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学是可爱的不要讲文学是崇高伟大的。文学可爱。大家课后不要放弃文学。文学是人学。至少,每天要看书。我是烧菜、吃饭、洗澡时,都会看书。汤显祖,鸡棚牛棚里也挂着书,临时有句,就写下来。电视尽量少看。西方人称电视是白痴灯笼。最有教养的人,家里没有电视。最多给小孩子看看。电视屏幕越来越大,脑子越来越小。理解事情,不可以把一个意思推向极端,我也看电视。鸦片、酒,都好。不要做鸦片鬼、酒鬼。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推向极端。读书,开始是有所选择。后来,是开卷有益。开始,往往好高骛远。黄秋虹来电话说在看庄老,在看《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2.
《大中专文苑》2014,(6):73-74
这是陈丹青听木心的课的听课笔录,讲世界文学史,本文是木心的"最后一课",选摘时做了部分删减。希望我们都能学会时时快乐,让快乐来自智慧又滋养智慧。文学是可爱的不要讲文学是崇高伟大的,文学可爱。大家不要放弃文学,文学是人学。至少,每天要看书。开始读书,要浅。浅到刚开始就可以居高临下。一上来听勃拉姆斯《第一交响乐》,你会淹死。一开始听《圣母颂》《军队进行曲》,很好。对西方,一开始从基督教着手,要从完全看得懂的书着手。还得有选择,至少到六十岁以后,才能什么书都可拉起来看,因为触动你去思考,磨砺你的辨别力,成立你自己的体系性,你们现在还不到这个境界。以俄罗斯为例,可以先是高尔基,然后契诃夫,然后托尔斯泰,然后陀思妥耶夫斯基。  相似文献   

3.
—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  相似文献   

4.
最后一课     
雨急,一波一波砸在铁皮屋顶上,像开场的梆子锣。门被悄悄推开一条缝,挤进叶子的半张脸来,眼白飞快地轮了一转,然后长长地咦了一声,一肩头就把门拱开了。叶子两手拎着好几个塑料袋,全部是早点,是特意到对面街上买回来的,谁知就落起了雨,一路小跑回来身上还是湿完了。她使劲在门口跳了几下,又把脑袋甩了几甩,才正式进家。  相似文献   

5.
伊凡 《学子》2003,(9):44-44
  相似文献   

6.
那一年,因为工作调动的耽误,开学将近两个月时,我才到家乡的一所重点中学报到上班。没想到,我刚到这个学校便被委以“重任”,任高三年级文科班237班班主任兼教语文课。教高三语文倒没有什么,几年的经验还能对付,只是班主任这个“官”让人头疼:不干吧,初来乍到,对  相似文献   

7.
您在利辛县第一中学教了30多年语文。您说,这半年在病床上,只要大脑在清醒状态时,就想着学校,想着备课,想着学生,想着讲台。当得知自己病情相当严重时,您决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回家看看学校,看看学生。  相似文献   

8.
三月的阳光灿烂,讲台上的我面对的一年级孩子的笑脸更灿烂。正在此时,一纸调令把我从县实验小学调到了教体局教研室。望着60张纯真的脸庞,我心里有些不忍。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已工作9年的第一个工作岗位。调动工作后,由于实验小学极缺教师,我又回实验小学代语文课。教研和上课的工作都很繁重,不怕累的我再不能保证一节课也不给学生耽误,耽误了只好再给学生补上。转眼间,期末就要到了。一天,我一连上了  相似文献   

9.
张志勇 《教育文汇》2013,(14):16-16
孩子们拍完毕业照,才算是真正告别了小学、初中或高中生涯。拍毕业照,是学校领导、老师给孩子们上的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10.
王可 《教师博览》2013,(11):52-53
<正>在美国几乎每一所大学,毕业典礼都是一场"重头戏"。它们讲究排场,大多还蕴含着历史与传统。这在哈佛这所美国最古老的大学里自然展露无遗。我们会以各自舍院为起点开始游行,排成一列纵队,穿过剑桥的街道,再"杀"回哈佛园(Harvard Yard)。在这里,我们亲眼目睹了教授、学校管理者、"重量级"校友与嘉宾身着笨重的平绒长袍,头戴奇特、华丽的帽子或头饰,慢慢悠悠地绕着大家新生时代居住过的红砖楼招摇过市。我们的毕业典礼总是定点在"三百年剧场",它位于哈佛纪念堂与怀德纳图书馆之间那片无边绿茵中。  相似文献   

11.
张进 《学习之友》2010,(7):50-50
人们都知道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著名爱国作家、学者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12.
1980年10月24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但是,那天的分分秒秒,我都记忆犹新,不能忘怀。因为,那是我的“最后一课”。以往二十年的教学生涯匆匆而过,以致没能细细品味流逝岁月的甘甜与辛酸。只是刚刚体会到追求的不易,追求的幸福。我从没想过,一个人被迫终止他所从事的事业后  相似文献   

13.
李惠兰 《广西教育》2007,(7B):95-95
接到柳北“名师工程”的来电,要来听我上一节研讨课,初中语文组所有学员旁听,并参与评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典礼上,在南信大当了十年宿舍管理员的吴光华阿姨代表教职工致辞。她不到800字的讲话,总共被学生热情的掌声打断了11次。  相似文献   

15.
怎么也没想到给毕业班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竟然是关于爱情的。这是给学生的“三道金牌逼出来的课”。 那天上课讲实用文体书信的种类时提到了情书,女孩子们便不好意思地笑,我顺口就说:“笑什么?写情书本身是一件高雅的事,好的情书是真善美的集大成者。等一般书信、感谢信、倡议书的内容讲完了,若还有时间,我就给你们讲讲情书。”女孩子们笑着欢呼起来。 课很紧赶着上,关于情书的事早被我抛在脑后。 可是鲍雯来了,红着睑,垂着眼,站在面前:“陈老师,同学们再三催我来对你说,那次你自己说的要讲那个……不要忘记。”“我说要讲什么?”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是……就是那个……”“那个什么?”我还是不解。“就是上书信时。你说要给我们讲的那个……”“噢,讲情书?!”我恍然大悟,“同学们想让我讲情书?可书信  相似文献   

16.
初夏的阳光静谧地洒在病房的地板上,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从成都市华西医大附属医院住院部14楼血液科的一间病房里传出了一位少女清脆的朗朗读书声: “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与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汇》2012,(1):6-6
授课分两类,一类传递知识,一类传递价值。许多时候,这两个目标可以在一堂课上同时实现。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其知识上的传授或许微乎其微,但其价值上的美好光泽却足以照亮整个课堂。  相似文献   

18.
一、读书的定义 什么叫“读书”,动词还是名词,广义还是狭义,看来,谈论“读书”,还真得先下个定义。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迷上当最后一名。从小到大,我都是第一。第一志愿的学校、第一志愿的公司、第一志愿的女朋友。好像没有第一,人生就不值得活。我不是天才,为了保持第一,要很努力。于是我逼自己去学作文,逼自己补习,逼自己和外表完美、个性不适合的女友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学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启发人的灵性,促使人能够反思人生,培育人的精神自觉能力,提升人的生命境界.与此相关,文学是人学思想必须成为大学文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但非常遗憾的是,受到当今世俗化社会实用主义思潮、自然科学的强势殖民、现代社会的专业化、当前中国大学过度的行政化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文学教育存在着彻底的去人学化倾向,知识主义、技术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黑雾笼罩一切.因此,必须尊重那些对大学文学教育的再人学化作出贡献的学者,吸取他们的经验,能够真正地扫除去人学化的迷雾,让大学文学教育能够重新激发我们民族的想象力,提升人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