,又有繁体字。比如《侨报》,“侨”为简化字,“报”为繁体字,也有点非驴非马。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2年7月7日颁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的第五条指出:“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报头(名)、刊名、封皮……等用字,必须使用规范汉字,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此规定下发后,有的报社  相似文献   

13.
我来到中山不久,就碰上著名漫画家方成风尘仆仆从北京赶往故乡探亲休假,在中山图书馆做客香山讲坛,畅谈幽默艺术。20世纪90年代,我就与方先生有过文字之交,却始终末曾谋面。碰巧,这一次是在方先生的公益讲座过后,我才获知这一信息的,拜谒方先生的夙愿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失去了机缘,成了我终生的遗恨。  相似文献   

14.
人有人名,报有报名。报名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就要正式备案、记录在册,不可随意改动和变更。在报头的设置上,绝大部分报纸比较规范,一张报纸,一个名称,一个报头,一目了然,然而有个别报纸,在报头设置上却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现在,有不少报纸出了扩大版、周未版、星期刊等各种专版、专刊,有的还给这类专版、专刊起  相似文献   

15.
师晶 《新闻世界》2010,(6):39-40
报纸的报头常与书法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独具艺术特色。本文分析了安徽报业几大平面媒体的报头设计和风格,阐述了报头设计与报业品牌与风格定位的关系,认为"徽派风格"报业品牌之所以独具特色,明析清爽的报头文化和报头视觉体系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办好了报纸头版就成功了一半,是否也可以这样说,选好了头条,头版就办好了一半。头版是报纸的脸面,头版头条是报纸的眼睛,是一张报纸的“黄金宝地”,是描绘报纸这张“图画”的“点睛之笔”。能否选好头版头条,对发挥报纸的导向作用、提高报纸的宣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切报纸都如此,企业报也不例外。而要选择好企业报的头版头条,必须首先了解企业需要什么、职工需要什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企业在经济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机制、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人有人名,报有报名。报名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就要正式备案、记录在册,不可随意改动和变更。在报头的设置上,绝大部分报纸比较规范,一张报纸,一个名称,一个报头,一目了然,然而有个别报纸,在报头设置上却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个时期,全国有不少报纸打破了常规,报头上用结合当天宣传中心的图画或照片作背景,形式活泼.美观.但是,某些报纸也有这种现象:报头常常变动,有时放在中部或下端,有时甚至把报头弄到四版上去.我认为,这并不是什么"打破常规".而是一  相似文献   

19.
《参考消息》报头是从鲁迅的手迹中集成的。1956年12月,《参考消息》筹备改版,确定从1957年3月1日起正式扩大发行。筹备工作有一项任务是设计报头。是请人题写还是从名人手迹中选拼,有关同  相似文献   

20.
“报头”等于报纸的“招牌”,如何定名,请何人书写,历来为主办人所重视;其间不乏小掌故,兹摭述一二。 《申报》 该报为英商美查所创办;发刊于1872年。在为报纸定名时,为了使人们一看就知是何地出版,便想冠以地名。因当时已有《上海新报》,只好避开“上海”二字,在“沪渎”、“申江”、“歇浦’等等别称中选择。美查用了“申江”,取名为《申江新报》。又因为在当时,人们已开始用“申”字来代表上海,有些外埠商行设在上海的办事处,就称为某地某商号“申庄”,于是就缩写为《申报》。 自创刊以来七十余年中,报头曾经几次更换。初为横排(自右至左),1912年1月15日起改为直排,后来由张謇(字季直,光绪状元)手书的报头,一直沿用到终刊。 《新闻报》 创办人为英商丹福士,1893年创刊于上海。报头“新闻报”三字为隶书,初为横排(自右至左),后改直排。字体遒劲浑厚,出自晚清书法家伊立勋(1855—1940)之手笔。伊为大书法家伊秉绶(清乾隆进士)的后代,家学渊源,篆隶行楷俱精,颇负时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