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语文教育改革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法、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其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如果识字、写字教学做不好,势必影响阅读写作等的顺利进行.因此,识字、写字教学仍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课例现场 1 某省级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一位年轻的王老师在教授《荷花淀》时,让一男生回答老头子用什么武器来替大菱报仇时,男生答"竹篙(hāo)",这时,其他同学都笑了,齐声给他纠正"竹篙(gāo)",王老师顺势请这个男生把这个字写到黑板上.这个男生于是很潇洒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篙",占了黑板的六分之一,字写得方方正正的.听课的老师看到都发出了赞叹声.王老师看到大字后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个好孩子,他怕我们看不清楚!并且,字写得这么大,跟他的个头是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3.
从教材说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4方面,同时利用适当的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了语文课《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设计。从而揭示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强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 (一)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结构的差异性,界定教学的梯度目标,以便实施分层推进教学。梯度目标的描述分设基础(记为A)、水平(记为B)、扩充(记为C),其中基础知识目标通常放在A级,能力目标在B、C级提出,形成梯度目标系统,以贯彻和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知能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理念]苏教版的音乐教材一直关注对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也一直要求对学生的情感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其中,思乡之情的文化表达可在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中将歌唱与欣赏、感受、体验相结合。本课的教学设计便是在这样的教材背景之下,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思乡音乐作品的学习与感悟的。[学情分析]客观上看,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土生土长,缺少  相似文献   

6.
牟海玲 《广西教育》2008,(13):38-39
本课例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①以情感为依托,认与学和谐统一。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以情感为依托,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其智慧潜能;②教会学生读书,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朗读,培养有条理的说话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画图中的生动形象,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巩固语文知识;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课的开始部分,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手持各种颜色的“七彩绳”,用个性化形式“闪亮登场”这一舞台情景形式,学生有的跳绳,有的手拉绳,一改过去的集合整队方式,为全课设下了轻松愉快的学习基调。  相似文献   

8.
我的教学生涯是伴随“课例点评”成长的.我1996年参加工作,“课例点评”也于1996年创设.拜读优秀的教学设计。聆听名家的精辟点评,是我每月的必修课.纵观十年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栏目更替,“课例点评”以她特有的魅力独树一帜,成为《中数参》的品牌栏目,她以朴素的课堂教学实际,居高临下的点评理念,为广大一线教师开辟了钻研教材教法的实用园地.但玉不掩瑕,在众多的课例点评中,仍有一些脱离实际,不够完美的课例或点评,我不揣浅陋,分别从课例设计与例后点评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课例点评”之“美丽错误”,只期望“课例点评”栏目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9.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选自人教版高一(上册)的一首诗歌。这首诗语言质朴、意象简单、思路飘逸、形式工整,读后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但诗歌的主题却是许多学者争论的话题,因此,给这首诗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本文以饶满林老师执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该课例进行研究。一、教学设计(一)合理的学情分析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其中的"备学生",我们通常理解为"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0.
今天很欣喜地看到针对同一篇课文的两堂不同设计、不同风格的语文课。 首先,这两节课的切入点明显不一样。第一节课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第一、二自然段,在读中体会到这是一只快乐的、爱唱歌的小鸟.甚至有同学说到小鸟的自信。而牟老师的课,从一群孩子打伤了一只小鸟的故事开头,来看这一行为的后果,来认识这只小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设计 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组织者、适当的引导者、必要的参与者。教学过程设计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阶段,指导学生研读课史,合作探究问题;第三阶段,练习巩固。  相似文献   

12.
师:《桃花源记》问世以来,桃花源就成了美好社会的代名词,人们向往它,追求它,它究竟美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展开讨论。生:桃花源里的桃花美。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桃花源周围的美丽风光?(学生按原文翻译第一段)师:这位同学翻译不错。不过我要你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再现桃花源外的美景,这是一种再创造,要求比翻译要高一些,你们不会怕难吧?(学生默然)师:我给大家做个示范:清澈透明的溪水静静地流着,溪水两岸是一片桃林。桃花开放的时节,放眼望去,粉红色的桃花灿如云霞;林中,绿草茵茵,鲜嫩柔软,空气中弥漫…  相似文献   

13.
14.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7,(11):19-21
许多时候,我们在追问:语文教学激动人心的魅力在哪里?是课堂上昂扬的氛围吗?是,但不完全是;是师生滴水不漏的问答与对话吗?是,不完全是;是学生念出那些"成熟"的语言"作品"吗?是,也不完全是。新课程让课堂的内涵更加丰富,也让语文内涵更加丰富,有一点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学生语文的创造。  相似文献   

15.
施天慧 《考试周刊》2013,(51):170-172
基于五年制高职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响应《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着重体现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的要求,作者对《药事管理与法规》中的《处方管理办法》一篇进行项目课程教学设计,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合理评价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琼 《湖南教育》2004,(2):42-43
一、由图入手,引新激趣看图引思:小朋友们,上课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有趣的石头。〔课件显示黄山奇石的几组图片〕看到这些石头你想到了什么?(按图片显示的顺序依次说)有谁曾经看到过这样的石头?(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黄山奇石对比激发:说起“奇石”呀,它和“云海”、“奇松”、“温泉”一起被称为“黄山四绝”。作者为什么单写奇石?你们能从下面两句话的比较中感受到吗?〔课件显示:①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②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先读读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7.
汤泽良 《学语文》2012,(1):20-21
见于人教社《语文》九年级上册的《故乡》是篇经典作品,各种教学参考用书对其主题的界定有:一、“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二、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三、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说法不一,各个有理,所以难以选择。语文出版社《九年级语文教师用书》明确为:“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主要通过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同时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8.
沈玉芬 《江苏教育》2008,(12):15-17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熟读课文揭示的育人哲理。 2.在教师引导下,体会课文“层层设疑,寓理于事”的表达方法。 3.借鉴课文句式,练习表达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想】1.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重点突破。教学方法上:设计主问题,使之“牵一发而动全身”,让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发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