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厚积薄发”是作文成功的秘诀之一。如何引导学生“厚积薄发”呢?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诸如生活积累、感悟积累等等。现单讲阅读积累之道。  相似文献   

2.
背单词有三个层面:一是记住单词的拼法;二是记住单词的读音;三是记住它的意思和用法。单词的拼法和读音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很多单词看到了拼写,自然就会读出它的读音;知道了它的读音,就会联想到很多发这个音的组合,拼写就很容易了。当然,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对于初学者来说,我有两个方法比较值得推荐:一个方法是拆分记忆,就是把一个单词从中断开,变成熟悉的两个或多个单词。比如“hundred”这个单词,可以把它拆成“hand”+“red”,然后记忆“红手”,“a”再变成“u”,就很容易记住了。这种方法对很多单词都好用。另外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靠的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语文课程标准》也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如在基本理念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又特别指出在阅读方面要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可见,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能学好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作“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也就缺乏“后劲”。造成这一窘境的原因是很多的,笔者认为积累的方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么怎样积累呢?  相似文献   

4.
初学写作,要正确处理很多关系,遇到很多矛盾,而“积累”与“创造”就是其中一对关系和矛盾。 生活中包含“积累”与“创造”关系的事例是很多的:蜜蜂酿造,蜘蛛织网,喜雀筑巢…这都反映了“积累”与“创造”的辩证原理。盖房中的建筑材料与设计蓝图也体现了“积累”与“创造”的关系。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设计蓝图。建筑材料越丰富,房屋设计越美观;建筑材料越粗劣,房屋建筑就越简陋。反过来,如要设计的蓝图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积累”必须有一个过程,甚至周期很长。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是“语文素养”,而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就是“积累”。积累既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积累”必须有一个过程,甚至周期很长。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是“语文素养”,而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就是“积累”。积累既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7.
扩大学生阅读面,积累生活素材,是作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就要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厚积才能薄发。要做“有米之炊”,方法很多,有十种方法简单适用,足以解决学生写作时素材匮乏的病症。  相似文献   

8.
怎样制作知识卡片在上一期的“‘读’来‘读’往”里,姐姐给各位介绍了查找字词资料的方法,受到很多“错别字大王”的欢迎。他们来信告诉姐姐,运用这个方法,自己都很少写错别字了。呵呵,其实知识在于积累,只要多看、多听、多记就能获得丰富的知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下面姐姐就教大家一个积累知识的绝技——制作资料卡片。  相似文献   

9.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很多学生,特别是写作困难生,渴盼着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如何解决,同学们可尝试着从下面三方面入手。一、通过多种途径丰富积累“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到什么程度写作水平也就会达到什么程度”,的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英国哲学家洛克说,“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可见,积累是多么的重要,其实语文更是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的一门学科,没有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无从下手,也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阅读》2009,(5):58-61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写话题作文的一大困境就是面对着题目不知道自己该写点什么,平时如此,考场上更是如此。经过了许多年的语文学习,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有些同学能够恰到好处地把平时的积累发挥出来,为自己赢得一个高分;可是还有些同学——或是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下笔,或是笔下洋洋洒洒却离题万里,这些同学最后只能是看着一个可怜巴巴的分数,感慨自己“比窦娥还冤”。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同样是一堆原料,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有了“原料”,怎样选取它们.合理搭配.怎样去烹饪它们,做出一道有滋有味的好菜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考场作文构思的“投机”“取巧”的方法。“投机”,就是在了解话题作文评分标准的基础上,选择阅卷老师比较喜欢的和自己最熟悉、最拿手的题材,“择己之长,投其所好”:“取巧”,就是灵活运用构思的各种方法和写作技巧,使自己的文章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语言库存的多少,是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而积累语言是增加语言库存、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和根本。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运用“回忆”“回环”“拓展”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语言,我们把它称之为语言积累的“三板斧”。  相似文献   

13.
赵剑峰 《历史教学问题》2010,(3):113-115,35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大进步,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闪光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课程目标”对“过程与方法”做了这样的阐述:“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它强调对历史的认识,亦即历史的结论,形成于历史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非常重要的起始概念。加强起始概念的理解与内化,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与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自主迁移,建构新知。二年级“倍的认识”即是这样一种重要的起始概念。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具备了比较两数相差关系的经验积累,对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一定的理解。在初步认识倍,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后,将延伸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学习分数和比的知识。本课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比较理解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教会学生积累与运用语言文字,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实践的一个问题。语文学习其实就是“积累”与“运用”的学习。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积累,把积累到的知识语汇运用到表达中去,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问题。掌握“积累”和“运用”的方法仅仅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并养成习惯,做到这些,学生才算真正掌握了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6.
潘崇军  王娟 《四川教育》2002,(12):15-15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只有“钻家”,没有“专家”。所谓专家,是指他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方面的实践中多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教育领域的很多思想、观点和方法是不断变化的,过去积累的经验、方法也必须不断变化,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专家”应该是动态的,是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这就像赞可夫很快代替凯洛夫,而凯洛夫又很快被巴班斯基代替一样。由此可见,真正的“专家”应该是“钻家”,是与时俱进的实践者。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往往看重专家,尊重权威,盲目听从,而忽视了一大批“钻家”…  相似文献   

17.
韩昌洙 《小读者》2013,(6):21-22
面对数学,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明明都学习过,也做过很多习题,但题目一出来还是不会做。这样的学习方法与其说是在积聚实力,倒不如说是在积累挫折感。那么,改变方法,看看我们的“骨架学习法”吧!“骨架学习法”,  相似文献   

18.
<正>荀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数的哲人先贤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有了深厚的积累,就有了在考场上舍我其谁的底气。那么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去积累呢?一、积累素材,让“巧妇”有用武之地素材的来源有很多,生活所见,皆可入文。写记叙文时,  相似文献   

19.
教会学生积累与运用语言文字,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实践的一个问题。语文学习其实就是“积累”与“运用”的学习。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积累,把积累到的知识语汇运用到表达中去,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问题。掌握“积累”和“运用”的方法仅仅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并养成习惯,做到这些,学生才算真正掌握了学习语文的金钥匙。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在“积累·运用”课的教法上力求有新的突破,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积累·运用五”的教学,其中有个“读读背背”…  相似文献   

20.
石玉国 《教师》2010,(2):91-91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慨:每次作文课,台下总是怨声四起,学生厌烦作文,害怕作文,可谓谈“文”色变。其实,这里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注重语言素材积累。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有了语言材料,就能根据构思完美、巧妙、生动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那么语言材料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