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纪交替,历史的脚步显得更加匆匆.站在新世纪门槛,回眸一望去年的<人民日报>,许多重大报道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汇合成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时代强音.<人民日报>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系列评论,无疑是这些"时代强音"里的一组高亢嘹亮的音符.去年,<人民日报>从1月24日至5月4日,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集中发表了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社论1篇,评论员文章10篇.这些评论把握大局,重点突出,及时传达中央精神,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达到了高出一筹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
董天策 《新闻界》2000,(5):12-13,15
向来被称作报刊“灵魂”和“旗帜”的新闻评论,在舆论导向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当需要进行社会舆论动员的时候,新闻评论总是成为时代的最强音。龙年伊始,蜀中大地涌起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四川跨越式发展的春潮,四川、成都的报刊纷纷推出本报评论员文章,为西部大开发进行舆论导航。 2月 17日、 18日、 21日,四川日报围绕“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投入西部大开发”这个主题,连续发表了三篇大型评论。也是在 2月 17日,华西都市报发表了《人心思跨越》的述评, 21日、 22日,又分上下篇刊出了《四大跨越“跨”出盆地》的署名评论员…  相似文献   

3.
丁建庭 《青年记者》2016,(16):52-53
去年8月21日,一则《人民日报首发地方党报评论员文章纵论改革“问题导向”》的帖子传遍互联网.前一天的《南方日报》评论员文章《改革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被《人民日报》转载,被媒体观察人士敏锐发现,并被记录为党报评论近23年来的“又一个第一次”.实际上,这只是去年《人民日报》转载《南方日报》7篇评论中的一篇.除了《人民日报》,新华网和新华社客户端还全文转载了《南方日报》50多篇评论,并13次发消息推介《南方日报》重要评论.如此高频率的转载引起了舆论热议,极大增强了《南方日报》评论的“二次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来 ,各级报刊已对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了大量宣传报道 ,形成了宣传热点。四川日报对宣传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十分重视。继今年1月“两会”期间大造西部大开发舆论之后 ,2月份又进一步升温。据不完全统计 ,2月9日至3月20日 ,已发评论8篇 ,各类新闻报道110多篇 ,推出了《西部大开发 :机遇与对策》、《西部大开发·省内传真》、《西部大开发·八面来风》三个专栏 ,还出了十个专版。这些报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既有一定声势 ,也有一定深度 ,受到省委领导和中宣部新闻局阅评小组好评。实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评论。从7月7日《众志成城战洪灾》开始,到9月29日《学习抗洪英模 弘扬抗洪精神》止,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人民日报共发表评论36篇(不含“今日谈”、“人民论坛”专栏评论),其中社论2篇,任仲平文章1篇,短评1篇,其余32篇均为评论员文章。尤其是,从8月9日到9月8目,也就是在抗洪抢险斗争最为紧要的时刻,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评论,每日一篇,有时两篇,篇篇掷地有声。这组评论经过报纸转载,广播电视转播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读  相似文献   

6.
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七篇关于不能再吃“大锅饭”的社论:一论是《不能再吃“大锅饭”》,二论是《很有必要明辨是非》,三论是《把零售商业服务业经营责任制推广开来》,四论是《“大锅饭”养懒汉》,五论是《集体企业的生命力在哪里?》,六论是《不端“铁饭碗”很好》,七论是《把内在的活力开发出来》。后来,又围绕这个主题发表了两篇署名评论,一篇是《南郭先生何处去》,一篇是《破  相似文献   

7.
甘肃日报从2月下旬以来,一版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接西部大开发》的栏题下,以主要篇幅集中地宣传迎接西部大开发。2月25日的《甘肃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大有作为》一文,显著地报道了甘肃省委书记孙英答记者问。29日,醒目地刊登了甘肃省省长宋照肃访谈录。报纸还报道了兰州、嘉峪关等地以多种形式开展迎接西部大开发的大讨论,并且结合当地实际,明确开发重点。从2月22日起到3月3日,报纸接连发表了《抢抓历史机遇》等10篇评论员文章。这组评论针对甘肃的实际情况,从方方面面论述了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强调干部群众要从小…  相似文献   

8.
从去年2月起,人民日报在一版开辟《每周论坛》栏目,发表千字左右,由个人署名的评论。这样,继《今日谈》之后,个人署名的评论在党中央机关报的一版上,有了一个更大的专栏。《每周论坛》的开辟,为一版评论增加了一个新的档次。这个专栏里的评论,介于评论员文章与《今日谈》小言论之间,篇幅更接近  相似文献   

9.
以4月1日头版头条评论员文章《肃清“左”的流毒和纠正软弱涣散状态》打头,到4月底,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二十二篇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平均每篇八百多字,除几篇千字以上外,一般只有五六百、六七百字。4月1日那篇就是七百来字。人民日报头版评论这么明显地一短,使人们看到了报纸评论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佳季 《新闻实践》2007,(7):10-11
今年1月5日,嘉兴日报社同时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上刊出《探索新形势下媒体新闻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嘉兴日报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评论记者》的启事。2月10日,该报面向全国招聘了5名评论记者;3月5日,该报在头版推出“嘉兴时评”专栏,周一至周五每天一篇;在二版推出评论专版,每周五期。该报率先探索建立评  相似文献   

11.
邓辉林 《青年记者》2012,(19):50-51
自2011年6月2日起,《人民日报》在每周四推出栏头为“如何回应社会关切”的系列评论,截至6月23日发完这个系列,一共发文4篇.从题材及内容而言,这个系列确实切中了当下公众关切的问题,让人看到了《人民日报》评论的深度与力度.它究竟是怎样达到这一效果的呢?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抓新闻,还是写评论,只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改革开放的着力点去写、去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回想去年以来笔者写的系列报道《婆婆啊,今日检查何其多》和两篇评论,感受颇深:“婆婆”系列报道分别被国内几家大报刊出,并被评为1991年全省县市报好新闻一等奖。评论《工作达标与牌子达标》和《从企业的椅子不够用谈起》,分别在今年1月14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和6月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出。联系近几年来围绕“热点”抓新闻的经验,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新闻实践》2012,(4):80-80
6000篇2月2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文,回顾该报曾经刊发过的关于雷锋的多个“第一次”报道。从1961年5月5日第一次报道雷锋开始,到今年2月22日,该报已经刊登学雷锋稿件6000余篇。《人民日报》刊发的多个“第一次”不同体裁的文章分别为:1961年5月5日刊发第一篇关于雷锋的报道《苦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民战士》;1963年2月7日第一次刊出《雷锋日记》;1963年4月3日刊发第一首讴歌雷锋精神的诗歌《雷锋》。雷锋虽然去世50年了,但雷锋精神历久弥新,该报的报道也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创新,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5月17日第14版在“市场漫步”的专栏里,刊登了署名百合写的评论“正确消费莫浪费》。这篇1100多字的章,写得有理、有力、有情,是一篇非常有针对性的好稿。从写作上来看,段段紧扣主题,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5.
去年10月上旬,在一次座谈会上,人民日报第一副总编辑张云声高兴地说:“《市场报》最近发表了一篇好文章。”他所称赞的那篇“好文章”,指的是我们共同采写的《道是反常却正常,渡过难关是阳关》(见《市场报》1989年10月5日一版)分析市场疲软的经济述评。文章发表的当天,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头条位置以三行大字标题作了转载。这篇述评发表后,引起了经济界人士和工商企业决策者的重视。他们说:“这是今年以来对市场分析最为权威的报道。”同行们评论:“这篇述评高明之处,在于不是人云亦云,而是通过大量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提出独自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去年10月上旬,在一次座谈会上,人民日报第一副总编辑张云声高兴地说:“《市场报》最近发表了一篇好文章。”他所称赞的那篇“好文章”,指的是我们共同采写的《道是反常却正常,渡过难关是阳关》(见《市场报》1989年10月5日一版)分析市场疲软的经济述评。文章发表的当天,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头条位置以三行大字标题作了转载。这篇述评发表后,引起了经济界人士和工商企业决策者的重视。他们说:“这是今年以来对市场分析最为权威的报道。”同行们评论:“这篇述评高明之处,在于不是人云亦云,而是通过大量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提出独自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第22届中国新闻奖的特等奖给了《人民日报》2011年6月27日的评论文章《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作为一篇新闻评论,能获得新闻最高奖的特别奖,除了主题重大之外,该评论的创新写法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重读这篇获奖评论,深深地被其选题角度之精准、立论论证之缜密、语言文字之精美所折服。  相似文献   

18.
周丹平 《采.写.编》2021,(12):85-86,16
有效说理是新闻评论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功能.本文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多篇新闻评论为案例,探讨了新闻评论在全媒体时代实现有效说理的重要意义,认为要实现有效说理,就应在用事实说话、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加强情感力量三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9.
书业内外     
党政干部的读书愿望咋才能不成为沙滩流水8月11日的《人民日报》政治版刊登了两篇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读书的消息,读来令人精神一振:一篇是广东倡议领导干部以书为师,别把业余生活耗在吃喝应酬上。一篇是河南周口建立干部读书长效机制,是否真读书,年终要考核。孟海鹰在人民网发表评论说:记得  相似文献   

20.
2005年2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日报》上以《开拓创新 扎实工作 不断开 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为题发表署名文章。文章共分4个部分:一、五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 重要进展;二、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三、进一步明确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 思想和重点任务;四、加强领导,努力提高西部大开发的工作水平。现将第三部分内容转登如 下,以使广大读者加深对西部大开发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的理解。 --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