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2年日本发动了“一·二八”事变,但日军没能占领上海,而是同国民政府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其侵略阴谋并没有完全得逞。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列强为了维系在华利益,积极干预一·二八事变。事变发生后,列强对日侵华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因为上海是英美等国在华利益的集中地,牵涉到列强的众多利益,故战事一开始,美国即有反对之意,声称坚持门户开放原则,要求列强自我约束,遵守九国公约的原则,而且认为“最近满洲战事延及上海,更使美国相信,忠诚地遵守上述条约对大家都极为重要”。英法虽对日本侵略有姑息纵容之势,但事关上海利益…  相似文献   

2.
"以夷制夷"外交是清廷在同西方列强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项外交策略,这项策略被清政府多次运用,特别是在甲午战争期间,这一外交策略被全面实践,但是由于晚清缺乏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后盾,以及"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等条款的存在,西方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形成默契,勾结在一起共同向清廷施压,攫取在华利益,致使晚清意图利用列强抵制日本从而达到外交目的,然而外交策略带给中国的却是国家利益的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欧美列强对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争夺空前激烈。然而,在列强正关注、较劲的远东地区,面对巨大的利益得失,面对弱小的后起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扩张行为,列强为何采取了“默许或纵容”的态度,以致日本竞在虎视眈眈的列强面前公然挑起了针对中  相似文献   

4.
论日本“北进”战略实施中的大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北进”战略思想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三次重要事件 :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干涉苏俄革命。日本在短短几十年里 ,从一个被侵略的弹丸岛国突变为东亚强国 ,加入欧美列强 ,侵略周围邻邦弱小国家。其原因除日本始终坚持扩军备战、武力征服方针之外 ,更重要的是与日本充分利用地缘政治的优势 ,广泛与大国结盟 ,充当大国角色有很大的关系。一句话 ,国际力量的纵容和支持是日本“北进”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后半期,伴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对清王朝的侵略,中国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的宗藩关受到了严重冲击。同一时期,作为"隐者之国"的朝鲜在闭关锁国政策之下,封建统治逐渐衰落,加之,日本等资本主义列强随着清王朝国门的开启也开始对清之藩属虎视眈眈,朝鲜也面临着严重的开国危机。清王朝向来以体制攸关,尤其重视中朝之间传统的宗藩体制,然而此种情况下,清政府为时局所迫不得不改变旧制,以在朝鲜实施"以夷制夷"之策来应对朝鲜已经临近的侵略危机。从众多层面上看,清政府对朝政策的转变是朝鲜的开国危机与清国半殖民地的程度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文化视域中,北京的形象由虚而实、由无足轻重而变得举足轻重始于明治时期。明治时期来北京的日本文化人,既在那里"一叶知秋"地探察了近代中国政治、文化态势与走向,更试图从中发现对中国"一剑封喉"的现实方策。深受汉文化浸染的汉学者的北京之行多充溢感伤情调。这种失落源于以帝都萧索破落的景观为表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败、孔教在近代中国的失效以及"礼仪之邦"国民的鄙俗化堕落等等。带着北京之行获得的高度文化自信和"彼消此长"的自得,为实现对华文化侵略,他们开始了理论及实践层面的谋划与探索。文化侵略之外,领土、经济利益等层面的诉求使日本对华走向了侵略扩张的道路。甲午战争中,福泽谕吉等重要文化人剑指北京的"扼喉"之论,对战事的展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甲午战后,作为胜利一方的日本走上了与西方列强联手侵华的道路,近代北京也因此被强制地染上了"世界色彩",并因其具"咽喉"意义,遂成为列强在华利益争衡的枢纽。《辛丑条约》中有关列强在京驻兵等条款以及作为治外法权地"国中国"的东交民巷,都使中国的主权与民族尊严遭遇极大的挑战,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难以抹灭的国耻,也极大地左右了大正、昭和时期来京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书写。  相似文献   

7.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 ,中国政府推行“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的政策 ,不断寻求西方列强的同情和支持 ,希望列强介入、干涉中日军事冲突 ,借助列强的力量对抗日本。列强也曾出现于事变的前前后后 ,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西方列强没有真正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上海停战协定》对中国来说仍然是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的中国依赖外国势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极其困难的  相似文献   

8.
1931年发生于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有预谋,有计划的侵略中国的事件,这已是史学界的公论。同时,笔者还认为,“九·一八”事变与日本策制的“北进”战略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发动侵苏战争的序曲。敌视和进攻社会主义苏联,是日本蓄谋已久的称霸远东的侵略计划之一。在十月革命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者便企图‘北满州北部和西伯利亚纳入日本劳力范围”’“,1917年底,日本政府打着反希尔什维主义的旗子向协约国提议日本军队派往西伯利亚,并表示愿意单用日本的力量来对苏俄进武装干涉,以便趁机“占领满州北部及…  相似文献   

9.
一战后,为了保全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已经攫取的各项利益,日本以求通过协调外交来变换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扩张政策。但是,当日本独霸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欲望无限膨胀时,这种同列强间的协调侵略政策必将被强硬政策所取代。于是,日本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和退出国联,向凡尔赛-华盛顿体制发起严厉挑战,并最终退出世界裁军条约,一手造成了太平洋地区的无条约时代。  相似文献   

10.
正《汉书》载"天人三策",是董仲舒的思想总纲,这里发表的西南大学周兵教授、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邓红教授的论文都围绕"天人三策"而展开,或聚焦其深奥义理,阐发其内在价值,或经此而批判日本学界对董仲舒的否定论调,鞭辟入里,颇值一读。"天人三策"在当时所引起的影响,可能也只限于"天子览其对而异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可能直接源自"天人三策",至少也不会是董仲舒一个人的功劳。从高祖建汉、文景之治,到武帝时代,一批又一批既酷好儒术、又通达事变并富有远见卓识的儒学政治家,从郦食  相似文献   

11.
日本华北驻屯军(以下简称驻屯军),成立于1901年,原名清国驻屯军,1912年改名为中国驻屯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把驻屯军扩大改编为华北派遣军,从而取消了驻屯军的番号。驻屯军是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华北的主要工具。早在“七七”事变前,驻屯军即以天津日租界为大本营,阴谋制造了一系例暴乱、走私事件。1937年,驻屯军又精心策划发动了泸沟桥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限深重的灾难。本文拟就华北驻屯军的历史沿革和组织编制等情况作一简述。一华北驻屯军的由来 1900年,英、法、俄、日、美、德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进一步打开中国的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的爆发把列强的注意力又一次吸引到远东。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议和、对华武装干涉、善后借款与承认民国等问题上,德国从维护自身的利益出发都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与其他强国既有合作,也有斗争。在整个辛亥革命期间,德国的反应相当迟缓,它对许多重大事件的政策都是在列强改变政策后被迫制定的,因而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认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政府“北进”苏联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敌视和进攻苏联是日本侵略远东计划之一。为建立北进的军事基地,日本迫切希望占领中国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中国的抵抗和苏联军队的强烈反击,日本“北进”战略计划破产。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甲午战争偶然发生说在日本盛行起来,如称战争是因朝鲜东学党起义而引起,战争是由于日本国内发生政治危机而不得不把内部之争转向对外侵略,战争的爆发是由于阴差阳错的偶然性原因而促成等等,皆属于此类。“偶发说”的要害,是回避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去侈谈问题的枝节和表象,从而否定日本早就制定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大陆政策。如日本学者高桥秀直为日本在甲午年出兵朝鲜辩解说:“日本政府不是有意识要开战才出兵的,当时掌握日本政府主导权的伊藤博文……是试图保持和清国的协调的”,后来“伊藤的对朝政策发生变化,是在于日本的内政”。大泽博明也认为:“甲申事变以后,日本政府在外交、军事上对朝政策不是指向对清战争的,‘六二出兵’(1894年6月2日日本政府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及日清共同改革朝鲜内政案,也不是要对清国进行‘挑衅’,实现日清共同改革朝鲜内政才是‘六二出兵’的真正意图。”所有这些,都是完全不顾最基本的客观历史事实之论。  相似文献   

15.
日本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阵营中穷凶极恶、阴险毒辣的一个成员 ,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我们不但要了解日本是如何侵华的 ,更应清楚日本侵华的特点 ,这对学好近代列强侵华史和借鉴历史都大有裨益。概括说来日本侵华有三大特点。一、疯狂性日本和欧美列强相比侵华的历史不长 ,但就其疯狂程度而言无出其右者。老牌的英法美主要是输出资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以攫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 ;沙俄以侵吞我边疆领土为主要目的 ;日本则后来者居上 ,既要攫取经济利益又要吞并中国领土 ,最终要灭亡中国。近代日本最早的侵华事件是 1874年侵略我宝…  相似文献   

16.
庚子事变中的权臣"矫诏"说曾经沸沸扬扬,不同版本的"矫诏"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东南督抚将"矫诏"说之出口,作为维护东南和局、对抗朝旨的"正当"武器;列强附和"矫诏"说出于在华利益考虑;报刊时论发扬"矫诏"说为东南互保运动造势;清廷自身接过"矫诏"大旗,作为自解工具。然而"矫诏"这一伪命题正是因为不同阶层的利用而喧嚣一时。  相似文献   

17.
在《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一书中,柯博文综合政治史和外交史,认为日本的侵略导致了1931年—1937年这10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内部的变化与中国各种政治、军事力量的整合,并对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提出了新的分析和看法。但是他在研究中对以胡汉民为代表的国民党地方势力、中国共产党等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并且忽视了其他列强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汤寿潜作为晚清立宪派的代表人物,针对晚清国疲民弱的现状,著书《危言》、《理财百策》,书中深刻体现了他的税收思想。在税收和国家的关系方面,他将税收视为国家正常运作的经济基础,同时也体会到税收对社会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税保护政策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税收对民众生活具有调节作用。出于对税收这两大功能的认识,汤寿潜在书中提出了税收改革建设的建议,一方面主张整顿旧税,先后提出"包厘"和"裁厘加税"政策;另一方面建议创办新税,包括印花税、佛寺庙观税、矿税以及对于鸦片收重税等,这为财政困窘的清政府指明了税收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实施路线。汤寿潜的税收思想是中国税收近代化道路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反对西安事变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事变爆发时,苏联政府出于顾全本国利益的考虑,在对中国国情不尽了解,对事变动机、前景进行错误推测的基础上,得出西安事变是张学良适应日本要求的错误认识,从而一再责难西安事变,否定张学良的爱国行动。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扩张分子又在上海挑起事端,以压迫中国的抗日运动。虽然上海事变看似偶然,其实为日本对外扩张政策的必然表现。中国国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地方性割据势力,蒋介石主导的南京国民政府难以全力抵抗日本对上海的侵略。但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英勇战斗的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捍卫独立的决心。美英等西方大国为维护其在华利益而积极斡旋中日停战。上海事变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日本的威胁,对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