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儒林外史》是我国最杰出的一部古典讽刺小说,它对封建社会黑暗政治的讽刺、尤其对科举制度的讽刺,其艺术成就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峰。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中国自从有了《儒林外史》,“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这是公允的切合实际的评价。《儒林外史》之所以达到如此高的艺术水准,是因为它倾注了全部精力,集中描写了许多生动的喜剧形象,在这方面,作者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试图对《儒林外史》喜剧形象的描写,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赏读点示: 在林林总总的漫画作品中,讽刺漫画是主力军,作品最多,也最耐读。与歌颂漫画不同的是,讽刺漫画的最大特点就是“讽刺”与“揭露”,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批判性。它讽刺和揭露人类生活中各种丑恶现象,并针砭其本质。讽刺漫画从选材上分,可分为对敌人的讽  相似文献   

3.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对象是社会,动机是善意的。关于“讽刺”,鲁迅先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许多文章中都谈到过对“讽刺”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也是晚清讽刺小说的一部代表作。但不同于其他讽刺小说的是,它同时也可以被视作一部历史小说。《孽海花》体现出的“史传”传统——记录历史的责任,撰写史书的意识——不仅让这部小说具备了历史小说的特性,而且影响了小说讽刺的方式和效果。《孽海花》这种历史与讽刺的高度融合,使小说的讽刺达到了那个时代应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冷眼冷笔、冷嘲冷讽是张爱玲小说的一大特点。张爱玲小说辛辣地讽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旧上海冷漠虚伪的家庭人际关系,讽刺了人的种种愚昧、虚荣、冷漠和自私。也讽刺了其他种种可笑的事物。鲁迅的讽刺艺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讽刺艺术属于“有我之境”的讽刺艺术,而张爱玲小说的讽刺艺术是“无我之境”的冷眼旁观、冷言冷语,然而,在冷静的剖析与无情的讽刺背后隐藏的却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张爱玲对芸芸众生有着一副菩萨般慈悲的心肠。  相似文献   

6.
讽刺是《围城》的主要艺术特点。本文试图从讽刺的范围、力度、手法、艺术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从讽刺的范围看,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讽刺的力度看,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意义;从讽刺的手法看,灵活多样,主要运用了比喻、心理刻画、漫画法、戏谑法等;从讽刺的艺术效果看,入木三分、切中肯綮,达到近乎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问:“老师,《竞选州长》作为一篇讽刺小说,是怎样达到讽刺目的的?”《竞选州长》是一篇典型的讽刺小说,不少同学初读以后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讽刺意味,细品之余,不难发现,这种  相似文献   

8.
讽刺,这是人们在阶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常用的武器。毛主席说过:“讽刺是永远需要的。但是有几种讽刺:有对付敌人的,有对付同盟者的,有对付自己队伍的,态度各有不同。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讽刺,但是必须废除讽刺的乱用。”讽刺如果运用得好,对阶级敌人来说,能起到刺刀和解剖刀的作用,能层层剥去敌人虚伪的画皮,深入敌人的心脏,致敌干死命。然而善意的讽刺对人民群众来说,又是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砥砺的辅助  相似文献   

9.
讽刺,是不平、不满而又不得直言的产物,是人类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智慧的特殊结晶。讽刺艺术,是现实生活中如鲁迅所说的那些“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的事物的折光反映。 中国的讽刺艺术源远流长,在讨论鲁迅对中国讽刺艺术的贡献之前,有必要对中国讽刺艺术发展史作一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10.
只要世界上有假的、恶的、丑的事物,就必然会有讽刺和讽刺文学与之俱存。在中国文学史上,《儒林外史》以其讽刺艺术的卓绝成就而独树一帜,鲁迅对之评价很高,说“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①它所以成为中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是与作者吴敬梓的进步思想,他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腐朽反动的切齿憎恶,对官场黑暗窳败和官吏的昏庸卑劣的十分厌弃,对封建礼教的虚伪和世风浇漓、江河日下的强烈不满分不开的。他的讽刺,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他所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入手 ,比较分析了漫画人物和扁形人物的不同概念和特点 ,认为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用夸张、变形和反复等手法 ,塑造的是大量的漫画人物。这些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发展的 ,他们是幽默的或讽刺的喜剧人物 ,是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 ,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12.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笔记小说。自清末以来,学者对该书的评价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而对其讽刺艺术则鲜有人论及。本文试就其中四个方面:讽刺的客观真实性;讽刺的深刻性;讽刺的分寸感;讽刺的具体技巧,略加讨论,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讽刺艺术作些适当了解。  相似文献   

13.
田倩 《海外英语》2012,(3):206-207
Mark Twain, a mastermind of humor and realism, is seen as a giant in world literature. His humorous satire had great impact on the following men of letters; critics also attached significant importance to it and put forward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Noticeably, his humor ous satire finds full expression in his famous short story, Running for Governor. In it, with humor and satire, he exposed the true features and hypocrisy of American democracy. The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basic elements which affected Mark Twain’s humorous satire, aiming at offering rational analysis of this humorous satire in Running for Governor as well as making Twain’s works readily understood.  相似文献   

14.
巴赫金对讽刺与民间文化的关系作了历史和系统的研究,"形象性否定"成为他讽刺观的核心,把握这一点就能揭示他是怎样实现对前人的讽刺理论突破的,并能把握巴赫金讽刺观与狂欢、对话理论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受儒家以“美刺”之旨规范文学,强调文学与现实政治、伦理的关系之观念的影响,自扬雄、班固以来,对汉赋的传统评价多侧重对其讽谏力度不够的批评。不能否定,汉赋作家的弄臣身份,制约了作品的批判性。然而两汉大赋也艺术地再现了汉帝国的统一和强大,表现了作家由衷的民族自豪感。并且,赋作对形式的偏重正符合了作为文学转型期,文学从学术中分化出来这一特别阶段对文学的要求。基于此,汉赋作为“一代之文学”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6.
刘勰《文心雕龙·谐隐》指出 :“魏晋滑稽 ,盛相驱扇”。可见 ,高雅飘逸的名士也有滑稽世俗的言行举止。导致这种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两点 :天下沉浊 ,不可与庄语 ;玄风的熏染。本文试图运用滑稽美学的理论来探讨“魏晋滑稽“的表现方式及其反映的名士心态 ,以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魏晋风度  相似文献   

17.
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同时也以讽刺高手而称,而讽刺手法奇诡高超,他经常使用的讽刺手法有三种。一是对比式讽刺,即通过对比手法,深刻揭露讽刺对象虚假丑恶的本质;二是突转式讽刺,即先述假相,以褒语紧裹贬意,最后才突然掉转笔锋,撕破假相,令人回味无穷;三是夸张式讽刺,即通过双重透视,将讽刺对象置于放大镜和哈哈镜之下,使其丑态和劣性无处藏匿,此外,从内容上看,拜伦始终将讽刺矛头指向当时英国和欧洲的上流社会,特别是专制暴君,反动政客和无行人。  相似文献   

18.
《文艺阵地》为抗战讽刺文学提供了最初的和最有影响的发表园地,讽刺文学亦成为这个刊物的主打品牌、拳头产品。以《文艺阵地》为主场的“暴露与讽刺是否有利于抗战”的论争,为抗战文学的发展和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讽刺文学在《文艺阵地》上的蓬勃发展,是一种文学与杂志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戏剧中一个最完美、最逗人喜欢的喜剧形象。堂·吉诃德形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喜剧角色,但与福斯塔夫相比具有不尽相同的审美意义。通过两者的比较能更好地体现这两个典型形象的异同,并进一步揭示出两位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对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Don't be fooled by its pretty pattern and comical name-the harlequin ladybug is no joke.This Asian beetle(Brits call them ladybirds)was first seen in England in 2004.Experts wager that it flew or blew in from mainland Europe,where it was introduced in the 1990s to control crop p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