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本发展是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学校中的专业条件、文化氛围、协同关系和发展范式等形成了教师校本发展的生态系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其中,协同生成的理念和实践又直接影响着教师校本发展的实效和远景。文章对高校外语教师的协同生成的实质进行了诠释;以文化生态学为价值取向,探讨了协同生成促进教师校本发展的内涵,并对协同生成推动教师校本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意识是行动的支配性力量,教师缺失生成性意识,就不能有效地进行生成性教学。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对教师生成意识的呼吁越来越强烈。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形成自觉的生成意识,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却缺乏这种生成意识,影响了课堂的动态生成,这主要表现在单一的教学资源意识、教学过程的忠实取向意识和淡薄的教学问题意识。为使教师形成生成意识,主要从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问题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并提出生成意识的培育策略,从而促进生成性教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生成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生成式教学,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然而作为一线教师,在对生成的价值已经达成了共识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对"有价值的生成"予以关注。而有价值的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师作用如何体现呢?本文结合课例对有效生成中教师调控策略进行一番阐述。  相似文献   

4.
课堂生成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新课程呼唤具有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成的地理课堂,课堂生成是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它的因素有教师、学生、课程与教材和环境等。教师是促成优质高效课堂生成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来源和地理教师在课堂生成中作用的分析,提出了地理教师在课堂生成中应该是辨别者、激发者、开发者、捕捉者和运用者的观点,并在地理课堂中进行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抓住“生成”需要智慧,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抓住“生成”,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把“教学意外”转变成“教学资源”,整合进课程。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有意识的“生成”,要求教师课前精心“预设”,通过“预设”促进“生成”。“预设”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思考、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过滤”、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又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积淀过程。教师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只有智慧地教学,才能在生成学生智慧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也是发挥和考验教师机智的重要“战场”。所谓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课堂动态生成有时并不是随机的,它往往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就做一些简单的预设,即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教材情况进行分析设计。  相似文献   

7.
教学环境、教学技术的变化对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智慧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需要强化推动自身教育智慧持续发展的意识并积极开展教育智慧生成实践,而院校则有必要为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为教师教育智慧生成成效的提升提供助力.文章从内生机制与外生条件两个层面,对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策略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晋瑛 《四川教育》2005,(11):33-33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抓住“生成”需要智慧,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抓住“生成”,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把“教学意外”转变成“教学资源”,整合进课程。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有意识的“生成”,要求教师课前精心“预设”,通过“预没”促进“生成”。“预设”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思考、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过滤”、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又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积淀过程。 教师工作垦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只有智慧地教学,才能在生成学生智慧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获得长足的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新手教师进行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得到中小学新手教师工作负担的生成模型。研究发现,新手教师工作负担生成包括工作压力、自我控制和外界支持三个核心概念。新手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并不会直接导致工作负担的生成;而是在通过自我控制与外界支持互相作用的过滤网后,最终形成工作负担。基于工作负担的生成特点,职前教师教育层面加强应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师范教育,职初学校层面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及创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对新手教师减负有实质性帮助。  相似文献   

10.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需要教师对课堂的生成性教学进行严格把控.生成性教学指的是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现状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教师要在课前设计好教学内容,精心预设,留出生成空间;提出话题,创设生成情境;加强互动,发现生成性资源.把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实现课堂资源高效化.  相似文献   

11.
“生成性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中的生长和建构,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调整形成的活动过程。这是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的重要方法。“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形态,是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过程。生成性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学识渊博、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更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2.
从预成到生成——教师角色的现代性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概念中的预成论,视教师角色是圣人,是教育者,是专家。于是,教师成了道德的说教者,成了科学知识与真理的奉送者,成了学生认知与人格结构的塑造者。然而,生成论则从教师角色生成的角度,对预成论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概念进行现代性反思,秉承教师角色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种精神存在,是一种社会存在的观点,认为教师是认知、评价、决策与实践的生成者,与学生共享生命的资源;教师是道德、审美与信仰的生成者,与学生同构生命的意义与希望;教师是交往、政治与历史的生成者,与学生、社区共生成命的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3.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文章探讨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提出地理教学中关注和利用有效生成的实施策略:教师要真心接受生成,精心预约生成,诱发动态生成,捕捉动态生成的契机,因势利导,对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使用教学机智,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山西省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绩效的视角对培训进行了审视和反思,提出应转换教师教育范式,采用生成性培训来提高教师的培训绩效,并对生成性培训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课堂应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实践证明:越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越是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  相似文献   

16.
选取H大学S教学团队为个案,进行参与式观察以及深度访谈,遵循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思政课教师主体性生成的心理机制和外在支持系统进行研究,并构建了思政课教师主体性生成的模型。研究发现:(1)思政课教师主体性的生成需要以内在的认同感、自主感和获得感的满足为前提;(2)在教学团队中,团队结构与团队文化会直接影响到团队成员心理感受,进而会影响到思政课教师主体性的生成;(3)思政课教师主体性易受行政力量以及学生反馈的影响,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以及积极的外部反馈能够对思政课教师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对课堂教学反思的深入,教学研究,让我们开始反思,让我们由侧重教师的讲授改变为关注学生的生成,并且让生成越来越精彩、越来越丰润。学生常常能与老师产生共鸣,形成共鸣场,让思维轻盈曼舞。同时在反思中,教师自觉地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进行持续的调整与改变,提高驾驭课堂能力,逐步生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实现专业成长,生成也走向丰盈。由此,生成分为学生的生成和教师的生成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借鉴当前教师文化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文化的生成发展进行了初步解析,提出了一些在教师文化生成和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具有情景性、实践性、个体性、缄默性和动态生成性等特点。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和检验的过程。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知识基础,实践反思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推动力,对话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替代父母关系"则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情感基础。教师实践智慧不仅对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也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成性资源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交流互动时,由于学生的反应和回答不在教师的预设之内,却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反馈和评价的情况。面对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可结合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及时调整应对策略。面对不合理的生成性资源,及时"喊停";面对含糊的生成性资源,及时"追问";面对错位的生成性资源,及时"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