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体阅读思考】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一般说来,人物通讯有三种类型:一是传记式,主要报道人物光辉的一生,如报道雷锋先进事迹的《伟大的战士》等.其特点是主要写人物的成长过程、业绩、先进思想等一生事迹.二是片断式,只写先进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其特点是不写人物“全貌”,着重写人物的一件事、一个特点或一个生动的镜头,以此反映时代的思想光华,或闪耀在人物心灵的火花.三是群像式,即一篇通讯中写多个先进人物.这篇人物通讯,明显地属于第三种类型。阅读本文,要注意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把握: 1、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的? 2、作者对李克会这个新时期农民的典型是如何刻画的? 3、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要写到老秀才的梦?文章标题为什么用“银杏树下?”  相似文献   

2.
《猎户》中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大多数资料都这样认为:写尚二叔、百中老人的目的是为了映衬主要人物董昆,为他的出场作铺垫。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妥。其理由如下: 第一,从题目看,文章题目是《猎户》,作者要写的是猎户的群像。所以,如果说写尚二叔和百中老人是  相似文献   

3.
契诃夫是短篇小说大师。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他主要提出四个观点:一是运用个性化的行动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而不主张用心理描写;二是要写好群像,不要只突出个别人物;三是只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四是只写能突出人物主要性格的细节。  相似文献   

4.
铁凝小说<笨花>的故事背景是一个乱世,但小说并没有写乱世出英雄的传奇.在对九十多个人物群像的塑造中,着力表现世俗烟火中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笨花村人们内心的道德秩序,从而给读者更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教材一轮一轮更新,能成为传统课文,稳居宝座,也是作品生命力的一种表现。《最后一课》显示了自己的生命力,都德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成功的经验呢?1叙事叙什么事,也就是选什么材料,至关重要。都德写最后一课,确是抓到了一个极好的题材。这一课,就半天时间;地点,主要就是一间教室;人物,虽说教室里全是人,需要描写群像,但需要下功夫写的只有两个人物,拿一个学生作为故事叙述者,再写好一个老师;总而言之,记叙要素比较简单,写起来比较容易。《最后一课》是小说,揣测起来,都德虚构这个故事也比较容易。然而最后一课的内涵可就…  相似文献   

6.
《绿房子》是略萨根据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为基础写成的一部描写秘鲁当代生活的风俗画卷。文章介绍了略萨在《绿房子》中人物塑造的群像类型:悲剧的体现者、受压迫的女性、亚马逊河上的暴虐者。分析了作者运用群像人物的原因,即形式配合、历史局限、现实表达三方面,最后简要叙述其意义,包括结构的立体性、叙述的客观性和多角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歧路灯》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此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独特性,败子及浮浪子弟群像,填补了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类型的某些空白;二是丰富性,同类群像如此之多,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没有过的;三是鲜明性,一些反面人物、小人物个性鲜明。作者运用了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心理描写、矛盾冲突及对比手法等高超的写人艺术,塑造出如此众多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群像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非常普遍。《红楼梦》之前的古典小说人物群像的特点是类型化的,而从《红楼梦》出现以后,“一切传统的写法被打破了”。曹雪芹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群像,形成了性格化的典型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有着庞大的人物群像,作者对宝、黛、钗、凤等主要人物固然是进行了精雕细琢,但对那些地位低微、出场很少、看似无足轻重的所谓“小人物”也进行了独具匠心的精心刻画。文章结合文本分析了《红楼梦》在塑造焦大等“小人物”方面的艺术特征:以写其一点、略及其余的艺术手法,达到个性凸现、独具一格的艺术效果,起到前勾后连、推动情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虚实相生,以虚带实,是《猎户》一文的表现方法之一。 文章开篇,用了三个简洁的短句,交代了访问的时间、地点、对象,明确了全文的记叙中心——“打猎季节”去“红石崖”“访问打豹英雄——董昆”。围绕这一中心事件,文章接下来写了三个猎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意在表现“猎户”群像,而不是单个的“他”;意在体现一种精神,即“猎户”精神:仇恨豺狼虎豹,仇恨一切害人的野兽和强盗;爱护人民,为民除害,不辞艰辛,不避凶险;有过硬的本领,丰富的经验,而不是单个猎户的优秀品质。然而,怎样来表现猎户群像,体现猎户精神。则是颇费思量的。如果只写董昆这一打豹英雄,这固然毫无疑义是写了“猎户”,但无论着墨多少,都不足以表现“猎户”精神,都会使人物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阶段,类似《我的伙伴》、《我的妈妈》、《我的老师》等是学生常常碰到的作文题目。不少学生怕写人物,不知怎样才能将人物写具体、写生动、写得活起来。他们知道写人物要描写人物外貌,但他们写的人物常常是一个面孔,既看不出人物是男是女,又看不出是老是少,更不要说透过人物外表看性格了。还有不少学生写出的人物好像不会说话不会动,像一个静止的影子,让人觉得不是活生生的。其实,只要是正常人就能说会动,能哭会笑。人物作文就是要根据人物实际,根据文章中心,将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描写出来,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作文,使笔下人物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2.
伍燕 《华章》2011,(8):47-47
擂台金奖:《把酒忆南唐》作者:兰舒惠 上榜理由:文章写得清新自然,选择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悲剧性的人物的口吻写得惟妙惟肖,仿佛鲜活的人物就跃然纸上。语言流畅,措辞恰到好处,不失为一篇好文。  相似文献   

13.
影视作品不能象小说那样自由地铺陈,大版地叙述。除连续剧外,放映时闯一般控制在1——2小时内。因此它的银屏形象——人物塑造,只能是“少而精”,做到单纯与复杂,深度与广度的高度统一。具体来说,它多集中全力.塑造好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而围绕在主要人物周围的其它人物形象,却可多可少,可浓可谈;至于人物群像也是这样,应有主有次。  相似文献   

14.
李敏  黄亢美 《广西教育》2006,(7A):49-51
第一课时 (让学生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 师:这篇短文作者写得最多的是什么? 生:对话。 师:(板书:对话)作者在这篇短文里,除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其它都写人物的对话,事情在对话中进行,对话完了,事情就结束了。可见,写好对话是相当重要的。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样写人物对话的呢?  相似文献   

15.
阅读激趣法     
阅读教学中的读极其重要。读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然而,众多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中首先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教师范读示范激趣教师正确规范的读音,优美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再加上据自己理解后的情感处理,很快能吸引住学生,调动学生喜摹仿的特性,从而激发其阅读文章的兴趣。二、分角色读形式激趣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都有群像。无论是描写场面,还是写人物的文章,或是寓言、童话,群像语言各具特色,如能采取分角色的方式阅读文章,也能有效地激发其阅读的兴趣。二、默读体会意识激趣  相似文献   

16.
王蒙《在伊犁》系列小说中构筑了农民群像和恋爱青年群像,主要采用二元对立、原生态的创作理念塑造人物,多层次、多角度地挖掘人物性格的深度,通过对人物群像的展现,也寄寓了自己在伊犁特殊的心路历程,获得了超然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茶馆》作为比较经典的群像类话剧作品,所呈现出的人物形象众多,每个角色都具有鲜明的艺术魅力,人物之间的交流也十分流畅,是少有的能够将群像作品细腻、细致表达出来的艺术作品。文章将以《茶馆》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茶馆》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充分解析老舍《茶馆》中人物形象主次分离的塑造艺术、人物性格精准表现的创作艺术和人物内涵意指的营造艺术。  相似文献   

18.
《左传》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奠基之作,原因就在于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对于这些人物形象,前人多有论析.但是从以往的研究情况来看,人们或是注重单个人物的分析,或是根据人物类型作出判断,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左传》家族人物群体的注意.综观《左传》全书,其间虽写了各种各样的事件,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数量最多、着墨最重、个性最鲜明的却是一系列世代承传的贵族世家中的人物,以家庭为中心的贵族群体是作者创作重心之所在,家族人物群像成为作者思想倾向和审美追求的主要载体,本文就试图对《左传》中的家族人物群像进行初步的论析.  相似文献   

19.
描写人物的文章是指通过记叙人的活动来反映人物特点的文章。写人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篇文章里写几个人;一类是一篇文章集中写一个人。但总是要通过人物做的事情来反映人物的特点。人物的特点大致有五个方面:一是品质方面的特点,如热爱集体、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等;二是技能方面的特点,如高超的武艺、精湛的手艺等等;三是情绪方面的特点,如痛苦、高兴等等;四是性格方面的特点,如热情、天真、活泼等;五是外貌方面的特点,如高、矮、胖、瘦等。小学生在对人物进行描写时,应抓住这些方面的特点来写,并对人物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0.
[话题由来] 写人的文章在小学阶段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写人的文章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俗话说,言为心声。要表现人物的特点,往往离不开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从同学们的作文来看,篇中人物语言没有考虑到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地位、文化素养等因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