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宏观高等教育治理有着鲜明的特征。政府通过组建商业、创新和技能部统合了商业与高等教育的范畴,而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作为第三方治理机构,充当了政府与大学之间的"联结器",而非"缓冲器"。基金委员会通过政策、资助、问责等手段传递着政府的意志,引导大学与商业的互动发展,大学也在自主的理想状态下进行学术漂移。英国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治理范式的形式和内涵表明,大学的实质性自治正在从文化向实用的价值观转变,而当代高等教育正在以不可逆转的方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治理",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建立良好的大学治理结构有助于使大学内外部的各利益相关主体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大学内外部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相比较于大学共同治理的观点,本文认为现代大学要走基于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是印度教育的名片。印度对高等教育的治理进行了广泛探索,其治理变革在印度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度高等教育治理进程的核心即不同利益相关者权力结构的演变。在经历殖民控制、集权管理、逐步分权和多元共治的四次变革后,印度高等教育最终形成了政府、大学、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其治理结构由外部(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和内部(大学自治)两部分构成,契合教育治理"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本质要求。印度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逻辑回答了治理的起点、内容和目标等问题。大学"自治"是印度高等教育治理的逻辑起点,多元"共治"是治理的逻辑核心,通过多元"共治"走向教育"善治"则是印度高等教育治理的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该课题主要采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对大学治理的本原性质与治理要义、国外大学治理的制度、中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运行及匹配、中国大学治理制度优化的理念、路径与制度保障,以及中国大学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及其转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大学治理理论研究有待突破。现代大学治理理念除却要践行"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这一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之外,还要注重"治理的民主性""治理的顶层设计"和"治理的‘疏’‘统’并举"。大学应实现由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治理制度的优化路径是由行政型治理向学术型治理转型。大学治理制度的设计应遵循正当性、互补性与价值创造性三个原则。中国情境下大学行政权力与大学绩效负相关,学术权力与大学绩效正相关,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其交互作用有利于大学绩效的提升,两者之间存在着最佳的匹配点。  相似文献   

5.
治理现代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优化高等教育治理,需要构建管、办、评多元利益主体动态调整的协同机制。依据国家治理的核心理念,构建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机制,应发挥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优化中的服务引导作用,强化大学在高等教育治理优化中的办学主体作用,保障社会在高等教育治理优化中的监督评价作用。政府的服务引导、大学的办学主体、社会的监督评价三者聚合起来,形成了"政府、高校、社会"多元主体协同与"服务引导、办学自主、监督评价"机制的统一,进而达到构建"职责分明、相互合作与及时调整"三者协同的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机制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组织正在向网络化演进,大学组织内部和外部各利益主体分别形成了大学核心决策网络、高等教育服务网络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并为大学网络治理提供了契机。大学多元嵌入网络治理机制能够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衡量各利益主体嵌入各大学网络组织治理结构的途径和程度,实现沟通顺畅、协调合作、互信互惠的大学治理目标。完善我国大学网络治理,应加强学术团体与行政团体间沟通,完善现代师生关系,增强各利益主体参与大学治理的意愿,积极探索大学协同创新下的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作为大学二级机构的学院(系)是大学各项职能的直接承担者和组织者,院系治理已逐渐成为现代大学治理的核心所在。我国高校的治理改革可先行探索基层学术组织治理改革,形成"自下而上"的改革倒逼机制,进而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院系治理改革需要坚持治理理念,遵循利益相关者原则,推进"学术主导"、"分类驱动"和"协同推进"三种治理机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大学学术不端行为问责是法律法规赋予高校等学术组织机构的一项学术管理权,是学术权力在学术治理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从法理的角度而言,学术不端行为问责作为一种规范性的学术权力,具备了"利益""资格"与"自由行为"等要素,是一种不能排除国家公权力影响的学术自治公权力,也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行政处罚",这一法理性质体现了新时代大学学术治理受控性与自由性的双重统一。  相似文献   

9.
社会是大学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是参与大学治理的重要力量;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有利于大学完善外部治理结构、完成高等教育使命、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理事会的职能定位与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机制的要求、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内容相契合,理应成为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平台与途径;理事会成员承担规定的义务并应当享有合理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漫说大学治理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自身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办学利益主体,大学治理结构是为了回应当代大学组织呈现"冲突和多元利益"特点的治理需要,建构能够体现利益相关者组织属性和委托代理关系特点的决策权结构.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化为政府与高校建立具有委托代理性质的契约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我国大学已迈过了前治理时期,治理问题对于我国大学已不再是一个虚幻的、空谈的命题.就大学治理结构对于当代大学发展的价值而言,它是比管理结构更具基础性的一种制度结构,其根本目的是建立大学决策过程与社会权利主体的合理联系,实现社会价值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