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这绝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弄清楚这其中变化的实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应用题教学宝贵的、成功的经验,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解决问题的教学.该文立足于应用题和解决问题的内涵,探讨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并结合当今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问"就是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美籍华人当代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也曾经说过:"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可怕的倒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开第一步。""新"就是创新,就是善于利用感官能力全方位地感知周围的世界,并且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理顺并能够看清多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过去的应用题教学相比,涉及的知识范围更宽广,期望的教学目标更宽泛。其目标具体细化为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合作意识、反思意识等"四个意识"的培养。课程改革应该继承传统的应用题教学的经验,并按照"解决问题"的要求改进应用题教学。  相似文献   

4.
数学解题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数学解题的价值不在结果,而在于过程。解题过程应该是一个思维过程,分析、发现、探索、反思、体验、感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提出自己的思路与想法,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磨炼了学生的坚强意志,从而让学生品味数学的美,感悟解题的极大乐趣。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以来,"满堂灌"被大家摒弃之后,随着对对话教学的提倡,不知不觉中,又出现了"满堂问"的现象。事实上",满堂问"之所以依然大量存在,说明大家针对"满堂问"仅仅是指责有余,所给出的方法还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暑假里,我集中看了一些名师的课堂实录,进行了"问"  相似文献   

6.
侯彦君 《语文天地》2011,(23):61-62
课堂教学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都离不开"问题"。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载体,从某种角度说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是"问"的艺术。可以说,有效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有效地提出问题和有效地回答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教者对自己需自问,对学生需巧问。  相似文献   

8.
“数学源于现实 ,也必须寓于现实 ,并且用于现实 .”数学应用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被长期地冷落后 ,如今终于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一批批数学应用问题应运而生 .那么 ,对待这些应用问题 ,除了要唤醒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他们的应用能力外 ,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呢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以“打包问题”为例对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打包问题 已知每包香烟的长、宽、高尺寸分别是a=88mm ,b=58mm ,c =2 2mm .10包香烟按“规则方式”打包 ,哪一种打包方式使表面积最小 ?“规则方式”是指每相邻两包必须是以全等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从目标、内容到教法进行全新改革,《课程标准》倡导“问题情境-建立模式-应用与拓展”这种“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模式。“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真正让数学与现实联系,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所碰到的现实问题。“解决问题”应当也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开展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意识形态的急速转型,学生的德育工作越来越难做几乎成了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特别是当前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集体意识淡薄,自我意识强烈,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令班主任应接不暇。所以当前班主任工作越来越繁琐,越来越累。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以问解问的方法在解决学生日常琐事方面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吴敬志 《考试周刊》2011,(8):222-223
对"问题"关注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到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系到学生能否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提出了"四基"和"四能",进一步明确数学教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四能"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基本途径与载体。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其思维的基础,然而学生的学习现实却值得我们深思。一、现象片断一。在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境遇:"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小手举得高高;"同学们,你还有什么疑惑?什么问题?你又想到些什么呢?"讲台下一片安静。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问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才有的特权,教师问学生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讲台上的主演者,学生是忠实的听众,这种独白式的课堂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学生从老师那里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但问是学的有效途径,包括老师对学生提问,也包括学生对老师发问。学的多与少、宽与窄、深与浅,都与问有着紧密的联系。疑问是思之始、学  相似文献   

16.
问题是思维的重要特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会梳理问题,理解问题的本质,培养提问的习惯,从而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已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在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通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一看就懂,一做就错,一点就会。分析原因,在抱怨学生粗心的背后,显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和审题习惯及审题技能的欠缺。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和有效的思考方法作保证。因此,读题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读题"?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读数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题"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是我们用得最多的哲学范畴之一。“方法”是认识、解决问题的正确的途径与办法。具体转化为两个问题,一是关于认识问题的途径与办法问题,二是关于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发现问题,确认问题,二是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三是解决问题,评价和运用成果,包括了解情况、分析矛盾、研究对策、总结经验的一个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从“有效提问”到“引问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聚焦长三角栏目选登一组课堂有效提问研究的成果,包括以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沙口小学牵头的课题组承担的省教研室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提问和评价研究的一组文章和苏州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的一篇成果。当下,长三角不同地区的学校都关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优化,这些文章都围绕着课堂如何有效提问这一主题,课题切口小,研究内容实用,为一线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