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新课标明确指出:“七至九年级,学生能写一般的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要实现这一目标,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利用好课外活动这一环节。 课外活动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除课堂教学外,要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要了解孩子的空间,让它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启示我们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方法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  相似文献   

2.
【教学纪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她的丰富多彩。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初步渗透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了解大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知道人与大自然密不可分,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去公园游玩的照片、录像及相关课件;各种水果(切成部分的);教具(树干)和学具(树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前…  相似文献   

3.
李存花 《陕西教育》2011,(10):38-39
科学课《课程标准》遵循的理念是:“让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保护和探索。对大自然的概貌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要达到这些教学目的.单靠课堂教学是有较大困难的。作为教师就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搞好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走向大自然.去接触和探究大自然中的许许多多陌生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李存花 《陕西教育》2011,(10):38-38
科学课《课程标准》遵循的理念是:“让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保护和探索。对大自然的概貌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要达到这些教学目的.单靠课堂教学是有较大困难的。作为教师就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搞好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走向大自然.去接触和探究大自然中的许许多多陌生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沙沙沙……”一阵阵风迎面拂过,像妈妈轻轻地抚摸我的脸,真舒服!望着一排排树木,感受风儿的微笑,亲近大自然让我有一种感动。小小的我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动物学家,去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保护大自然的意义,启发他们爱护周围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及其栖息的自然环境。 2.通过生态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和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自然课《新课程标准》遵循的理念是:“让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保护和探索。对大自然的概貌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要达到这些教学目的,单靠课堂教学是有较大困难的。作为教师就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搞好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走向大自然,去接触和探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大自然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发现动植物的生长规律,掌握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规律。我认为凡是涉及到动植物类的教学内容,农村学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农作物等都是我们制作教、学具的好材料。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很好地珍惜和利用大自然这个宝库。我是这样想更是这样做的。例如在教学《植物的茎》这课前,我发动和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采集了竹子、桃树枝、梨树枝、蒲公英、狗尾草、节巴草等各种各样的茎。在课上,我让学生把各自采集的茎放在一起,让学生逐个…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要教会学生作文,光靠讲解一些写作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直观”的写作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一、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知、去创造 中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到大自然中,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去感受,并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话去描述眼前的景象。这时,你会惊奇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幼儿天生对大自然具有好奇心。然而身居高楼的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并不多.他们对自然界动植物的观察只是片面和间断的。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想通过自然角的创设,弥补幼儿接触大自然的不足,为幼儿提供比较自由的、随时能观察和探索自然的机会,让自然角充分体现其应有的价值,成为孩子们的“活”课程。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幼儿天生对大自然具有好奇心,然而身居高楼的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并不多,他们对自然界动植物的观察只是片面和间断的.  相似文献   

12.
何淑玲 《甘肃教育》2007,(9S):60-60
1.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 大自然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各种生物的奥妙,激发学生兴趣。比如,笔者在给初一学生上第一次生物课时就将学生带到野外去.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周围的生物,并将其归类。  相似文献   

13.
一、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1. 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如教学“观察秋天”这次习作时,就带领学生到野外去仔细观察,尽情欣赏,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使学生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欢乐感。这样让学生把看到的说出来,再写下来,学生写出的作品也会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14.
历史源于现实,它是客观存在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的历史基础知识,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现实中,让他们去体验历史、感知历史、理解历史.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教学中,要让学生有目的地深入到自然界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在大自然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更好地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联系,发展观察、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晓君 《考试周刊》2011,(26):65-66
综合性学习是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要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渗透到写作教学中来,让学生融入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感悟生活,激发写作兴趣,让写作教学灵动起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植学生的精神家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有许多作文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之美、环境之美,要是写这样的作文,就一定要让孩子去大自然中感受一番。只有体会到了,才能写出体会。下面是我们六年级活动作文教研课的一个教学片段《校园里的花》。  相似文献   

18.
一、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1.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如教学"观察秋天"这次习作时,就带领儿童到野外去仔细观察,尽情欣赏,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使儿童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欢乐感,这样让学生把看到的说出来,再写下来,儿童写出的作品也会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学生感悟音乐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一、体验,感受写话资源 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因而教师想方设法去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几个“一”来丰富学生的生活。每周一次文娱活动、一次班队活动,有时玩游戏,有时搞竞赛等;每月带领学生们去郊外参观、游玩一次,让他们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