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福建省治下台湾官员选任特点如:基本沿用清朝的职官设置和级别,严格遵守清朝的任官回避制度,优先考虑选调曾在福建任职过的非福建籍官员赴台任职,台湾官员升迁较快并不受"三年一换"约束,注意在台湾当地提拔官员,对于不称职官员坚决革职,以能力为官员调配升级的遴选标准。  相似文献   

2.
南宋武义徐谓礼文书分为录白告身、录白敕黄与录白印纸三部分,完整记录了南宋中下级官员徐谓礼30年间的从官、转官经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详细的官员人事档案,为研究南宋的政务运行、文书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我国古代人事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尚书省南曹是当时最为重要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文章对唐代南曹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其官员任职及职责进行分析,为我国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唐代文官选任中选司的权限说:"五品已上,以名上中书门下(宰相办公处),听制授其官。六品已下,(由吏部)量资裁定。"这也就是说,唐代五品以上的文官由皇帝与宰相选定,六品以下的文官由尚书省吏部铨选。所以这样做,"安史之乱"后洋州刺史赵匡上《选举议》中说:"旧法四品、五品官不复试判者,以其历任既久,经试固多,且(?)班已崇,人所知识,不复为伪滥耳。"九品以上的文官,就其要者言之,大致为尚书省诸司长(?)郎中以上、诸寺长(?)之辅寺丞以上、地方州刺史之辅别驾以上的(?)  相似文献   

5.
文学,尤其是诗歌艺术,到唐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达和繁荣。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影响唐代文学繁荣和发展的多重原因,除了政治昌明,社会稳定之外,从文化教育制度和用官制度等多方位研究,可以使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上个世纪70年代末,学术重新步入正轨后,唐代科举与文学发展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清代地方中下级官员中,除道员、知府、知州、知县等正印官外,还有数量庞大的附属官员,分别称为佐贰官、首领官和杂职官.其中,佐贰官具体是指府同知、通判,直隶州、散州所属州同、州判,县属县丞、典簿等.首领官主要包括布政司、按察司、府、厅等衙门经历、照磨、都事、知事、理问、检校,州吏目、县典史等.杂职则包括库官、仓官、税官、司狱、驿丞、巡检等.三者合在一起简称为佐杂,它们所占的官缺也就是佐杂缺.佐杂虽然不像正印官那样是地方上的掌印之官,但却负责具体政务的办理,且处于官僚的最基层,与百姓最为接近,因此他们的选任及其行政状况,对地方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唐代,马球一般是贵族阶级才开展的一项活动,通常存在于军中、内苑、宫廷里。所以,唐代的马球运动与西周时期的体育射礼可谓异曲同工,应当隶属于"礼"之范畴。  相似文献   

8.
一、秦汉学吏制度 秦汉时期的吏,主要指各级衙门中职位低微的官员及其属员.可分作两类:官秧在四百石至二百石为长吏;百石以下者为少吏,又称小吏,有掾、吏、令史、佐史、卒史等名色,数量众多.学吏就是学习充任小吏所需的知识技能.学成后,经过一定形式的考试,合格者才具备了做吏的资格,再经各衙门主管官员或长吏的辟除,就成为小吏.学吏是入仕途的重要途径,从吏到官逐步升迁,位至公卿者并非鲜事,故两汉又称学吏为"学宦"或"宦学".  相似文献   

9.
刘宇 《兰台世界》2023,(5):151-154
辽代金吾卫承袭自唐代,为辽朝重要武装之一。辽代金吾卫分为中央禁卫及地方驻军两种建制,其具体职能有三:一是卫戍宫中;二是仪仗扈从;三是拱卫边疆。金吾卫官员群体以契丹人为主,汉族次之。契丹族出身的金吾卫官员,往往担任要职。汉臣被赐予金吾卫官职主要是作为阶官或荣誉衔,不掌握实际权力。除此之外,金吾卫官阶更多地授予有军功之臣。辽代金吾卫并不全是作为阶官叙资之用,部分金吾卫官员掌握实职且握有军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着"当"字与"档案"的关系,首先说明了《周礼注疏》中的"写副当以授六官"中的"当"字非"档案"之义;第二说明了"守当官"并非宋代主要为典守档案的吏员;第三说明了"勾当官"亦并非宋代主要为典守档案的官员;第四介绍了宋代的主要档案管理机构及官员;第五论证了"当"字并非在"档案"意义上与"中"相同。  相似文献   

11.
志主李微是唐代道王元庆之孙,作为皇室旁支,经历"武周革命"中的命运起伏,以太子詹事而终。对李微墓志的考释,使李唐宗室嗣道王一支的沿袭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也为研究唐代官员丧葬礼仪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甲历档案是唐朝专门人事档案,是在唐代官吏选试考核勋封中所形成的官吏档案,是官员封爵、迁授、改转、受官的重要依据。文章对唐代甲历档案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探讨,并对甲历档案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书为查找唐代刺史任职情况的工具书。唐代历时近300年,先后置州郡300多个,历年各州的刺史数以万计,任职情况相当复杂。而刺史任职情况又恰为唐代文史研究工作者所  相似文献   

14.
郭颖 《兰台世界》2013,(10):133-134
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向来注重对于官吏的任免和控制。为了更为有效地利用和控制官员,并尽最大限度避免君弱臣强的局面,统治者们除了从行政架构设计上花工夫,以求达到官与官之间的制衡之外,还不惜借助外在可利用的正式或非正式制度对官员们加以约束和制约。商代对于官吏档案的重视就是这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从汤灭夏到  相似文献   

15.
孙玉荣  胡辉 《兰台世界》2012,(36):94-95
唐代中后期较为集中地出现的"贫女诗"反映了"贫女难嫁"和"寒士难举"两种现象。"贫女难嫁"的主要成因是唐代社会结构的变动,"寒士难举"的主要成因则是唐代选官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钱穆说:"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诚哉斯言.<周礼·地官·大司徒>明确提出礼乐的功能是:"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周代饮食礼,蕴涵了礼乐文化的和谐精神,体现了周代礼乐文明追求和谐之道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到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制约与影响,皇帝按照规定发给官员的俸禄不能满足其需要,"隐性"收入便成为官员的众矢之的。本文针对唐代官员的隐性收入进行了分析,并归纳出了非法获取"隐性"收入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西周以前,“学在王官”,文学和学术为王室和上层贵族垄断。《汉书·艺文志》指出,先秦学术的源头都出于王官。如“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等等。这是因为,只有王室贵族和史官才掌握文学,具备阅读和写作能力,才有资格当作者和读者。在图书还保藏在朝廷秘府、金匮石室之中的情况下,极  相似文献   

19.
唐代小说中"诬风"甚盛,其创作篇目虽不多,然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分析《补江总白猿传》、《霍小玉传》、《周秦行纪》等唐代小说,从创作动机来考察唐代的"诬风小说",以观唐人小说创作的多元化动机,探究唐代历史和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韦侹是唐代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家族成员之一,其墓葬于2011年发现于西安市南郊唐代曲江池遗址东侧。韦侹墓葬虽被盗严重,但墓志保存完好。据墓志可知,韦侹高祖为北周逍遥公韦夐,曾祖为韦夐少子、隋太子洗马韦世约,祖父为唐陇州长史韦克已,父为唐万年县令韦遥光。韦侹本人以门荫入仕,释褐婺州金华主簿,历皇孙府参军、郑州阳武县丞、雍州始平县丞、太子左春坊典膳局典膳郎、海州长史,终于衢州司马。在宦海沉浮间,曾两度进入京兆长安,于皇孙府和太子府任职,四次在地方州县任佐贰官。开元十五年,韦侹卒于长安永崇里,春秋七十一。韦侹一生的仕途迁转,为唐代职官制度及用人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韦侹本人出身世家大族京兆韦氏,婚娶唐高祖太穆窦皇后妹妹之曾孙女、河东闻喜裴氏右卫将军裴行方之孙女,可谓门当户对,强强联合,这也为我们考察唐代门阀士族间的联姻提供了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