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的学习源自于生活,生活与语文两者密不可分。将生活化教学方法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让语文教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语文素养的养成,能够提高学生生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涵义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指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面向生活有着深刻的内在意蕴。语文教学面向生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需求出发,应结合学生生活经历和现实生活设计教学、灵活地组织和实施教学,并要将语文学习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生活处处皆语文。所以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要“生活化”,学生生活要“语文化”。现实生活是语文教学的灵犀活水,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中学语文,不断提高听、说、读、写和交际能力,把语文教学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去,使生活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灵犀活水。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语文一旦与学生的生活发生碰撞,被纳入学生的生活中,语文就有了生命的灵动。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自然也应该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氛围中成为生活的富有者,成为会生活的人,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无处不在的魅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生活、返璞归真,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和训练语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生活化教学,提倡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此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生活化教学指的是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的运用来实现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而且,通过语文生活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能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进而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亲身感受更好地领悟与体验文本相关的生活活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既可以满足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内在需要,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化教学和学习活动获得更多、更深层次的生活感悟。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呢?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7.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既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又能实现人的发展,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在导入环节链接生活、提问环节贴近生活、活动环节走进生活、教学语言回归生活,引领学生积极体验生活,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课堂中加入生活教学理念,能使语文教学更具现实意义。教师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搬到课堂中的目的就是将语文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实现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便于学生今后将语文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一、生活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语文起源于生活,最终也应用于生活。小学语文教材大部分内容以生活为题材,中间掺杂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见解。由此可见,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对提升学生语文素质也  相似文献   

9.
离开生活的语文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应重同生活的怀抱.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10.
王凤平 《考试周刊》2012,(68):37-37
语文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升华。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理解得深刻,就要注重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在生活情境中理解语文、运用语文,把生活经验理论化,把语文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耿静静 《现代语文》2013,(4):136-137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本文仅从作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教学的社会性、工具性、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融合生活、回归生活。反思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设计与展开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难以成为丰富学生生活的渠道,反而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将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突破生活和语文教学之间的隔阂,让语文融入大众,接近生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悟和运用语文,在语文中理解和感受生活。要让语文教学和学生心灵之间相互联系,改变原本传统的、古板的教育方式,这样学生们就会感受到生活中是存在语文的,增加对语文的喜爱,促进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4.
张继杰 《成才之路》2020,(11):103-104
从生活角度实施语文教学具有可行性。生活中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从生活角度实施语文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文章介绍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从生活角度实施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从生活角度实施语文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把语文教学植根在生活之中,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实战演练场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回顾生活、体验生活、运用生活、拓展生活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8.
生活语文,指的是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和"时代活水",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性和健全的人格。一、适当牵引教材,教学内容生活化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教学若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生活目标的语文教学是盲目的、迷失的、低层次的;缺乏生活目标的语文教学是无根的、脆弱的、干涸的。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体验语文情趣,用语文理解生活、感受生活、装点生活,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使小学语文教学突破“应试教学、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现实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时时是语文。  相似文献   

20.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生活化”,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在教学中,应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演绎生活现象、参加生活实践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