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让中国的孩子与外国的孩子站在同一条阅读起跑线上,使中国的孩子能真正享受国际先进阅读水准;二是提升国际知名度,打造少儿读物版权贸易的真正的“国家队”。  相似文献   

2.
书界采风录     
《南方周末》9月22日刊载记者文尚的文章:《只能与外国当代文学擦肩而过吗?》文章说: 一纸国际版权公约,似乎把中国的出版界逼到了死胡同,从而也把中国的外国文学读者逼个半疯。要不,一部美国商业畅销书《廊桥遗梦》怎么会红遍大江南北,造成“万人竞说廊桥梦”的局面? 《廓桥遗梦》在中国出乎意料地风行其实给中国的出版界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出版界怎样去喂养那些已饿得发慌的外国当代文学读者。  相似文献   

3.
商业产品有一种“地方保护主义”,这是众所周知的了。其特点是:封锁外地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而使本地只能购买到本地生产的哪怕是质次价高的同类产品。此种“地方保护主义”早已被广大消费者所唾弃,也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所不容。还有另外一种急需打破的“地方保护主义”,这里权且将它称做“新闻地方保护主义”。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具体表现是:禁止报道“有损本地形象”的新闻,地方报纸只为本地唱赞歌、不许半句话缺点;好事有一夸作十、坏事有十减为零。对此,笔者以为有必要来论说一番。  相似文献   

4.
独立经营的现代企业: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电视台为什么要向独立经营的现代企业转变?一个特定的产业是“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及其可替代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相互关系的集合。”也就是说,企业是产业的细胞,产业是企业的组织。企业化是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产业化是企业化的发展和升华,是企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化进程正处于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外国数字电视标准以及相关技术和产品,在中国市场跑马圈地,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另一方面,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化序幕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拉开,却因为旷日持久的“标准之争”陷入困境。有专家这样比喻:数字电视产业化就像一场国际竞赛,当欧洲、美国、日本等选手已冲出很远的时候,中国还在起跑线上做热身运动。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数字电视“标准之争”何时能了?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化路在何方?“标准领地”频频失守中国是世界电视大国,电视机年销售量超过四千万台。按照我国广播电视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6.
新闻照片是用手拍的吗?这个问题提得似乎有些离奇——难道还会有谁用脚来拍摄新闻照片的吗?但摄影实践的真知告诉我们,新闻照片除了用手来揿动快门拍摄以外,从另一个角度说,却是“用脚走出来的”。——在日本,有一位新闻学者确实说过:“新闻是用脚来写的。”——也就是说要拍出具有新闻报首价值、水准较高的新闻照片,除了使用灵巧的双手掌握高超的摄影技艺之外,还得迈开双脚深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典型报道主要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典型人物或群体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指导方针。在先进典型的采访中要不要采访报道对象的“对立面”,听取反面意见呢?笔者认为不仅要,而且很有必要。何为“对立面”?这里说的“对立面”主要是指如下两类人:一是与报道对象有意见或矛盾的人,二是在某些问题上与被报道对象  相似文献   

8.
新闻文摘     
巴甫洛夫把人的能力类型分为三种:“艺术型”、“思维型”与“中间型”。新闻记者是那一种类型的人才呢?艺术型?思维型?都不全是。记者实际上是中间型的人才,采访活动要求形象鲜明、形象记忆,有一定的想象力;写作提炼活动又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逻辑推理、理论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形象与逻辑的统一。中间型人才的范围太广,记者的能力类型,准确地说,应是信息型人才。信息型人才包括那些具体要求呢? 孩童般好奇——灵敏性:有位外国记者说过,“记者要有一双孩童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日居住外国人口已突破200万。外国人在日本本国看病及护理的机会与年俱增,然而,他们的日语水准却又难以顺利就医诊疗。面对这种情况,援助外国劳动者的民间非盈利团体NPO法人“AMDA国际医疗信息中心”出版了一套对  相似文献   

10.
记得一他外国新闻学者说过:新闻工作者容易犯的最大毛病是不准确。“准确之于报纸,如同贞操之于妇女同等重要。”那么,新闻报道怎么做到准确、真实呢?我觉得,防止把话“说绝”是一个重要环节。对此,我有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11.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电视专题片,主持人在向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提问,前面的一大段问话,与主题关系并不大(这是现在专题片常见的现象),最后才问到:“你认为中国喜剧与外国喜剧有什么不同,对此有什么看法?”这位演员感到很难回答,拖了好一会,才说:“我看主要在人物上……”显然,这位记者或主持人的提问让对方觉得无从“下口”。你说的“喜剧”,是指喜剧的主题,还是结构或是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塑造等等;你说的外国,是指英国、美国,还是中东、西非?这么笼统的提问,说明提问者对这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说过“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他的九字金言强调了艺术的个性“我”是艺术的主心骨 作为介于文学与绘画之间的一种艺术一漫画,更要突出一个“我”字“漫画要有我”,窃以为须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要有自己的思想。丰子恺先生说过:“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这个“意义”就是要具有一种思想:漫画家华君武更是直言不讳:“漫画的思想性就是一种政治倾向,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华老还指出:“齐白石的作品,大家为什么喜欢?因为他有思想。”德国的威廉 布什所以能成为漫画大家,他就是一个“善于捕捉瞬间表情,展示性  相似文献   

13.
记得有一年,上级有关部门曾考虑要取消编辑系列的职称,理由之一似于是说“编辑无学”。当时,许多“编辑系列”的人愤愤不平,认为是有关部门“看不起自己”云云。经过据理力争,编辑系列总算得以保留,但编辑系列的职称至今仍处于一种“妾身未分明”的状况,并未取得社会公众的广泛承认。不信,请到路边随便找一个人问:“教授是干什么的?”多半都能答得出来,而若问:“编审是干什么的?”肯定多半不知是何物。连出版系统内部有时提到编审都要加括号日“相当于教授”云云,可见,编辑要为社会所知乃至熟悉,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4.
为“要素说”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图书馆界在探讨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时,往往把刘国钧先生之说称之为“要素说”。但当我们仔细研读了刘先生的《什么是图书馆学》一文(以下简称刘文)之后,感到“要素说”与刘先生的本意是相背的。似有掐头去尾、断章取义之嫌。为了恢复刘文原貌,以免以讹传讹,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此为刘先生所讲的“要素说”正名。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中国出版业要赶快“造大船”?有关部门指出,是为了对付国内和国际的严峻挑战。所谓国际的挑战,是指国外的出版资本千方百计要想进入中国的出版物市场。中国正在积极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旦加入,中国的出版业将被要求对外国开放,中国面临的国外出版资本扩张的挑战将更加严峻。这当然是个警报。不过由于情况不明,我既感到紧张,又不免有点疑问。  相似文献   

16.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办公室里一片繁忙。总经理林尔蔚直到处理完一个外国代表团要求前来谈判合作出版词典的事情后,才转过身来,和我打招呼。“总经理,看来您这里找上门来的生意还很兴旺呢!”我说,“听说您对图书如何打入国际市场这个问题,有一些想法,能谈谈吗?”林尔蔚微笑着点点头,侃侃地谈起来。他说,我国施行对外开放政策后,许多出版社在介绍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方面作了程度不同的努力,出版了不少读者急需的书籍。但是,仅仅“引进”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有一点儿战略眼光,考虑如何使我们出版的图书打入国际市场。谈到这里,林尔蔚从写字台上拿起一本装帧精美的书递给我,说:“这是《精选英汉汉英词典》的海外发行本。国内的发行本,大概你已经看到了吧?”  相似文献   

17.
层次说——我们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绪引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历来颇存争议,概有“实体说”、“要素说”、“矛盾说”,“关系说”、“规律说”、“原理方法说”种种。从讨论的情况看,各家之说俱有己理,但要统一他说似也难。这种僵持状况本身已经暴露出旧的科学规范、旧的科学思维的局限,能否摆脱旧规,探索一条新的认识途径呢? 现代科学的新贡献是,认为科学本身是  相似文献   

18.
日本首相中曾根执政4年多来,曾多次提出“国际国家”这一名词。今年1月,他在施政演说中又称:“面向21世纪,要真正建成国际国家日本”。什么叫“国际国家”?简单地说,就是全球性国家。1985年日本《外交蓝皮书》中提出:“应实现向世界开放的国际国家日本”。日  相似文献   

19.
去年,曾写过“三个还是”的文章,即“还是后面的思索”一文,今天言犹未尽,还想写一下新增出的“两个还是”。(一)中国报还是外国报。常读中国体育报,发现该报的“外国新闻”越来越多,时时有“国际新闻”版、“篮球经纬”版等,利登的均是外国体坛的大小事情,包括明星隐私,而且大幅、大幅照片的刊登,视觉冲击力挺强,但内容却贫乏、改革开放了,外国新闻要不要报道,当然要报道。但也应适可而止。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严格执行中央指示,以地方新闻为主,是正确的。现在改革开放了,多增加一些国外新闻,也无可厚非,但仍应有个限度…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学术交流频繁的时代,通过翻译期刊目录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的学术成果是非常必要的。要使外国读者通过英译目录就能了解文章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关键是把目录译好译准。本文通过实例介绍期刊目录英文翻译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并归纳为“减法”原则、“加法”原则和“转换”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