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认知肤浅处、学习错误处、课堂生成处追问,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让学生在发生错误时迷途知返;能够在学生理解重点处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3.
朱琴秀 《考试周刊》2012,(91):71-72
追问是指在学生解答了老师预设的问题后,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再一次或更多次的提问。它可以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主动质疑,促进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在认识冲突处追问,在认识粗浅处追问,在探索方法处追问,在发生错误处追问,从而生成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文本教学价值丰富多彩,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透过文本的文字符号信息,寻觅文本解读的关键处、突破口,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腹地,真正感受文本深处的美丽。下面结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例,谈谈文本解读的有效抓手。一、抓住文本疑惑处,追根溯源阅读文本时最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往往是文本语言的前后矛盾处和逆情悖理处。面对疑惑处,教师要用"追问"来引导研读,教会学生联系背景、上下文和生活来探究思考,品味感悟,帮助学生厘清文本疑惑,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5.
教师精准巧妙的追问,可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以苏教版教材为例,通过在学生思维定式处、思维错误处、回答精彩处、回答不清处等的追问,引导学生反思和完善自己的数学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追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发生错误时迷途知返,能够在学生理解重点处画龙点睛,能够在学生偏离主题时余音绕梁。追问运用得当,对于学生明确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完整性、准确度,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具有独特的价值。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对追问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追问是课堂理答中出现矛盾的一种常见解决方式。课堂追问艺术体现在能够通过课堂生成选择恰当的追问方式;能够在学生茫然、出现错误处和思维需提升时抓住追问的最佳时机;能够针对学生“真实想法”,在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处,在课堂“意外惊喜”时灵活掌握追问技巧。同时,追问也要避免过度、毫无边际等误区。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智慧追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在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要善于追问促思;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要善于追问诱思;在学生回答模糊时,教师要善于追问启思。  相似文献   

9.
追问是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学生有了一定理解之后,进行补充、深化性质的提问。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认知困惑处、在学生错误处、在知识延伸处进行追问,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相似文献   

10.
追问是指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学生有了一定理解之后,进行补充、深化性质的提问。由于追问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要实现追问的价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把握好追问的时机至关重要。一、在认知困惑时追问——理解知识本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惑、产生大面积错误时,教师应该及时地发现,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追问,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区分对错,理解知识的本质,而且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增  相似文献   

11.
马晏 《考试周刊》2014,(75):64-64
追问,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是对学生回答的进一步提问。追问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效",是否"问得其所"。有效的追问,要在学生回答正确、错误、有争议、有障碍、有意外时,问出"思路",问出"独特",问出"精彩",问出"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有效地引向"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追问是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智慧的风向标,也是学生数学素养不断发展的试金石。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点,以问促思;精细解读学生的错误点,以问引思;精确掌控学生的困惑处,以问诱思;精密解析学生的混沌处,以问促创。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问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实现学习难点的突破,让数学学习更智慧。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常"出错","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细心捕捉学生的"错误",尊重这些"犯错"的学生,更要善于对待这些"错误",让这些"错误"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从而创建一个有活力的、高效的数学课堂,并通过反省错误,让学生在反省中感悟真理,拓展思维,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充满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追问者",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善于追问的老师源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了然于心;善于追问的教师能在无疑处设疑,于无疑处质疑,让学生从无疑处生疑,于无疑处思疑;善于追问的教师,看似"无为"却有为,通过不着痕迹的点拨、  相似文献   

15.
肖祈福 《教师》2020,(3):52-5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承担着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引导的角色,要巧妙驾驭课堂,善于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做到"错误处"适度纠偏,"肤浅处"适时引领,"关键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探究并解决问题,既掌握了方法,又培养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课堂本来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关键是教师怎样来对待。本文从"自主纠错,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巧用错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待错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将错就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反省错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善用错误,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六个方面,阐述了"错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让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7.
数学追问是一种深层次的对话,通过追问可以让师生、生生的课堂对话走向睿智与深刻.正确时的追问能够让学生洞悉本质,迷惑时的追问能够让学生形成探究智慧,错误时的追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数学反思.追问要追问到底、追问到边,以便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度开掘.  相似文献   

18.
<正>问题是引领学生思维航向的灯塔。善教者,必善问,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的提问对于促进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适时适当的追问,能够点拨学生的思维方向,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是数学课堂上的"点睛之笔"。正确把握追问的切入时机,是发挥追问成效的关键。一、"追"在无疑处受到心理年龄的制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浅尝  相似文献   

19.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准确把握追问的时机,对于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注意在学生认知困惑处、课堂意外处、认识浅表处、自主探索处和知识延伸处巧妙追问,推进教学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有效利用这种"错误资源"要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变怕错、避错为惜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引入处试错,在疑难处辩错,在关键处纠错,充分发挥错误的教学价值。在课后要促使学生摘错、梳错和忆错,防止错误再次发生,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