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央视有次做节目,主持人问:"象"字是几笔?小学生答:十一笔。博士生答:十二笔。最后裁定博士生答错了。这是一次游戏。面对屡经变化的汉字,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难保不出"洋相"。下面拈出一个"众"字来说说。众,简化字。繁体为:。《说文》字头无其字,按照汉字的组字规律,我们找到了一个字:,"血理分,斜行体者。从从血。"血在血管  相似文献   

2.
蒋继申 《寻根》2012,(6):16-19
《春秋左传》载:周朝初年的大封建中,周公第四子被封赏在蒋国.虽然这里并没有提到蒋国和蒋姓的起源,但后代一些人却据此以为周朝蒋国就是蒋姓的最早起源,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会. 蒋国位于今河南省焦作、修武、获嘉一带的蒋河之滨.在周朝蒋国建立之前,这块土地和这里的子民是无名无主的吗?在商朝时期有没有存在过一个蒋国呢?蒋国的活动情况又是如何呢?本文结合出土甲骨文献对商朝蒋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董玉京 《寻根》2000,(3):39-39
《甲骨文书法艺术》为董 玉京先生新作。 董玉京先生为我国已故 考古学家董作宾(彦堂)先生 之哲嗣,因其家学渊源,对甲 骨文与甲骨学亦有深厚的研 究。甲骨文书契,有肥,有瘦, 有方,有圆,或是劲峭刚健,有 顽廉儒立的精神。或是婀娜多 姿,有潇洒飘逸的感觉。《甲骨 文书法艺术》从甲骨文的特 性、甲骨文书体风格的分期、 甲骨文书法的派别、甲骨文字 的艺术、甲骨文“文字画”等方 面,对甲骨文的书法艺术进行 了全面而浅近的论述。书中选 录的名家甲骨文书法作品,既 可供研究者鉴赏品味,也是初 学者难得的范本《甲骨文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正映现了先民对生命的尊重,对拯救生命作出的艰辛努力。传说毕竟是传说,缺乏可靠的文字资料来印证,无法为科技史所取材。我们是否可以找到文字资料来确证呢?有  相似文献   

5.
黄剑华 《寻根》2007,(2):84-91
一在汉代地面建筑及画像中,石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从阙的起源来看,大约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部落聚邑的防御建筑为了便于出入与守卫望,已出现了阙的雏形。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有阙的象形字,有学者认为,这证明殷商时代已有门阙建筑。  相似文献   

6.
甲骨文巴人首创说补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良皋 《寻根》2001,(2):4-11
甲骨文的首创者是巴人,即今土家族的祖先,这一假说已有学人提出,本文再为之申理。  相似文献   

7.
释“师”     
吉霞 《寻根》2009,(2):88-89
师,甲骨文写作8、8,罗振玉、商承祚等学者将该字隶定为“师”字,这是无异议的。但是,造字者为何将“师”字写成这样?其解释五花八门,但终不能服人。  相似文献   

8.
雪里     
雪里,有一个青年安静地伫立;雾里,看不清他的模样.雪里雾里的他,正如当年的我,是欣赏美景,还是思索人生?总在一种心境里沉落,或是于陷阱里挣脱,又或者无可奈何把时光消磨.春是死去的冬天,假如没有死,漫漫寒冬将无边无际.人应该为这种死而歌唱,保守自己,等待春的复活.  相似文献   

9.
吉霞 《寻根》2006,(6):102-103
北,《说文》:“北,乖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唐兰在《释四方之名》里也说:“北由二人相背。引申有二义:一为人体之背,一为北方。”尹黎云先生在《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一书中也说:“北,甲骨文写作,与小篆同,象二人相背之形。北就是背的初文。”  相似文献   

10.
书籍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代:一是岩土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字载体有石头、泥版、陶片等,如世界各地的岩画、苏美尔人和亚述的泥版书等;二是动植物时代,这一阶段的文字载体有龟壳、羊皮、竹、树皮和草等.  相似文献   

11.
正甲骨文是殷代文化的宝库。由于其时步入文明社会不久,在这宝库中储存着众多远古文化的信息,为我们探索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资料。比如关于艺术的起源,学术界就起源于劳动还是游戏,长期争论不休。学者可曾想到,能否在甲骨文中找到解决的契机?下面,拈出一个"舞"字,看它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证据。舞,甲骨文有三种字形:、、。这三种字形的源头都在。,象人大步往前走;,象盛物之器,即篮子、箩筐之类的竹制品,装满物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意义而言,一部中华化史就是一部同世界各民族化交流、融合,碰撞、冲突的发展史。在数千年人类明交流中。璀璨夺目的中华化怎样发展过来,今后如何发展下去,这是中外专家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那是非洲大陆侧畔印度洋中的神迹。那座岛屿美得恍若天堂。上帝照着它的模样建起了伊甸园。去毛里求斯,再羞涩的人也会写出滚烫的情诗。还记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那只憨态可掬,爱用莎士比亚的姿势思考问题,说话结结巴巴的渡渡鸟吗?  相似文献   

14.
印加人之谜     
印加灿烂的古代文化是急样产生的?宏伟的建筑物在没有车辆和拱形物的情况下是怎样建成的?一个庞大的帝国在没有文字和数字的情况下是怎样管理的?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数字与阿语数字阎金城什么是阿拉伯数字?随便请一位稍有文化的人回答这个问题,对方马上会不假思索地写出一连串的数码:"12345……"然后说:"瞧,这就是阿拉伯数字"。在我国,几乎所有学过汉语和数学的人都把这种数码说成阿拉伯数字。可是我自从学了阿语...  相似文献   

16.
提起洱源,生活在洱海边的人都自会有一种亲切感,向往感,道理不言自明.很小的时候,我就一直想去看看这洱海之源的水究竟什么模样. 少年时代的我,却一直没去过洱源.洱源离下关不过七十来公里,在贫寒的年代,这却是个不短的距离.因此,对于洱源,只能作种种想象,种种想象都与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福字门贴无疑是春节不可缺少的物件。中国人过年是离不开福字的:家家户户门上要贴上大红的福字,人人口中说着各种各样祝福的话。假如"福"字没"倒"(到),那新年还会降临吗?2013年春晚《东西南北大拜年》的节  相似文献   

18.
张韶华 《寻根》2022,(1):112-117
元朝时期,火葬颇为流行.由于版图广袤、族群众多,元代的火葬风俗具有多元化色彩.这其中,有两个比较特别的现象:一是道士使用火葬;二是畏兀儿人效仿汉人,将骨灰包裹成人的模样.前者关乎火葬行用的人群,后者涉及死者骨灰的处理方式.两者在纷繁复杂的元代火葬风俗体系里处于边角的位置,但其存在也反映了元代火葬流行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游修龄 《寻根》2001,(3):4-11
龙舟是舟的一种,甲骨文中分别有舟和龙字,但没有龙舟连称。随着历史发展,龙舟一词出现了。龙舟最初指竞渡之舟,后来它的含义扩增了,可以兼指大的船,天子所坐的船也专称龙舟;画有龙纹装饰、甚至有楼台亭阁的游娱之船也称龙舟。本文专指端午竞渡的龙舟。  相似文献   

20.
郑慧生 《寻根》2010,(4):94-97
商代甲骨文中有女字、母字,其形体中描绘出了古人的坐姿。西周的金文中也有这样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