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耳目喉舌对于人体的作用来比喻报纸对于国家和党派的作用,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指导办报的重要思想之一。在我国,戊戌变法的著名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报刊活动家梁启超,率先把西方这种报刊思想介绍到我国,并用这种思想指导自己的办报活动。清末,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针对我国列强侵逼,朝廷腐败,国家面临危亡的局面,积极鼓吹变法维新,实行改良。他们创办报纸,为改良变法制造舆论。一八九六年,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办起了鼓吹变法的《时务报》,梁启超任该报总撰述。他在该报第一册上发表了《论报馆有益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的舆论监督观及其对当代媒体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梁启超,人称"梁任公",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被誉为清末民初最有影响力的报人和新闻理论家。其亲自主编或创办过《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十余种报刊,并发表了大量文章,介绍西方学术文化,批判封建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启蒙运动,成为清末民初影响最大的报刊政论家和宣传鼓动家,被  相似文献   

3.
"少年中国"是梁启超在他的著名政论《少年中国说》中创造一个富有活力的修辞。这个生动的意象有利于提振中国人对于国家前途的信心,因此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对梁启超当年所接受的西方思想资源的考察,认为"少年中国"这一创造性修辞的学理背景是当时他所接受的一种西方国家理论——国家有机体论,并由此探讨创造性语汇产生、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少年中国"是梁启超在他的著名政论《少年中国说》中创造一个富有活力的修辞。这个生动的意象有利于提振中国人对于国家前途的信心,因此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对梁启超当年所接受的西方思想资源的考察,认为"少年中国"这一创造性修辞的学理背景是当时他所接受的一种西方国家理论——国家有机体论,并由此探讨创造性语汇产生、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倡导著作权第一人,一贯主张包括翻译者在内的著作者应该获得相应的著作权益,并进行了实践。梁启超在主编《新民从报》之时,便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稿酬标准,梁启超在编辑实践中注重作者稿酬的发放,体现了先进的著作权思想。  相似文献   

6.
王晓敏 《图书馆》2008,(2):42-44
《西学书目表》是梁启超重要的目录学著作,它不但提出了一个新的分类方法,其分科设学的思想也显示了梁启超建立新的知识系统的尝试。本文从梁启超对中学体系批判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这一尝试背后的思想动因。这不但有西学冲击的影响,也有中学自身发展的内在理数。  相似文献   

7.
<正>一、梁启超与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是梁启超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政治行动与政治事件,作为康有为最为重要的学生、助手、战友,梁启超在维新变法的过程中一直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维新变法也成为梁启超思想形成的关键事件。1895年,梁启超与康有为在北京发起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运动,开启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896年梁启超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宣扬"变法图存",为维新变法做思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史稿》中说:“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封建宗法的古老制度陷入了土崩瓦解……一部分封建大夫感到必须睁开眼睛看看现实,看看世界,重新对待思想学术研究,关心时局,寻找强国御侮的途径。他们的代表者有:林则徐、龚自珍、包世臣、姚莹、魏源、张穆等。”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  相似文献   

9.
李颖 《兰台世界》2008,(9):63-64
以《西学书目表》为例,介绍梁启超近代目录学理论和书目工作实践。梁启超对图书著录内容、图书著录体例、图书分类体系进行了创新,为我国近代目录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风云际会,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和民主思想共存。学者梁启超,涉猎政治、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对法学也颇有研究,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法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法律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在中国民族危机、社会政治危机日益严重的历史条件下,鲜明地提出了法治思想。一、梁启超的法治思想梁启超作为法学家,对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发展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为突出一点就是在19-20世纪之交,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力量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社会政治危机日益严重,西方法律文化广泛传…  相似文献   

11.
书架     
《报林求索》2012,(10):159-159
<正>《梁启超传》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作者:解玺璋价格:72.8元出版时间:2012年10月本书以梁启超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重新评估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并以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以梁启超为中心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严复的看法,文化体系从来都是完整且不可人为分割的,中国学西方或学东洋,要么完整接受,要么全盘排拒,因为中西各有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梁启超1899年在《自由书》写过,"中体西用"思想严重束缚了中国人,是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他相信这个思想"不三十年将化为灰烬,为尘埃。其灰其尘,偶因风扬起,闻者犹将掩鼻而过之"。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并没有完全放弃"中体西用"路径依赖。当然不是梁启超这样彻底否定所能解释的,因为"中体西用"  相似文献   

13.
<正>李泽厚的《中国近代思想史》中,评价梁启超为"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在思想方面。在思想方面的地位,又在宣传方面,即不在于有多大的原创性,他不是思想家,而是宣传家"[1]423。梁启超的思想传播,集中于1898年至1903年五年间,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和民众正面临转型危机,梁启超励精图治,利用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卓越的报刊活动家和新闻理论家,他继承了早期维新派的办报主张并吸收借鉴西方新闻理论的成果加以发挥创造,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达到了时代的最高水平.然而,梁启超把新闻自由和平等民权作为振兴国家的工具,对其作为具体的个人权利也很少提及,忽视了对新闻自由观念自身价值的合理性,因而,梁启超的新闻自由思想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曾参与编辑或撰稿的报刊有《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晨报》、《时事新报》、《庸言》、《大中华》、《解放与改造》等,他的一生积累了大量的办报经验和新闻思想,可以说是他是我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我们研究他的思想,来对比当今报刊的现状,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刘莉 《新闻知识》2005,(1):49-5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卓越的报刊活动家和新闻理论家,他继承了早期维新派的办报主张并吸收借鉴西方新闻理论的成果加以发挥创造,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达到了时代的最高水平。然而,梁启超把新闻自由和平等民权作为振兴国家的工具,对其作为具体的个人权利也很少提及,忽视了对新闻自由观念自身价值的合理性,因而,梁启超的新闻自由思想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在很多领域开风气之先,其中西学目录学尤为他所深入涉猎、卓有成就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就梁启超所编《西学书目表》对其西学目录学思想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作中肯评价。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较早介绍西方政党思想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政治活动主要体现为政党的组建工作。他既有对西方政党的介绍,也有学理上的阐述,其政党思想是中国民主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创新与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刊林漫步     
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的说法,在西方早已流行。在我国,则直到十九世纪末期才有人提出.而第一个持此说法者,便是梁启超. 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他的新闻学处女作《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在此文中,梁启超提出:“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他把办报与强国联系起来了.接着他又说:“无耳目,无喉舌,是日废疾。……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相似文献   

20.
魏宏运 《历史档案》2004,143(1):108-11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的思想和著作在他生前身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学界就盛赞这位伟人,丁文江编的《梁启超年谱》,把握、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1936年罗芳洲在其编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