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带一路"战略下,泉州被联合国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泉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枢纽港,是连接泉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的节点。现代经济发展提出要发展综合物流,综合物流时代要求港口的功能要实现由单一简单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泉州港要发挥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作用,必须实现港口多元化功能,提高其增值服务水平,为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港的建设贡献多元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华侨出国历史悠久。民国建立后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是泉州民众出国的高峰期。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泉州虽未沦陷,但由于出国交通条件的迅速恶化和地方政权的盘剥禁止,使抗战前期(1937—1941年)泉州地区出国人数迅速减少。  相似文献   

3.
泉州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历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伊斯兰教在泉州的传播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直接结果,印度教在泉州传播的历史命运与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盛衰过程相始终,摩尼教和基督教在泉州的传播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环境产物。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进一步加强了泉州国际大港的地位。当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趋于衰落,泉州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也就陷于低谷或走向衰落。但多元的宗教精神及信仰的某些形式依然长期影响着泉州社会,其所蕴涵的文化价值成为泉州人乃至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4.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包括形成期、发展期、鼎盛期、没落期、转变期,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振兴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应重视和加强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加快发展海丝旅游和创意产业,建立健全经贸文化联动发展机制,培育和打响“海丝”品牌.  相似文献   

5.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泉州宗教化的繁荣,泉州民间信仰在这一时期非常兴盛.它们为泉州作为当年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与国际东方大港的历史地位留下了大量的实物佐证。  相似文献   

6.
福建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伟大贡献,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宋元时期与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泉州遗留了许多见证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历史遗存。本文拟在对泉州回族社区"海丝"文化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保护与开发泉州回族社区"海丝"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泉州侨乡族谱华侨出国史料剖析郑山玉,李天锡,白晓东多年来,我们致力于泉州侨乡族谱的调研工作,从中获取大量的华侨史料。这些珍贵的原始记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华侨历史的丰富内涵,对于华侨问题研究的诸多领域(诸如华侨出国史、创业史、爱国爱乡史等等),具有极可...  相似文献   

9.
福建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伟大贡献,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泉州港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研究泉州港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度,采用SWOT分析法和线性相关分析模型探究泉州港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促进泉州港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1.
梁隋间,以冼夫人为首的高凉冼冯势力鹤然崛起,在岭南占据重要地位,然至唐中叶后其后裔势力骤衰。分析原因,认为除政治斗争外,其兴衰还与高凉交通地位变化,东晋以后历次人口大迁移,俚汉融合及其对粤西、海南的开发与争夺,海上贸易通道变化等史地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辽代金银器是北方草原地区民族文物的一支奇葩。早在距今3500年前这一地区就已出现金器,经过历代各民族的发展、创新,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融入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因素而自成一体的发展序列。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被不同的民族一代又一代地继承下来。辽代时期,金银器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成就,其中外来文化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辽代早、中期受唐文化、西方文化影响极深,金银器中表现出浓郁的唐代与西方风格。到辽代中期时,金银器开始出现宋文化的因素,晚期却完全宋化或从宋地输入,从而表现出在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贯穿甘肃省全境,敦煌、张掖等地是中西交通的枢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上的各个民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善于经商的粟特人、回鹘人,曾是丝绸之路的主宰者。漠北回鹘与吐蕃为争夺丝绸之路,征战不断;甘州回鹘统一河西走廊,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党项族抢掠丝绸之路,其西夏政权灭甘州回鹘,控制了整个河西。蒙古四大汗国中的钦察汗国、伊儿汗国在丝绸之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泉州确立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奋斗目标。这是泉州在“十一五”期间,谋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建一条具有侨乡特色发展道路的最佳选择。泉州在经济、贸易港口建设等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还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成为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桎梏。本文分析制约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发展的弊端和缺陷,提出推动泉州工贸港口城市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的“丝绸之路”研究,三个时期“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外学者也对“丝绸之路”作了一些专题研究,尤其是法国学者和日本学者,为“丝绸之路”研究作出了许多贡献,其关于“丝绸之路史”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海外贸易方面也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设置了市舶使,制定了有关海外贸易的管理规章和制度。泉州作为当时沿海四大贸易港口之一,未有文献明确记载其如同交州、广州一样设有市舶使,但据唐五代时期泉州港在海外贸易中的表现,及有关史料和考古资料相佐证:泉州在唐五代时期亦有了与市舶使职能相近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只是在设置时间和名称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从北宋末期到南宋一代,明州港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三大海外交通港口之一。明州港的兴盛繁荣主要源于区位因素和市场因素。明州港具有海航行程短,可近距离辐射中国近海海域的国家和地区,有便捷的内陆运河和陆路交通连接长江黄金水道,靠近南宋都城杭州这一巨大消费市场等区位优势,这些区位优势决定了明州港处于连接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交接点,为明州港海外交通贸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南宋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江南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强劲的市场拓展力,极力面向近海市场扩张,明州港因而成为南宋商品经济从内陆向海洋,从区域市场向近海市场扩张的桥头堡。可以说,是南宋商品经济向海外扩张的动力机制推动了明州港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8.
宋代是中国古代发展史上的重要王朝,在这一历史阶段变革与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经济是基础,社会系列变化皆因经济因素变动连环引发使其然。因此探讨宋代社会变革问题应首先从其最基础的社会经济变化入手,具体体现为市场交易活动日益频繁、商人地位空前提高以及海外贸易高度繁荣,这充分说明宋代商品经济获得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相似文献   

19.
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使广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港口,广州经济得到重大发展,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市内街道纵横,商业繁荣,人口众多,街市饮食品种丰富,饮食场所林立,夜市热闹非凡,各地风味盛行,再加上广州人精湛的烹饪技艺和精致的点心食品,造就了广州城市饮食行业的兴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