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更加注重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培养学生把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能力。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等,帮助学生建构立体思维,强化立体几何分析能力,从而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数学解题技能,提高数学学习综合能力。本文重点阐述小学数学立体图形教学的意义,并对如何开展立体图形教学进行系统性分析,针对当前小学生的学情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图形变换一般有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图形变换是一种灵活的解题方法。将图形变换方法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图形变换特点,避免教学时死记硬背、脱离实际需要等相关问题,有效运用图形变换,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引导学生强化训练与转换思维,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转换与解题能力,也提高学生思维灵活度和实践能力。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图形变换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物理图形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如果在物理解题中能够巧妙利用物理图形,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化难为易、曲径通幽的效果。但任何一个宏观的物理过程、微观的物质结构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任何物体或场都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即有一定的空间维数,其按空间划分可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一般来讲,立体图形比平面图形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构造函数、方程、复数、变量、图形、三角对偶式和数列等方法解题,论述运用构造法解题的独特、简捷,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具体化”的解题策略在小学数学解题过程中应用非常宽泛,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立体、直观、具体的语言、图形或者学生的既有经历和体验,是这一解题策略的基本特征。恰当地、巧妙地运用“具体化”的解题策略,有助于让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一步暴露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有效地找到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与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构造函数、方程、复数、变量、图形、三角对偶式和数列等方法解题,论述运用构造法解题的独特、简捷。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所谓折叠图形,就是由平面图形经折叠而得到的立体图形.求解折叠问题时,将折叠图形还原为平面图形,去寻求折叠前后量、位置关系的变与不变,特别是利用量、位置的不变,就能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使隐含条件明朗化,空间问题平面化,从而优化思维程序,简单、快捷地完成解题。  相似文献   

8.
王继琴 《考试周刊》2011,(71):21-22
作者通过对一个来自课本例题的基本图形的认识、分析、思考,训练学生识别图形,利用基本图形的条件和结论,将一类复杂图形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问题的本质,防止解题中无关信息的干扰,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物理解题思维的起点问题,提出了选择思维起点的四种方法,即模型法、假想法、临界点法和图形法。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在学生智能培养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几何定理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者完美的统一体。图形语言反映定理最直观、最简捷 ,学生接受起来最迅速 ;解答几何问题 ,也大都需要借助图形语言 ,可以说 ,图形语言是学生解题思维的起点。但是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注意图形语言与其他两种语言的有机结合 ,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定理的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 ,结果学生在解答几何问题时 ,面对几何图形 ,看不出图中的几何定理 ,更作不出有用的辅助线 ,解题思维陷入困境。因此 ,注重几何定理中的图形语言教学 ,应是几何教学的一大突破。一、几何定理图形语言的初识阶段几何定理图形…  相似文献   

11.
平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在解题时一般需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这类问题既能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的转化思想、思维的灵活性,因而备受青睐.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平面不规则图形面积求解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2.
求图形阴影部分面积问题是考试的常见题型。关于此类问题,从多角度探究,拓展思维,探寻本质,归纳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解题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形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形式,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法一致性、问题关联性和思维深刻性。以等腰三角形中一类动点问题为例,通过点的位置变化、图形形状变化、方法迁移运用等实施教学,使学生对动点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促进其建构思想方法体系、提升思维品质、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常常采用构造法.在运用构造法解题时,可以针对具体问题构造不同的数学模型,如函数、方程、向量等等,也可以构造图形,如构造立体模型.为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解题方法上加以创新,笔者在教学时发现,有些问题通过构造立体模型来解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尝试,以便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数学的特点.数学教学中,解题挤占了大部分时间,"规避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是数学教师在当下"双减"背景下追求的共同目标.落实解题基本训练,提高解题教学的有效性有许多途径,比如"解题模块"、"命题联想系统"等.数学教育家曹才翰先生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具备由复杂图形中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图形;由基本的图形中寻找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基本图形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6.
低学段的学生在生活中对空间与几何知识仅有初步的感受。通过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帮助学生利用“新常规”沟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进一步完善对几何图形的建构,进而从多角度“再认识”立体图形,最终在合作交流中深化思维。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数学核心素养与初中平面几何研究的图形形状、位置、大小相结合,归纳出“图形结构-数学运算”的数学学习与解题思维模式.据此提出数学解题的三分析:条件分析,结论分析,方法分析.结合全等三角形证明的具体案例,详细给出了三分析的详细应用过程,教会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于同一物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处理往往会导出许多不同的解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思路解题,既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掌握的解题思路,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又能通过比较,选择最合理、最简捷的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所以我们常说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其实,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一题多解帮助学生跳出题海战术,少做题,却也能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解题教学是中考复习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中考复习中,若能将一个问题或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变换和发散,则可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得以优化.中考解题教学中,问题变换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为立足点,因题而变,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潜在思维水平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得出问题变换的7种方法:同一问题方式变,同一图形考题变,结构类似解法变,图形变式解法同,惯性受阻辟蹊径,封闭问题开放化,字词改动性质变.7种变换方法虽各有侧重点,但同中求异和异中存同的辩证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20.
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数学解题中最为常见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将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位置、图形关系结合起来,借助"以数助形"、"以形助数"的方式将某些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简单化,进而启发思维,优化解题方法.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形结合解题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绕过障碍,做到胸中有图,见"数"思"形",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