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72):98-99
万以内的数是较大的数的认识,离学生的体验感悟经验较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万以内数的概念的建构显得比较困难,如何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感悟较大数呢?首先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合理想象;其次,借助工具,合理建构概念;最后操作体验,深化认识。  相似文献   

2.
面对"千米的认识"的现实教学难点,教师基于对学生的实证研究,探索建立空间观念的有效体验活动,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聚焦"量感",实施"千米的认识"的有效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3.
以说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通过说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的实施,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统筹吸纳、合理演绎、系统整理课堂内容,从而达到指导教学实践的目的。通过说课,可以巩固教师的专业知识,进一步熟悉大纲和教材,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水平,特别是对新课教学的驾驭能力,是教师培训的一种好方法。本人曾在2004年撰写了《浅议中学化学说课》论文一篇,专门就中学化学说课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积累,并结合我校教研教改实际,觉得有必要就说课的方方面面作一拓展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初步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在实践活动中掌握1千米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课前思考小学数学教材中对于分数的学习一般都是从"率"开始,再从"率"过渡到"量"。这样的教学顺序有一定的价值,但也引起了一些专家的讨论,有专家提出应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从"量"引入,从"量"的学习逐步上升到"率"的理解。笔者认为两种思路都有道理,但任何一个数都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它既可以表示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数的关系,所以仅仅关注"量"或"率",或是割裂地看待"量"与"率",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6.
拓展培训以学员为中心,以学员的感受为主体,强调户外自然活动的亲身参与、体验,从中得到享受与感悟,是一种对学员深层次的心理施加影响的培训方式。拓展训练能够有效地拓展企业人员的潜能,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帮助企业人员建立高尚而有尊严的人格;同时让团队成员能更深刻地体验个人与企业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而激发出团队更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拼搏创新的动力,使团队更富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设置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构建适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有没有艺术性,主要看教师能不能抓住生成性资源,并对这些生成性资源善加利用和巧妙转化。特级教师张秀花在教学“面积的认识”时,顺势而为、随机应变,将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转化成对教学有利和对学生学习知识有用的阶梯,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现行教材为基础,选取“原点”字进行归类拓展,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链接汉字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增加识字量,提升识字兴趣,奠定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认识千米"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上学习的。然而,虽然千米也是长度单位,但是它与其他几个长度单位的学习又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像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这些单位都是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测量工具,如直尺、三角尺、米尺等直接测量得出,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比较直观地得到  相似文献   

11.
磨课,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经过程,是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求索与历练。"认识角"一课的磨课过程,就是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发现、在合作交流中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次磨课,就是一次"历劫",是一次学习、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也是一次合作、反思与教学创新的过程,更是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在"分数的再认识"的磨课中,逐步深入概念本质,让课堂从肤浅走向深刻,从自我走向实际,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确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几个方向。在教学"认识方向"时,应先引导学生认识现实情境中的方向,然后再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最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对方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升高三一轮复习课的效益,是广大高三数学教师十分关注的话题.切实把握高三一轮复习课与新授课在目标定位、内容选择、问题设计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基本要求.以一节概念课的复习为例,以问题为引领,突出对概念内涵的揭示,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对提高复习效益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的教材中搭配分了两次进行教学,第一次出现在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的排列与组合较为简单,一是 3 个数中取 2 个数字组成个位和十位不重复的两位数,二是三数求和,和的可能数。第二次出现在三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的搭配问题比二年级的复杂一点,其中例 2 是 3 件上衣和 2 条裤子,1件上衣搭 1 条裤子,请你搭一搭。本节课搭配的方法类似于三年级下册的例 2,而且由于搭配的方式有很多种,所以相比于三年级下册的例题更难。故在探究环节设计了先探究差是 9的算式,教学填数的方法,然后通过方法的类推,类推到差是8,从而降低难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防止知识的混淆。在教学"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时,教师多次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从感知表象到建构概念,最后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数的产生过程,初步认识二分之一,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2.学会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3.引导学生体会分数的产生与发展,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  相似文献   

18.
杨巨陆 《广西教育》2013,(17):15-1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数学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去解释现实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提炼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努力地促成学生将其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而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学应用”将是我们今后教学过程中应努力的目标取向。那么,如何让数学应用走向更深处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美术是一门艺术,能真实地反映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揭露假、恶、丑,其基本价值在于使学生充分体验美术中蕴含的艺术美和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艺术。  相似文献   

20.
以生活为源,以实践为拐杖,以活动为载体,是小学生有效数学学习的基本思路,也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灵魂所在。为此,在“吨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深究文本内涵,还得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积累等诸多因素,科学地创设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情境,从而助推吨的学习理解的深入。基于此,教师就得抓实以下的教学细节,一是紧托生活,温故引新;二是立足实践,感悟新知;三是回归现实,深化理解等,以此加速吨的学习感知积累,促进有效数学学习的打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