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是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而且也是一种思想、情感交流.本文根据晋中和鲁西北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对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补充交际活动的必要性及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学好物理必备的一种思维品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进行了探索,提出了逆向思维能力培养与物理课堂教学、物理练习题教学和物理实验相结合的“三结合”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对人才的要求更趋向于能力、素养和个性方面.而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不断降低,学生的生源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小班化教学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了,它不但是符合当下社会环境的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能够得到更全面的提高,更进一步而言,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会不断增多,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小班化教学在农村的实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那么小班化教学是怎样一种教学方式呢?小班化教学是在一定教学价值论的支配下,实施的一种小班教学,这是在一种小班配置条件下的动态演变过程.小班化教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义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观,又是一种课程观.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实质是在社会建构主义教育观下,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并形成能力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否定接受式学习与讲授式教学.作为一种学习观,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学生为本、学生发展为本、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一、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 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研究性教学,也称研讨式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开发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泛义的理解,研究性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是利用来自实践或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案例或问题进行类似研究的训练.是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文献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是让学生独立地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提出的交往教学理论是比较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教学理论.在探讨交往教学理论对高中美术课教学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的基础上,侧重研究美术课教学过程中交往教学的运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然而在过去教学中,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课堂教学步履维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变得尤为重要.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具体表现为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构建和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感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要达到课堂高效、教学有效,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关注课程、研究教学、聚焦  相似文献   

8.
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中的有效策略是分不开的.有效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实践模式,引起了广大教师去探索的欲望.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制订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精准教学是一种借助信息技术跟踪、记录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数据,为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决策、教学指导、个性化干预和学生学习补救及改进提供依据的教学形式.其核心是"以测辅学".当前,精准教学在使知识快速内化和能力顺畅达成的同时造成了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空无、质疑与探索弱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缺席,影响了学生高阶思维和社会性发展.教学活动是一种面向生命主体、体现生命意志、彰显生命本性、促进生命发展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它处处充盈着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批判反思和智慧生成.教师应该深刻体认精准教学的价值,准确把握精准教学的限度,在遵循教学规律和学习者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精准教学为促进学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护理基础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讲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教学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基于护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护理基础教学的改革,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受,更是弥补了传统护理教学的不足,有助于学生护理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值得在护理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物理实验既有仿真实验也有演示实验,仿真技术是现代化的一种教学手段.许多中学物理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究,所以演示实验与仿真实验的探究式教学中逐步受到广大教师和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并做了大量的研究.一、初中物理仿真实验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过程,这一过程中,老师总是列举生活中的衍射现象,刚开始学生感觉很有兴趣,但对衍射的过程和原理进行讲解时,很多学生对原理很难理解与掌握,大多数学生感觉到一种迷惑和无趣.教学中采用仿真实验获得明显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一节课中心议题,展开课堂讨论,是体现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较好的方法.课堂上的讨论和争辩,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渠道的广泛信息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品尝独立思考的乐趣.为了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讨论的整体功能,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要把握好讨论契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使课堂讨论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学物理教学中,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实验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教学的一种辅助语言,是一种实用的教学手段.它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与品位等方面起着任何其他教学方式都无法替代的作用.物理实验既能激趣生情、激趣增智,又能开发智力、倍增效率.多年来,笔者在物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和效果.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调查结果,研究发现实施分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思想、能力、智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它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能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一、巧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巧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先设制一个实验情景:在一个玻璃槽中装  相似文献   

16.
如何把学生引入多姿多彩的色彩世界,一直是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为美术教学带来了"教"与"学"的重大改革.它与传统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组合,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课堂上充满了情趣,而且课堂教学效率也大为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  相似文献   

18.
小学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美术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实施多媒体教学,这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实践证明,这一手段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教学品味,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学实效,从而让美术教学变得更有魅力. 一、营造美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一种心灵的注入,是一种文化的理解,属于一种文化心理现象,它离不开教学文化的滋养.从文化心理学来考察,教学文化具有心理品格,它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和师生的心理差异上.教学文化主体的心理需求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和谐包容的教学文化环境的心理需要;对健全人格和自我价值彰显的心理需要;对探究兴趣和成就动机满足的心理需要.教学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是通过教学实践和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它包含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建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构和特殊的代际文化关系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