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文明自古至今未曾间断。重点表现在主流思想的传承和演变上。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兴起于春秋战国之交,形成于秦汉,此后不断发展。影响至今。1840年前后。受西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全方位冲击,中国社会兴起向西方学习的主流思想。新旧思想间出现争斗、交替和初步融合。从20世纪初开始,结合西方社会思想和中国的国情,逐步形成丁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这些主流思想的引导下,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国民性改造思潮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人对于国民性改造的思想,萌芽于鸦片战争前后,到20世纪初成为富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并一直延续至今。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显示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学习西方认识的深化。本文所考察的是国民性改造思潮兴起的背景与思想渊源、以及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社会里,佛教伦理、道家学说和儒学思想可喻为根植于中国民间的"三大福音",它们汇集构成了动物保护伦理的理论脉络.截至西方动物解放运动兴起之前,在这三大福音思想影响下,国人对待动物的思想和态度不仅相比西方仁慈多了,而且使得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国度更加彰显文明.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经济学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期,中国型古典经济思想消亡,西方经济思想传进中国成为主流经济学;50年代初期,西方经济思想退出主流经济学的地位,让位于从苏联传进来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逐渐活跃,可能若干年后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共同居于主流经济学的地位,20世纪中国经济学研究取得4个重大成果:⑴把从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的中国社会经济形态定性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⑵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的主流思想和文化精神,用一句话概括,应该就是"向西方学习"。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国思想界发展兴盛,异常活跃。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是最激烈的一次全民思想解放运动,其意义是不容忽视的。"西学"思想的最终目的是在于救国图存,并且丰富中国的文化。"西学"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和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因此,"向西方学习"具有历史性的深远意义。本文将对西学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作总体介绍,并对各时期的西学思想做出评论。最后,本文将提出中西文化交融和民族性的话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创造教育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前者兴起于教育领域,后者兴起于技术领域;前者重在"成己",注重创造者的创造性自觉,后者重在"成物",注重创造性成果的创制;前者以东方哲学为理论背景,后者以心理科学为背景。在现代社会功利至上思想影响下,西方式"成物"教育兴盛,东方式"成己"教育衰落,创造教育失衡。在汲取东西方创造教育各自优长的基础上,建设"东西方创造教育会通"的新模式,是我国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的《劝学篇》作为"中体西用"思想的代表作,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体西用"思想,既有对前人思想成果的博采众长,也有对自己在湖北推行新政经验的总结升华,成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等重大问题的一家之言,适应了晚清社会的需要,挟朝廷之力广泛传播于海内,成为钦定的维新教科书,促进了"中体西用"思想空前广泛的传播,使"中体西用"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潮。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对"中国近代化的兴起与发展"和"世界近代社会的产生与发展"这两大类似的知识板块进行专题复习时,应从中国与西方所走近代化之路的特点、成败原因、历史启示等角度去把握,以更加清醒的认识、强烈的责任担当,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坚定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上,接续奋斗,不负韶华。一、西方近代化之路的特点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等,促进了西方民众思想的大解放。  相似文献   

9.
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各种语言差异和造成差异的各种社会因素。社会语言学诞生于西方并发展于西方,因此它对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常被语言学家描述为"语言富矿",极具研究价值。社会语言学在我国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并完善整个语言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在"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平民学校、短期讲习班及劳动补习学校等多种社会服务形式.但揆诸史实不难发现,北大社会服务活动的兴起并不像西方大学那样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其动力更多的是来自大学自身.社会服务的倡导者也基本没有将社会服务提升到大学基本职能的高度,而是主要依循新文化运动以来从思想文化救中国的内在理路行进;在推动社会服务活动兴起的思想资源上也存在多重取向.然而北大师生在以行动改造社会的看法上却是相通的,这也就成为近代社会服务在北大兴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在"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平民学校、短期讲习班及劳动补习学校等多种社会服务形式.但揆诸史实不难发现,北大社会服务活动的兴起并不像西方大学那样受到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其动力更多的来自大学自身.社会服务的倡导者也基本没有将社会服务提升到大学基本职能的高度,而是主要依循新文化运动以来从文化思想救中国的内在理路行进;在推动社会服务活动兴起的思想资源上也存在多重取向.然而北大师生在以行动改造社会的看法上却是相通的,这也成为近代社会服务在北大兴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滞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表现为理论与现实的脱节、自利与社会责任的矛盾、思想与主流文化的冲突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西方经济学教材的改革与创新,契合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需求,有利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材虽然已经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特色,但作为率先尝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导向,从与时俱进、科学评价、结合案例、实践设计、创新思维等方面,推进西方经济学教材不断创新完善。  相似文献   

13.
唐燕 《职教论坛》2006,(9):58-61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肇端于西方社会化工业生产方式进入中国之后,而西方社会化工业生产方式的进入中国则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因此,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对两者的相互促进关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严复作为系统介绍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制度的先驱者,他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进步观点,服务于中国当时的社会需要,并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的,是进步的.这对于我们今天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仍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肇始至今,经历了免疫—甄别—批判—赋权4个范式,每一次范式的转换都与西方社会的变化、媒介技术的进步、文化研究和受众研究的转向密切相关。在当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网络媒介日新、大众文化兴起、个人诉求多元、社会矛盾多重的复杂语境下,如何将西方媒介素养的范式有效地借鉴过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实践,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人文主义"一词是19世纪才出现的,但其精神则有着很深的渊源."人文主义"首先是一种原则和方向,那就是人的自由与解放,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人的自由与解放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而中国目前的人文主义思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基本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一为以新儒家学术思想传播为依托的对于传统儒学"人文主义"的阐扬与发挥;其二为以西方现代思想为支点的反科学宰割、反物质压迫的"人文主义".当代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其针对性需进一步联系中国实际,不能盲目仿效西方把科学技术当作"人文主义"的首要对立面.两千年以来的专制造留"官本位"思想,人对人的压迫应该是人文主义批判的首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理性”的方法论基础日益受到批判和挑战。而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行为经济学流派,其“非理性”的分析方法正动摇着主流经济学的根基。在认识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危机的基础上,行为经济学为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论视角,也预示着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8.
同性恋是一种社会共有的现象,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由于违背了各自文化中的主流现象,它在世界各个文化体系中备受争议。同时由于它在人类繁衍和疾病方面都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各个国家中都是人们比较忌讳的议题。在基督教文化占主流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中,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教会在西方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提倡"彼此相爱",另一方面又要抵制"污秽"的事。因此他们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会异常的复杂。就19世纪后半期美国主要基督教教会对同性恋这一现象的态度简述一二,使得人们对它们的态度有一个框架式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或思潮的产生与兴起必定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着深厚的渊源,并且只有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实际相结合,才能够成为一种教育实践,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全人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会有着怎样的影响和实际的意义?从分析西方全人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所依据的哲学基础着手,结合我国教育与社会的现状与改革方向,阐述了西方全人教育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对国学的定义发起于20世纪,一般是以儒学为主体,包含哲学、史学、文学、伦理等各类学科,以及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是以经、史、子、集为一体的文化体系。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现代教育中对国学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国内大力宣传国学精华思想的同时,国外也兴起一股强烈的中国风。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沉积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和人文思想,这些思想和文化哺育着中华儿女繁衍至今,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更新,同时也奠定了现代文化的基础。国学经过众多学者的提炼和改进,已经大量融入现代教育中,并对我国现代思想品德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国学的界定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以及学术研究,夏商周时期,国学被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