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5年,我于苏南工业专科学校汽车发动机制造专业毕业后,由高教部统一分配到山西大同国营616厂(即山西柴油机厂),搞发动机制造。1957年1月于山西省文联主办的文学杂志《火花》上,发表了我的短篇小说《两个年轻人》,这应该算是我的处女作。以后陆续在《新港》、《延...  相似文献   

2.
1950年暑假,苏南行署在苏州举办苏南青年夏令营,在苏南各中学选择一批学生干部参加政治和土改政策的学习,以迎接即将进行的土改运动。夏令营由苏南行署副主任刘季平任主任,薛杰任教  相似文献   

3.
6月7日,《新华日报》A2版头条刊登我采写的深度报道——《苏南企业为何苏北招工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省委书记回良玉当日作出重要批示:“搞好苏北劳动力向苏南的流动安排,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务必研究一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根据回书记指示,省委、省政府专门派出  相似文献   

4.
1950年7月,我从苏南公立文化教育学院语文教育系毕业,进华东人民革命大学一部学习一段时间,到11月间,经组织上分配到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编辑部工作。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的编辑部和出版部  相似文献   

5.
在今天的研讨会上,我想结合新华日报新闻改革的实践谈三点体会。 第一,党报改革要努力使党报遵循新闻规律,强化党报的特色或优势。 在苏南办报质量比较高、各个市都有晚报的情况下,我们《扬子晚报》在苏南的无锡、苏州、常州,每个地方大约都有10万份。有很多人都讲《新华日报》要好好总结《扬子晚报》的经验,把报纸办好,报纸质量是发行之本。现在《新华  相似文献   

6.
纠错二例     
扬中岛早已同苏南相连 2004年10月29日上海《解放日报》7版《扬中长江二桥通车》一的开头是这样说的:“全长1761米的扬中长江二桥昨天竣工通车,从此长江中面积仅次于上海崇明的第二大岛同苏南相连……”  相似文献   

7.
在旧中国,有一些知识分子,热衷于办书店办杂志。十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办杂志起家”,介绍这方面的情况。韬奋一生办杂志,从民国十五年(1926年)接手办《生活》周刊开始。1933年《生活》周刊被迫停刊。其后生活书店继续出版《新生》周刊、《大众生活》周刊、《永生》周刊、《国民》周刊、《生活星期刊》。改  相似文献   

8.
完美生活     
王晓丽 《视听界》2006,(6):112-112
青春的岁月我身不由己只因这胸中燃烧的梦想青春的岁月放浪的生涯就任这时光奔腾如流水体会这狂野体会孤独体会这欢乐爱恨离别体会这狂野体会孤独是我的完美生活是你的完美生活我多想看到你那依旧灿烂的笑容再一次释放自己胸中那灿烂的情感我多想告诉你那依旧灿烂的笑容再一次释放自己这是许巍的《完美生活》,略带沙哑的轻摇滚。平静与淡然之中,蕴藏着几分激情,欲说还休。发排完这一期《视听界》,这歌就萦绕在我的耳畔。感觉,“完美生活”的意味,正是办刊一年下来的心境。“非典”时期,我被派到《视听界》工作,一晃,快4年了。其间,五味杂陈,…  相似文献   

9.
我是在1953年冬天,从青龙桥小学(原是小学教师)调往《北京日报》工作的。从1953年尾到1957年夏天,我先后在文艺组任编辑,新闻和农村组任记者。在农村组任记者的阶段,开阔了我的生活视野,填补了我生活底蕴的不足,使我写出了不少的短篇小说,包括1957年我出版的长篇小说《南河春  相似文献   

10.
我开始认识生活书店是1933年。1939年我走进生活书店,从此把我的一生交给出版工作,达六十多年。今天想起来,我从走近生活书店,到走进生活书店,有一点偶然,似乎也有一点客观必然。一、新文艺的启蒙怎么会走向生活书店,要从偶然得到一本新创刊的《文学》杂志说起。  相似文献   

11.
我从1978年考入大学中文系起,就学写文章,可是连续写了五年,寄了几百次稿子,结果连一个字也未发表过。直到1983年,我在西藏山南地区工作期间,偶尔听一位学生家长说,国家运往西藏的一些名牌自行车,有不少又被人带回了内地,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当晚,我的头脑里老是想着这事,于是在半夜里信手写了一篇短文:《希望尽快改变进藏物资倒流的状况》。一个多月以后,《人民曰报》在《读者来信》版上发表了,并被放在“紧急呼吁”栏。我似乎受了启发,不久又写了《在西藏推行太阳灶势在必行》的短文,又被《人民日报》发表在《读者来信》版。看着自己的文章竟被《人民日报》采用,就好象一个从未坐过汽车的人,一下子坐上了飞机似的,喜不自禁。我身边的藏族老师们也纷纷称赞我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这时,我回想起自己写过的数十万字废稿,那些稿子不知花了我多少心血,而这两篇稿子连草稿也没打呀!我从中悟出,写文章必须从生活出发,做生活的有心人。否则,一味凭自己主观意念来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业余通讯员,写稿30年,每年都有百余篇稿件被采用,不少稿件被评为优秀稿件。1990年1至10月份,我写的稿件不仅有140多篇被采用,还有8篇先后在《新华日报》、《父母必读》杂志、全国24家电台联办节目、《经济新闻报》、市电台等新闻单位举办的有奖征文活动中获奖。此外,我还发表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论文和成果7篇。  相似文献   

13.
我自一九一二年参加长沙《女权日报》,至一九四一年退出上海《新闻报》,时间恰恰三十年。此后虽然断断续续地为各地报纸写过一些稿件,但都是“客串”性质,不列入“记者生活”以内。现所写《记者生活三十年》,由于事隔多年,记忆十分模糊,昔年旧友,凋零殆尽,虽有个别健存,对我也不能多所帮助,因此本文所记,不免与事实有出入之处,希识者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14.
王仿子 《出版史料》2003,(3):119-122
2002年的《中国出版年鉴》放大开本,增加篇幅,洋洋洒洒200万言,收录了许多可读的文章。在《文物与史料》栏目下,一篇《中国近代出版机构产权衍进的历史考察》(王一方著,以下简称《考察》),考察到生活书店,引起我的注意。《考察》全文约5000字,说到生活书店约500字,就在这500字中,作者把一个我认为是不存在的史实强加给了生活书店。  相似文献   

15.
1943年11月21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头版刊登了新华社华中廿日电《新四军粟裕师长谈苏中苏南反清乡胜利》。粟裕在向记者发表的谈话中指出:敌寇自去冬开始实行其"对华新政策"后,今年一月初即同时加紧在我江北通如海启及江南镇丹武两根据地的"清乡"部署。敌酋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及小林师团长、  相似文献   

16.
"那天夜里我一夜没有睡,自己跑到印刷所里的工场上去.我亲眼看着铸版完毕,看着铸版装上卷筒机,看着发动机拨动,听着机声隆隆——怎样震动我的心弦的机声啊!第一份《生活日报》刚在印机房的接报机上溜下来的时候,我赶紧跑过去接受下来,独自拿着微笑."这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邹韬奋在《经历》一书中回忆他一九三六年六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的难忘的情景.  相似文献   

17.
前言今年的七月二十四日,是邹韬奋同志因病长逝的三十五周年。为了纪念他的忌辰,我翻阅了他主编的生活周刊,重读了《韬奋文集》中的有关文字,写成了《邹韬奋和戈公振》(《回忆两位新闻前辈之间的深厚友谊》)一文(见《新闻战线》第四期)。就在翻阅生活周刊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不少有关邹韬奋同志和家叔戈公振等人在一九三二年筹办生活日报的史料;从家叔的遗物中又找到了邹韬奋等同志从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起直  相似文献   

18.
我和伯昕同志从1928年开始在《生活》周刊共事,在韬奋同志和伯昕同志身边工作了14年,受到他们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宣传进步的思想和出版进步的书籍是革命的工作,是人民的事业,从而下定决心,把这项工作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生活》周刊上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伯昕同志在“生活”内部密切配合,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注意收支平衡,精打细算,可说是  相似文献   

19.
青岛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的《生活在线》,开办已有15年.15年来,《生活在线》无论处于高潮还是低谷,都是青岛电视台一把颇具锋芒的“利剑”,主创人员百折不挠的精神、含我其谁的担当、精益求精的作风令人敬佩,一支日趋成熟的采编团队逐渐形成,其采访和编辑的智慧值得同行借鉴. 2015年12月2日,《生活在线》播出了《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的报道.近8分钟的片子深入细致地记录了当事人陈女士的“求证”经历.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卫生科普杂志的编辑。我认为,一名好的杂志编辑,应该具备较强的组织稿件、策划栏目的能力。为了紧密联系读,我多次组织征与讨论,请读积极地参与进来。我想,一旦读参与了办刊,你想不让他订这本杂志都不容易。2000年,我在《人到中老年》栏目策划了“要不要给子女带孩子”的讨论。由于涉及的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读参与的热情很高,我从中精选了几篇稿,陆续以《我的母亲带了仨》、《岳母的无奈》、《虎爷爷不带虎孙子》、《带孩子有付出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